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软件质量与评价(软件测试标准)作业二

第3章软件质量与评价(软件测试标准)作业二

第3章软件质量与评价(软件测试标准)作业(2005年)●在GB/T17544中,软件包质量要求包括三部分,即产品描述要求、_____(53)____、程序和数据要求。

(53)A.用户文档要求B.系统功能要求C.设计要求说明D.软件配置要求●软件内部/外部质量模型中,可移植性不包括_____(54)____子特性。

(54)A.适应性B.共存性C.兼容性D.易替换性●《GB/T18905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中确定的通用评价过程包括:___(55)____。

(55)A.确立评价需求、设计评价、执行评价和评估结果B.确立评价目的、规定评价、设计评价和执行评价C.确立评价需求、规定评价、设计评价和执行评价D.确立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执行评价和评估结果●GB/T16260-2003将软件质量特性分为内部质量特性、外部质量特性和_____(56)____。

(56)A.安全质量特性B.适用质量特性C.性能特性D.使用质量特性(2006年)●GB/T16260—2003《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规定的软件产品使用质量特性包括___(50)___。

(50)A.适应性、生产率、可靠性、满意度B.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满意度C.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满意度D.适应性、适用性、效率、满意度●软件可靠性是指在指定的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其子特性___(51)___是指在软件发生故障或者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51)A.成熟性B.易恢复性C.容错性D.可靠性依从性●GB/T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中确定的通用评价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即:确立评价需求,规定评价,设计评价和执行评价,其中有关“规定评价”部分包含的内容有___(52)___。

(52)A.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确立评估准则:B.指定质量模型、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C.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制定评价计划D.确定产品类型、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GB/T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提供了软件产品评价的过程,其中GB/T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五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_(53)___。

(53)A.计划获取或复用某个已有的软件产品的组织予以使用B.对软件产品执行独立评估的评价者使用C.计划开发新产品或增强现有的产品,以及打算利用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评价的组织使用D.编制评价模块的文档提供指南●关于软件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___(56)___。

(56)A.软件质量是指软件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B.软件质量特性是指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C.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就是软件测试过程D.以上描述都不对(2007年)●下面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48)是错误的。

(48)A.软件测试就是程序测试B.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C.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D.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软件测试按实施组织分,测试应该包括以下的(50)。

①开发方测试②用户方测试③第三方测试④验收测试⑤确认测试(50)A.①、②、③B.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以下(53)属于在GB/T 18905《评价者用的过程》中定义软件评价过程的特性。

①可重复性②可再现性③公正性④客观性⑤合理性(53)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GB/T 16260 将软件的内部(外部)质量属性划分为六大质量特性,分别是(65)。

(65)A.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B.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稳定性和可移植性C.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效率、易用性和可移植性D.功能性、可靠性、兼容性、效率、稳定性和可移植性●软件内部/外部质量模型中,以下(66)不是功能性包括的子特性。

(66)A.适合性B.准确性C.稳定性D.互操作性●《GB/T 18905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中确定的通用评价过程包括四个方面,其中有关“规定评价”部分包含的内容有(67)。

(67)A.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确立评估准则B.指定质量模型、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C.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制定评价计划D.确定产品类型、选择度量、建立度量评定等级(2008年)●软件内部/外部质量模型中,(33)不是可移植性包括的子特性。

A.适应性B.易改变性C.共存性D.易替换性●评价规格说明中不包括(34)。

A.分析产品的描述B.规定对产品及部件执行的测量C.按照评价需求验证产生的规格说明D.请求者说明评价覆盖范围●在进行产品评价时,评价者需要对产品部件进行管理和登记,其完整的登记内容应包括(35)。

①部件或文档的唯一标识符②部件的名称或文档标题③文档的状态,包括物理状态或变异方面的状态④请求者提供的版本、配置和日期信息A.①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下面的描述中,不能体现前置测试模型要点的是(36)。

A.前置测试模型主张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测试设计,认为需求分析阶段是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的最好时机B.前置测试模型将开发和测试的生命周期整合在一起,标识了项目生命周期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关键行为,提出业务需求最好在设计和开发之前就被正确定义C.前置测试将测试执行和开发结合在一起,并在开发阶段以编码-测试-编码-测试的方式来体现,强调对每一个交付的开发结果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测试D.前置测试模型提出验收测试应该独立于技术测试,以保证设计及程序编码能够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在进行软件编码规范评测过程中需要围绕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以下描述中不属于编码规范评测内容的有(37)。

