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讲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讲座)


8
六、临床分型
1、急性型:6个月内完全缓解。 2、慢性型:16%-29%,缓解时间不一,
可 达数年之久。
3、反复性型:完全恢复正常2个月以上 (再发型) 后再次复发。反复 多次,发作间歇期血小板正常。
2020/11/14
9
七、实验室检查
1、血象:BPC<100×109/L,网织BPC 23.6%±13.3%(8.7%±2.2%)。
产板型巨核细胞
2020/11/14
幼稚(裸核)型巨核细胞
11
八、诊断标准
1、多次(两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100×109/L)。
2、肝、脾、淋巴结无肿大或仅轻度肝脾肿大。 3、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5、另具备以下任何一点:
2020/11/14
12
(2)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及C3受体以及它们 的趋化功能;
(3)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
(4)抑制迟发性超敏感反应,加强毛细血管的
致密性;
(5)抑制内皮细胞产生抗血小板物质。
2020/11/14
16
2、用法
口服:泼尼松每日1.5~2mg/kg,Tid或Qd; 或泼
尼松每日4.0mg/kg,连服4天骤停。
19
(四)成分输血
1、新鲜血/浓缩红细胞:急性失血性贫血 时输注。
2、血小板:BPC<10×109/L。 3、急性内脏大出血不止/颅内出血 4、脾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时。 5、用量:每提高10×109/LBPC需输注
BPC 悬液为0.3u/kg。
2020/11/14
20
(五)脾切除 急性ITP不必行脾切除;
八、诊断标准
(1)泼尼松治疗有效; (2)切脾治疗有效;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AIgM、
PAIgA均可增高;其中以PAIgG 升高最为常见; (4)相关补体(PAC3)增高; (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2020/11/14
13
九、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急性白血病,MDS 3、过敏性紫癜 4、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 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溶血尿毒综合征
2020/11/14
4
三、发病机制
3、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降低
血小板更新率降低。
4、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主要是T细胞亚群的平衡调节 受到影响。
5、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2020/11/14
5
四、临床表现
2020/11/14
6
四、临床表现
紫癜特点:多部位、多形性
2020/11/14
7
五、临床分度
2020/11/14
14
十、治疗
★急性ITP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2、注意饮食 3、控制感染 4、禁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早期 大量 短程
2020/11/14
15
1、激素作用机制
(1)阻止抗体包被的血小板停滞在脾内,并阻
止这种血小板粘附于巨噬细胞而被吞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 治(讲座)
一、定义
1、ITP有以下特点:
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正常/增多;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 束臂试验阳性。
2、现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中存在小板抗体
2020/11/14
2
二、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
(一)病毒感染
80%在病前3周左右有病毒感染史
稳定后逐渐减量。
2020/11/14
22
减量方法: 每周减1/4量,直至0.25 mg/kg 时
改为隔日晨服1次,2个月后停药(血小 板仍>50×109/L以上)。
或此量维持6~12个月(血小板达 不 到50×109/L以上,但不出血)。
观察:血小板≥30×109/L。
2020/11/14
发生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上述方 法无效时才考虑。 (六)大剂量维生素C
剂量:每日0.2/kg,加入10%葡萄 糖 液100~150ml静滴,20天为1疗程。
2020/11/14
21
★ 慢性ITP的治疗 (一)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1、泼尼松:每日1.5~2mg/kg,分次 口服,连用3周。
(1)若血小板不升,于第4周开始减量 (2)若血小板上升至50×109/L以上且
静滴:地塞米松0.5~1mg/kg/d;甲基强的松
龙20~30mg/kg/d。3~5天改常规量口 服。
疗程:血小板>50×109/L,可考虑停用。
一般疗程为4~6周
2020/11/14
17
(三)大剂量丙球静脉注射
作用机理: 1、消除患者体内CIC、微生物抗原; 2、抑制CIC与BPC结合,降解PAIgG水平; 3、暂时封闭巨噬细胞FCR的功能,减少 致敏血小板的破坏; 4、通过改变免疫状态,减少血小板的 免疫性破坏。
轻度:50×109/L<BPC<100×109/L, 外伤后出血。
中度:25×109/L<BPC<50×109/L, 尚无广泛出血。
重度:10×109/L<BPC<25×109/L , 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
极重度:BPC<10×109/L,可自然出血不 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
2020/11/14
(二)免疫反应
1、抗体产生:检出率80%以上 抗体类型:PAIgG、PAIgM、PAIgA
2、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3、血小板糖蛋白的特异性抗体(GP-
specificAb)
2020/11/14
3
三、发病机制
1、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 通过FCR介导→被脾脏中的巨噬细
胞 吞噬→血小板破坏。
2、血小板自身抗体与骨髓巨核细胞结合 导致巨核细胞受损破坏→血小板 生成减少。
2020/11/14
18
剂量及用法: 1、每日0.4g/kg静滴,连用五日。 2、每次1g/kg静滴,必要时次日再用1 次,以后每3~4周1次。 3、2g/kg静滴,一过性应用。
注意事项: 1、家长知情同意(血液制品、价格)。 2、大剂量丙球引起的心脏负荷增加。 3、过敏反应。
2020/11/14
2、凝血象检查:BT↑,血块退缩不良, 凝血活酶生成不良。
3、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增多(0.0250.075×109/L),有成熟障碍。
4、血小板抗体检查:PAIgG阳性率60%100%,PAIgM、PAIgA也可增高
5、血小板寿命缩短:几个小时(1-6小时)
2020/11/14
10
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粒、红系增生, 巨核系增生,以原、幼巨核 居多,产板巨核细 胞减少或缺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