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智勇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智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附件题移动自组网DSR路由协议的研究目学生姓名:智勇专业:通信工程指导教师:孙强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题目移动自组网DSR路由协议的研究出题人孙强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成果形式等)移动自组网(MANET)是由一组带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

由于它不依赖固定的基础通信设施,没有中心控制节点,抗毁性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SR协议是专为移动自组网设计的一种按需路由控制协议,它以简单有效、网络开销小、算法复杂度不高、支持单向链路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实用前景的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之一。

本课题主要对DSR协议进行研究,采用OPNET软件对DSR和AODV协议进行仿真比较、分析,并从吞吐量、时延、每路由平均跳数、网络负载四个性能参数上得出相应的结论。

成果形式:仿真结果,毕业论文课题来源科研课题类别毕业设计该课题对学生的要求该课题适合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来完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知识,要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C++基础。

系意见该课题符合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工作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满足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同意立题。

系主任签章:2012 年12月10 日学院意见教学院长签章:2012 年12 月 12日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社会生产实际,3. 其他。

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

4、系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移动自组网DSR路由协议的研究学生姓名智勇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专业通信工程起讫日期2013年1月-6月指导教师孙强职称讲师发任务书日期2013 年1 月12 日课题的内容和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介绍了移动自组网中的各项路由协议的特点,然后重点阐述了DSR协议的运行机制和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软件来实现它与AODV协议的比较分析。

研究目标:进一步了解移动自组网中的各项路由协议特点,重点理解DSR协议的运行机制,同时在与AODV协议的比较中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解决的关键问题:1、实现对DSR协议的仿真分析;2、理解DSR协议的运行机制和性能特点。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运用OPNET仿真,比较并分析DSR与AODV协议在各个参数性能上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得出相应结论。

技术路线:1、介绍移动自组网中的各类路由协议的特点;2、重点阐述DSR协议的运行机制和性能特点;3、通过仿真来更形象具体的了解DSR的优劣性。

基础条件已学习和掌握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OPNET语言基础,并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具备完成该课题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1] 程林,陈福生.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2):143-149.[2] 金武,宋瀚涛等.Ad Hoc无线网络及其路由选择协议[J].计算机应用,2002,22(6):26-31.[3] 郑相全等.无线自组网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余旭淘,毕国光等.Ad Hoc网络按需路由协议的改进[J].计算机学报,2004,27(6):838-844.[5] David .Routing in Ad Hoc Networks of Mobile Hosts[C].In:Proc of the Workshop on MobileCompu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gs,Santa Cruz, CA,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1994:158-163. [6] David and David A .Maltz.Dynamic Source Routing in Ad Hoc Wireless MobileComputing[M].editd by Tomasz Imielinski and Hank Korth,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 [7] Josh Broch, David , David .The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Networks[S].IETF , 1998.[8] David , David , Yih-Chun Hu.The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Networks(DSR)[S].IETF , 2004.[9] Yih-Chun Hu, Adrian Perrig, David B.A Secure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Networks[C].In: Proc of the Eigh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MobiCom 2002), Atlanta, GA, ACM Press, 2002:12-23.[10] 于宏毅等.无线移动自组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 . Perkins, P. Bhagwat.Highly Dynamic 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Vector Routing(DSDV)forMobile Computer[J].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Review, 1994,24(4):234-244.[12] T. Clausen, .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RFC 3561, 2003.[13] Xinjie Chang.Network Simulations with OPNET[A].Proceedings of the 31th Winter SimulationConference[C].New York: ACM, 1999,307-314.[14] 韩亚启,张学军,张军.甚高频数据链模式二协议参数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23(11):66-70.[15] 王晓琳,张学军,贾旭光.甚高频数据链模式二网络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3):638-642.本课题必须完成的任务:(1)写开题报告;(2)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英文翻译;(3)完成与课题相关的研究和仿真验证程序;(4)撰写毕业论文。

