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分析:面包厂项目的投建,主要投入物为面 粉,必然造成社会上面粉的供应紧张。主要 产出物为面包,会引起面包供应量的增加, 满足消费者需求。
①项目的效益是面包增加量所带来的消费者支付意愿; 或被替代的面包厂减产而节省的资源; 或增加出口的出口创汇; 或减少进口节约的外汇。
②项目的费用是项目占用面粉资源所引起的面粉厂增 加产量的边际成本;
其他企业
T3
用户
T4
本项目
T2 FOB
港口
SP=FOB×SER - T2-T4+T3 其中T3是替代后节约的费用
2.间接出口产品的影子价格
本项目产品内销,替代其他企业产品,使其出口增加
用户
T6
本项目
T5
CIF
港口
SP=CIF×SER - T6+T5 其中T5是替代后节约的费用
3.替代进口的影子价格 本项目产品内销,但可替代进口
①到岸价格(CIF): 指国际贸易中以卖方将货物装上运输工具并支 付启运港至目的港(我国港口)的运费和保险 费为条件的价格。
②离岸价格(FOB):
指国际贸易中以卖方将货物装上运输工具为条 件的价格。又叫船上交货价。
2.成本分解
是指某种货物的制造和生产所需要消耗的全 部社会资源价值。包括按影子价格计算的物料 投入、人力资源和资本投入等。
转移支付不计为费用和效益。
1.税金:包括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等等
2.补贴:包括出口补贴、价格补贴等等。
3.国内贷款利息:利息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一种资 金转移。
二、国民经济评价中项目的效益
项目为国民经济作出的贡献。
①增加产品数量:社会供应量增加,满足了国内需 求——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②替代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出物——因此而解 放出来的资源数量 ③增加出口——外汇收入 ④减少进口——节约的外汇
化趋势进行调整, 但应高于进口价; 难以判断时:取上述较低者。
②不增加供应数量者: 替代了其他企业产量,取其节约或解放的资源价值。
按可变成本分解确定。
成本分解法步骤:
第一步:列出货物的财务成本 第二步:对货物财务成本中的物料(原材料、燃料、动力 等费用)进行调整。按其影子价格、换算系数,必要时可 进行第二轮分解; 第三步:工资、福利和其他费用原则上不予调整; 第四步:对折旧和利息进行调整; 第五步:第二轮分解; 第六步:综合。

第一节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 家整体角度考虑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 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 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 经济合理性。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 1.项目的外部效应 2.项目投入物和产出物的财务价格失真
影子工资换算系数m的取值问题(一般由国家统一颁布): ①为一般建设项目时,m取1.0; ②项目使用大量的非熟练劳动力时,m取小于1的值; ③ 项目使用大量短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时,m取 大于1的值。
第四节 国民经济评价报表及指标
一、盈利能力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它是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经济 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机会成本。按最佳用途——种蔬菜,年每亩收入 1205.75元,且按每年2%的增长率计算,总额为 1310.0712万元。试计算土地的影子价格。
属新增资源耗费: 1.撤组转户老年人保养费156.48 2.养老保险金11.52 3.剩余劳动力安置费835.2762 4.农转非人口粮食差价补贴219.30 5.拆迁总费用1236.8504,主要为建筑费用,按换算系数 1.1 调整为:1360.5354 6.征地管理费162.00 合计:2745.1116
成本分解法是确定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一 种重要方法。
㈢ 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
以口岸价格(离岸价格FOB或到岸价格CIF) 为基础确定。
符号设定: SP ----影子价格
FOB----离岸价格 CIF----到岸价格
SER----影子汇率 T----国内运输费t+国内贸易费Tr,T=t+Tr
1.项目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即建设项目产出物的出厂 价格)。
= 实际支付 + 消费者剩余
2.费用识别的理论依据
机会成本(费用)
项目对某种资源的耗费、占用,意味着——国 民经济失去了其他产生效益的机会——机会成 本,就是本项目的费用。这是资源最优利用原 则的体现。
㈢ 建设项目效益费用的分类
①直接费用效益:由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直接产 生和反映出来的,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或 费用(内部费用效益);
③影子价格——反映在项目的产出上,是一种消费 者支付意愿;
影子价格——反映在项目的投入上,是一种机会 成本。
二、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
(一) 资金的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is=8%
(二) 外汇的影子价格--影子汇率 SER=1.08×国家外汇牌价 影子汇率的换算系数取1.08.
