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述 (1)1.2 工程依据 (1)1.3 工程资料 (1)1.3.1 室外设计参数 (1)1.3.2 室设计参数 (1)1.4建筑结构 (3)第二章负荷计算 (4)2.1 负荷的主要容 (4)2.2 空调冷负荷计算 (4)2.2.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4)2.2.2 围护结构冷负荷 (5)2.2.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5)2.2.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5)2.2.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2.2.6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6)2.3各个房间负荷值总结 (6)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 (36)3.1 空调系统的分类 (36)3.1.1 空调系统的分类 (36)3.2 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 (36)3.2.1 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 (36)3.3 各房间空调系统的确定 (36)3.3.1 风机盘管的构造和特点 (36)3.3.2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 (37)3.4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37)3.5风机盘管选型计算 (38)3.6新风机组选型计算 (40)第四章送风量与气流组织 (41)4.1送风量 (41)4.2散流器送风的设计计算 (41)第五章空调系统水力计算 (45)5.1空调风系统水力计算 (45)5.2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 (52)水管系统水力计算结果 (55)第六章消声、减振及管道保温 (63)6.1 空调系统的消声 (64)6.1.1 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技术措施 (64)6.1.2空调系统噪声控制的措施 (64)6.2 空调系统的减振 (65)6.2.1 冷水机组的防振 (65)6.2.2 水泵隔振 (65)6.3 空调系统的保温 (65)6.3.1 空调系统中管道和设备需要保温的因素 (65)6.3.2 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66)参考文献 (67)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某市升达图书大厦中央空调设计,第一~二层为入口大厅,开架书库,出纳,书店,收发,电子检索,管理,期刊阅览,目录检索,办公室,电化教室等;三~八层为办公室,这六层的布局基本相同,每层都有厕所。
每层高4.2米,建筑物总高度约为33.6m。
总建筑面积约为24877m²。
1.2 工程依据本工程空调设计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并依照暖通现行国家颁发的有关规、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GB50019—2003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③《办公建筑设计规》④《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⑤《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GB50176-93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1.3.1 室外设计参数如表1-2所示:1.3.2 室设计参数一般认为,在供热工况下,室温度每降低1℃,能耗可减少10%-15%;在供冷工况下,室温度每提高1℃,能耗能减少8%-10%,由此可见,在满足要求的前提1.4建筑结构(1)外墙: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为0.53w/㎡.k,保温材料为聚苯板,其厚度为5 0mm;(2)外窗:外窗采用单框中空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K=2.85W/(㎡.k);(3)屋面:屋面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平均传热系数为0.565w/㎡.k(4)楼板:40mm钢筋混凝土加120mm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板加40mm的硬质聚氨酯板。
平均传热系数为0.59w/㎡.k(5)外门:建筑物外门选用复合保温隔声防盗门,传热系数K=2.47W/(㎡.k)(6)墙:楼梯间墙采用30mm保温砂浆,传热系数为1.35w/㎡.k;(7)节能建筑概况:体形系数:0.18,耗热量指标QH=12.29w/㎡;窗墙面积比:北向0.22,、东向0.05、西向0.05、南向0.341第二章负荷计算2.1 负荷的主要容空调负荷计算包括室负荷、新风负荷、再热负荷和风机、风管温升负荷。
室负荷又包括围护结构、人员、照明、设备及其它负荷。
舒适性空调没有再热,本设计中忽略风机、风管温升负荷。
空调房间的热负荷由下面组成,查看参考文献[1]1)由围护结构带来的热量。
2)由窗户带给室的太阳辐射热量。
3)人体、照明、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
4)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5)通过门缝和窗户渗透空的空气带给室的热量。
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2.2 空调冷负荷计算空调冷负荷是指为了保持室温度的恒定,空调设备在单位时间必须自室取走的热量,即在单位时间必须向室供给的冷量。
空调负荷计算包括室负荷、新风负荷、再热负荷和风机、风管温升负荷,室负荷又包括围护结构、人员、照明、设备及其它负荷。
舒适性空调没有再热,本设计中忽略风机、风管温升负荷。
本设计只对整个楼层运用天正暖通软件做详细计算,详细数据见附录12.2.1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上述计算公式式中τ代表计算时间单位是h代表的是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表面的时间延迟,单位h(1)外墙和屋顶CLQτ=KFΔtτ-ε式(2.1)式中: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及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表面的时间,h; 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Κ;F:围护结构计算面积,m2;Δtτ-ε: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闻差。