成果形式(1)英文翻译;(2)开题报告;(3)OPNET仿真图像;(4)毕业论文。

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注-查阅资料、英文翻译。

-熟悉OPNET语言,完善开题报告,准备答辩3月27日前完成开题报告答辩-设计总体方案,开始撰写论文。

-准备中期检查。

4月28日前完成中期检查-撰写毕业论文,定下初稿。

-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果演示和验收、准备毕业答辩。

系意见该课题符合电子信息学科培养目标和要求,能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工作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满足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系主任签章:2013 年 1 月9 日学院意见教学院长签章:2013 年 1 月10 日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智勇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091 学号05题目移动自组网DSR路由协议的研究阅读文献情况国内文献7 篇开题日期2013年3月18日国外文献9 篇开题地点南通大学12号楼609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课题研究意义、参考文献)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移动通信的进步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移动自组网(MANET)应运而生,它是由一系列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动态结点所形成的一个多跳临时性自治系统。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常用MANET中的动态源路由协议(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该协议最早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Monarch工作组提出,早些年来被国外一些专家修改和订正,已日趋完善。

在2007年DSR 协议正式成为RFC的标准RFC4758,在此之后,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个协议进行了完善和改进,目前还没有一种协议能够真正与MANET贴合,但相比于其他路由协议,DSR协议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协议之一,相信在未来的移动自组网舞台上DSR协议将会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们对个人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Ad hoc网络即(移动)自组网应运而生并逐步扩大着应用范围,由开始的军用领域渗透到了民用领域。

可以预测,这种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的市场上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路由协议作为节点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是自组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协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网络通信性能的好坏。

因此开展自组网及其路由协议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必将加快我国自组织网络技术的进步速度,加深我国自组织网络技术的研究深度。

基于路由协议完善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之下选择DSR协议作为本文重点研究内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DSR协议作为Ad hoc网络一种基于源路由方式的按需路由协议,由于它具有性能优越,无环路,路由开销较小等诸多优点,使其在Ad hoc网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目前,DSR协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这必将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1] 程林,陈福生.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2):143-149.[2] 金武,宋瀚涛等.Ad Hoc无线网络及其路由选择协议[J].计算机应用,2002,22(6):26-31.[3]郑相全等.无线自组网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余旭淘,毕国光等.Ad Hoc网络按需路由协议的改进[J].计算机学报,2004,27(6):838-844.[5] David B. Johnson.Routing in Ad Hoc Networks of Mobile Hosts[C].In:Proc of theWorkshop on Mobile Compu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gs, Santa Cruz, CA,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1994:158-163.[6] David and David A .Maltz.Dynamic Source Routing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InMobile Computing[M].editd by Tomasz Imielinski and Hank Korth,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153-181.[7] Josh Broch, David . David .The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Networks[S].IETF ,1998.[8] David , David , Yih-Chun Hu.The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Networks(DSR)[S].IETF ,2004.[9] Yih-Chun Hu, Adrian Perrig, David B.A Secure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Networks[C].In:Proc of the Eigh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MobiCom 2002), Atlanta, GA, ACM Press, 2002:12-23.[10] 于宏毅等.无线移动自组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 . Perkins, P. Bhagwat.Highly Dynamic Destination-Sequenced Distance-VectorRouting(DSDV)for Mobile Computer[J].ACM SIGCOMM:Computer Communications Review, 1994,24(4):234-244.[12] Xinjie Chang.Network Simulations with OPNET[A].Proceedings of the 31th WinterSimulation Conference[C].New York :ACM,1999,307-314.[13] 韩亚启,张学军,张军.甚高频数据链模式二协议参数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23(11):66-70.[14] 王晓琳,张学军,贾旭光.甚高频数据链模式二网络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3):638-642.[15] T. Clausen, .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RFC 3561,2003.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基本内容: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Ad hoc网络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对自组网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阐述Ad hoc 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各项路由协议的特点,尤其是重点介绍DSR路由协议的运行机制和性能特性,并针对DSR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优化途径,例举了如今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