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
一、为什么要提出学期课程统整?
1、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一对矛盾: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

课程实施的四种取向:得过且过、忠实、调适、创生
2、问题在于如何激活课程?
课程实施要适应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要体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

所以许多专家曾大声疾呼“要把课堂还给老师”。

如何激活?
也就是要以教师为主体,将文本课程经过统筹整理(统整),成为能够真正有效落实到课堂中去实施的“课程”。

3、一般的教学程序缺少足够的激活能力。

教师接到新学期安排后,根据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统一的教学进度备课,上课。

在碰到教学困难的时候或对某一教学问题产生兴趣的时候,就找一些相关的材料进行辅助教学。

这种设计缺乏通盘的考虑,没有对一学期所教学科的课程与教材以及各种要素进行整体思考。

教学效果也很难有大的提高。

为了找到一个沟通宏观课程设计与微观课堂教学之间的最好的激活方式,专家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

概念的提出:学期课程统整
二、何为学期课程统整?
1、主要概念
“课程统整”其词源本意就是对课程资源的“统筹规划与系统整理”;
学期课程统整:
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把一个学期作为基本周期,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

用比较简单的表述来说:
以学期为单位,遵循课程标准,以指定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利用其他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等。

2、具体的做法介绍
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先对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理(统整),形成自己所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这个指南备课和上课。

这份指南的核心内容中有一份详尽的教学进度表。

非常类似于导游手册。

学期课程统整的四个层次(也就是统整的主要内容):
(1)教材统整。

教材统整是对教材体系作结构性调整,使之更适合于本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许多学校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都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教材适应于教与学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

(2)学科内三类课程的统整。

在教材统整基础上,将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探究性内容统整起来,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系统体系,防止学习内容的相互割裂,我们称之为学科内三类课程统整。

(3)学习能力的统整。

在统整上述学生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的培养统整进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探究中学会探究,防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内容割裂,就称之为学习能力的统整。

(4)德育与课内外统整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再将德育与课内外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等作统一设计、安排,就称之为德育与课内外统整。

当然也有采用三个层次的说法。

适度的进行跨学科统整以及课内外的统整等。

比如:语文和美术,地理和数学,英语和科学……比如:在社区或博物馆所上的部分课程。

三、《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研制
1、概念:《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就是教师在每学期开学以前,先对自己一学期要进行的教学工作作一个系统设计,把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理,形成一个指导自己一学期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研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激活文本课程,使之成为生命活性课程的必要环节,也是教师实施学期课程统整,进行教学工作的第一个环节。

2、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前期准备
(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①学习领会科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弄懂其实质。

②学习领会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

(2)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

(学生学什么)
(3)学习吸收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

(怎样引导学生学习)
(4)把握学校实际情况。

校情,生情。

3、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基本思路
(1)根据课程标准与指定教科书,参照其他版本的教科书,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作基础型课程的教材统整。

二期课改教材H版、S版教材人教版教材苏教版教材……
(2)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统整。

(3)基础性、拓展性内容与探究性内容统整。

(4)建立课程统整的学生学习体系。

(5)把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方法培养、探究性学习指导等作系统安排与设计。

(6)把学生品德培养与课程统整的学习体系统整起来。

(完成第三维目标)
(7)对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作统一安排。

(8)排出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表。

四、《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实施与评价反馈
1、《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实施
最终还是要教师按照《指南》中教学进度表的安排设计每节课的教案再进行课堂教学。

2、《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评价和反馈。

主要是用于在实践后,对指南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

五、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
首先,这一做法较为彻底地改变教师的课改角色,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角色意识。

第二,进一步打通新课程实施的通道,促进新课程的推进落实到实处。

第三,驱动教师的有效学习和钻研。

第四,促进深度教研活动的可持续展开。

第五,有利于建构强势学科群体,形成学校的教学风格。

第六,变革学校课程管理方式,为形成有效的学校课程领导奠定基础。

六、围绕“学期课程统整”,开展教师校本研修。

1、提高理论学习水平。

2、注重学科专业提升。

3、推进各学科《指南》研制。

4、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5、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6、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7、《指南》的修订与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