• 例: 国家外汇牌价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为 697/100,试求人民币对美元的影子汇率. 影子汇率=6.97*1.08=7.53
价值的项目。
五、国民经济评价程序
• 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 • 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 • 调整基础数据; • 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 • 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不确定性分析,给出综合结论.
第二节 费用和效益的识别
一、识别原理 ㈠概述
1.边界:国民经济
2.识别依据: ①财务评价——货币; ②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资源的变动。
土地的影子价格=土地的机会成本 + 新增加的资源消耗 =1310.0712+2745.1116=4055.1828
总计4055.1828万元, 单位费用3.5767万元/亩。
(六)劳动力的影子价格
即影子工资,取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即该劳动力因用于本项目,使国民经济为此而放弃 的效益以及增加的消耗。 项目的影子工资=财务评价时采用的工资福利费总 和×影子工资换算系数m
2.项目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即建设项目投入物的 到厂价格) ①项目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②项目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项目挤占 了其他企业的投入物,使其增加进口。)
③项目减少出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项目挤占 了原来可以用于出口的投入物。)
CIF
T‘1
港口
本项目
SP=CIF×SER +T’1
②间接费用效益:由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物间接产 生的,在国民经济相邻部门及社会中反映或体现出 来的经济效益或费用(外部费用效益);
外部效益费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产业关联效果。例如水电站建设 • (2)环境和生态效果。例如发电厂排放的烟尘 • (3)技术扩散效果。
(四)转移支付 项目的某些财务收益和支出,从国民经济角 度看,并没有造成资源的实际增加或减少, 而是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
或其他面粉使用厂商少用面粉而放弃的收益; 或增加进口多支付的外汇; 或减少出口损失的外汇。
第三节 影子价格
一、影子价格的含义
影子价格是指当社会经济处于某种最优状态时, 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稀缺程度和最终 产品需求情况的价格。
②影子价格是一种比交换价格更为合理的价格。影 子价格能够使资源配置向优化的方向发展。
FOB
港口
SP=FOB×SER - T’5+T’6 其中T’5是挤占后节约的费用
6.减少出口的投入物影子价格
本项目投入物挤占了其他厂家原来可以用于出口的国内产品
㈣ 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的确定——成本分解方法
1.产出物:
①增加了供应数量者: 当市场供求平衡时:按财务定价方法; 供不应求者:在是某项目的产出物用于直接出口,假定离新 建煤矿最近的口岸煤的离岸价格为每吨50美元, 名义汇率6.97,已经煤矿所在地距最近口岸300公 里,铁路运费的影子价格为每吨公里5.3分,贸易 费用的影子价格按照口岸价格的6%计算,求出口 煤的影子价格。
50*6.97*1.08-300*0.053-50*6.97*1.08*0.06=337.89元
三、国民经济评价中项目的费用
即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
①增加全社会资源的供应量——增加消耗的资源价 值; ②减少其他厂家的资源供应量——其他厂家减少的 效益; ③增加进口——多支付的外汇; ④减少出口——减少的外汇收入。
四、费用效益识别举例
案例:对面包厂项目中的主要投入产出物面 粉和面包的直接费用效益进行分析。
4.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本项目所耗用的投入物为国外产品,直接进口的
其他企业
T’3
供货商
T’4
本项目
T’2
CIF 港口
SP=CIF×SER +T’2- T’3+T’4 其中T’3是挤占后节约的费用
5.间接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 本项目挤占其他企业的投入物,使其增加进口
其他厂家
T’6
本项目
T’5
三、 影子价格的确定
㈠ 货物的划分
1. 外贸货物:其生产或使用将影响(直接或间 接影响)国家进出口的货物。
2.非外贸货物:其生产或使用只影响国内供求关系 的货物。
3.特殊投入物:劳动力、土地等。
㈡ 两个概念-------口岸价格/分解成本
1.口岸价格
在项目评价时,对于外贸货物常采用口岸价格 即进出口货物在我国口岸交、接货的价格,分 为到岸价格和离岸价格。
(五)土地的影子价格
土地的影子价格=土地的机会成本 + 新增加的 资源消耗
①土地的机会成本:即因项目占用了土地,而使国民经 济为此而放弃的效益。一般按"最好可以替代用途"的净 效益来计算。
②新增加的资源消耗:指国民经济为本项目占用土地而 新增加的资源消耗,包括拆迁费用、剩余劳动力安置费 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