A.源程序文档化检查,包括符号名的命名、程序的注释等规范性检查B.数据说明检查,包括数据说明次序、语句中变量顺序检查C.程序结构检查,程序应采用基本的控制结构、避免不必要的转移控制等D.程序逻辑检查,阅读源代码,比较实际程序控制流与程序设计控制流的区别●(38)属于概要设计说明书的评测内容。

①分析该软件的系统结构、子系统结构,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覆盖了所有已确定的软件需求,软件每一成分是否可追溯到某一项需求②系统定义的目标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③从软件维护的角度出发,确认该软件设计是否考虑了方便未来的维护④是否所有界面与更高级别文档中的需求一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在执行测试和评价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文档,(43)是对文档内容的正确描述。

①评价需求的主要内容是描述评价的目标,特别是描述了产品的质量需求②评价规格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对软件及其部件实行的所有分析和测量,标识要采用的操作规程、测试方法和工具③评价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对评价执行过程的详细记载,由评价请求者保留④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执行测量和分析的结果,以及能被重复和重新评价的必要信息(43)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09)● 以下关于软件质量特性测试的叙述,正确的是(44)。

①成熟性测试是检验软件系统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维持规定的性能水平有关的测试工作②功能性测试是检验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安全保密性、功能依从性的测试工作③易学性测试是检查系统中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努力有关的测试工作④效率测试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产品执行其功能时,对时间消耗及资源利用的测试工作(44)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④●以下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中,(49)是错误的。

(49)A.通过监控软件开发过程来保证产品质量B.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符合相应标准与规程,不存在软件缺陷C.保证软件产品、软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处理,必要时将问题反映给高级管理者D.确保项目组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适合项目组需要,同时满足评审和审计需要●(50)不会影响测试质量。

(50)A.用户需求频繁变化B.测试流程不规范C.采用背靠背测试方式D.测试周期被压缩●(51)不属于测试人员编写的文档。

(51)A.缺陷报告B.测试环境配置文档C.缺陷修复报告D.测试用例说明文档●GB/T 16260-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规定的软件产品使用质量特性包括:(52)。

(52)A.适应性、生产率、可靠性、满意度B.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满意度C.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满意度D.适应性、适用性、效率、满意度●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中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53)个级别。

(53)A.3 B.4 C.5 D.6(2010)●ISO/IEC 912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统一了多种质量模型。

其中,下述关于软件使用质量描述,不正确的是(19)。

(19)A、它测量用户在特定环境中能达到其目标的程度,不是测量软件自身的属性B、使用质量的属性分为四个特性:有效性,生产率,安全性和满意度C、使用质量是基于用户、开发者、维护者观点的质量D、使用质量的获得依赖于取得必须的外部质量,而外部质量的获得则依赖于取得必须的内部质量●软件评审作为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被业界广泛使用。

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

关于内部评审的叙述,正确的包括(28)①.对软件的每个开发阶段都要进行内部评审②.评审人员由软件开发组、质量管理和配置管理人员组成,也可邀请用户参与③.评审人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如根据软件的规模等级和安全性等级等指标而定④.内部评审由用户单位主持,由信息系统建设单位组织,应成立评审委员会(28)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目标不包括(29)(29)A .通过预防、检查与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B.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符合相应标准与规程C.收集软件产品、软件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项,在项目总结是进行分析D.确保项目组制定的计划、标准和规程适合项目需要,同时满足评审和审计需要●软件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30)①.模块化②.抽象③.封装④.信息隐蔽(30)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关于软件质量,(31)的叙述是正确的。

①.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总和②.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用户需求的能力③.是关于软件特性具备“能力”的体现④.软件质量包括“代码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31)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有关评估系统效率质量特性,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51 )。

(51)A.响应时间越长,系统执行效率越高B.响应时间和交易执行吞吐量都是用来衡量系统执行快慢的C.响应时间越短,交易执行吞吐量越大D.系统的访问量越大,交易执行吞吐量越大●(52)不属于易用型测试范围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