负荷温差Δtτ-ε按照外墙和屋面的船热衰减系数β进行分类。
围护结构愈厚、重(热容量愈大),则υ值愈大,β值愈小;围护结构愈轻、薄(热容量愈小),则υ值愈小,β值愈大。
β值在0到1之间变化。
当围护结构β≤0.2时,由于结构具有较大的惰性对于外界扰量反应迟钝,从而使负荷温差的日变化很小,为了简化计算,可按日平均负荷温差Δt p 计算冷负荷。
2.2.2 围护结构冷负荷在上面的公式中 —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W/(m2·℃ ) — 围护结构的面积,单位m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单位℃ — 附加温升,可按《暖通空调》表2-10查取2.2.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窗户瞬变传导得热形成的冷负荷CLQ c ·τ=KF Δt τ式(2.2) 式中:Δt 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F :窗口面积。
2.2.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CLQ j ·τ=x g x d C n C s FJ j ·τ式(2.3) 式中:x g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0.85,双层钢窗0.75;单层木门,0.7,双层木窗,0.6;x d :地点修正系数;J j ·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强度,w/ m 2。
2.2.5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 CLQ QJX ττ-=式(2.11) 式中:Q :设备、照明和人体的得热,W ;T :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 ; τ-T :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到计算时刻,h ;JX τ-T (JE τ-T 、JL τ-T 、JP τ-T ):τ-T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照明负荷强度系数、人体负荷强度系数。
2.2.6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 CLQ QJX ττ-=式(2.11) 式中:Q :设备、照明和人体的得热,W ;T :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h ; τ-T :从设备投入使用时刻或开灯时刻或人员进入房间时刻到计算时刻,h ;JX τ-T (JE τ-T 、JL τ-T 、JP τ-T ):τ-T时间的设备负荷强度系数、照明负荷强度系数、人体负荷强度系数。
2.3各个房间负荷值总结a.一到二层各房间冷负荷如表2-1所示:表2-1各冷负荷房间b.三到七层各房间冷负荷如表2-2所示:表2-2各房间冷负荷c第八层各房间负荷值如表2-3所示:第三章空调系统设计要确定各个房间所适合的空调形式然后由计算的负荷来确定空调机组的型号。
空气调节系统通常来说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空气处理系统设备(2)空气输送管道(3)空气分配装置,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灵活的组成不同形式的系统。
3.1 空调系统的分类3.1.1 空调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不同形式的空调系统,如果按空气处理的设备情况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为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和全分散系统。
如果按负担室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我们可以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冷剂系统和空气-水系统,其中在大型的中央空调中空气-水系统最受欢迎。
如果按照集中式空调处理的空气来源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为直流式系统、封闭式系统、混合式系统。
3.2 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3.2.1 空调系统的选择原则1、我们在选择空调系统形式的时候应该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来选择,需要考虑房间的用途、地点、面积、天气等因素。
在地下车库通风和排烟控制应考虑的选择和分类系统;在本设计中,各种功能,包括建筑室,如会议室,办公室,档案,存储,计算机房,接待等,应特别考虑。
空调房间的空调面积比较大,室空调的要求--温度和湿度基准使用时的清洁度等级单位的空气量、热湿扰动等基本一致,适当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并以单风管、比较低的风速进行送风。
2、如果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那么室负荷的变化幅度就应该较大。
如果我们所设计的空调规模大时,并且对室环境要求比较大时而且各个房间的空调可以独立进行调节,我们就可以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的空调形式3.3 各房间空调系统的确定根据空调各种系统优缺点的比较,结合本设计是一栋多层图书大厦,各办公室面积都比较小,考虑经济性问题,所以采用半集中式系统,即:风机盘管空调加独立的新风系统。
3.3.1 风机盘管的构造和特点:1、构造风机盘管之所以叫风机盘管是因为它是由盘管和风机两部分组成组成。
与集中空调系统所是不同的是它使室空气直接进入机组冷却或湿热处理。
2、特点风机盘管的容量围为:风量一般为;冷量一般为;风机电机功率一般为;水量约;盘管的水压损失的围为。
我们通过跟其他形式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发现风机盘的优点有一下几种首先它的布置比较灵活,其次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室温,因此与其他系统相比可以节省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