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各公共卫生专业使用

供各公共卫生专业使用


阴性
311
623
合计
1409
654
合计
1129 934 2063
问题 1:该试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正确指数、一致率和 Kappa 值是多少?
152
2.59
12
2.28
动脉硬化
2369
40.39
203
38.52
慢性支气管炎
1062
18.10
188
35.67
肺气肿
737
12.56
163
30.93
糖尿病
149
2.54
2
0.38
高血脂症
1913
32.61
135
25.62
恶性肿瘤
19
0.32
0
0.00
(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1985)
6
问题 1: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是描述性的,还是分析性的?
50
1 561.63
18.26
1.17
60
1 691.78
14.97
0.88
70
908.23
2,51
0.28
80
804.59
1.29
0.16
90
386.72
0.15
0.04
2000~2003
327.59
0.095
0.03
问题:从表 2-1 提供的数据分析 1950~2003 年大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的长期
取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6393 名(其中市区 5866 名,郊区 527 名)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部分结果见表 3-1。
表 3-1 1982 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
市区
郊区
疾病
患病人数
患病率(%)
患病人数
患病率(%)
高血压
1687
28.76
120
22.77
冠心病
316
5.39
11
2.09
脑血管病
问题 2: 根据你所确定的研究目的,本次调查应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如何抽
样?
问题 3: 根据所选抽样方法,确定本次调查的样本大小。
问题 4: 本次调查应如何控制和评价调查资料的质量?
问题 5: 试制订一份现况研究设计。
7
实习四 筛检方法评价
[目的] 掌握评价筛检试验的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熟悉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和筛检的策略。 [时间] 3 学时 [课题一] (摘自段广才主编《流行病学实习教程》)
问题 1:与“课题一”比较,本次研究有什么特点?本次研究的目的何在?能从中得到病因启示吗?
问题 2:为什么现况研究一般不能检验病因假设?请结合“课题一”和“课题二”,归纳现况研究的主要
用途和特点?
表 3-2 1982 年某市老年人多发病患病情况
疾病
患病人数
肥 胖*
262
高血压
187
冠心病
94
糖尿病
64
进行一次现况研究。该市区约 16 万余人,分为 6 个街道委员会,每个街道委员会下设 13~15 个居民委员
会,每个居民委员会有 1900~2100 人,约 500 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 4 口人)。该市区为一般居民,有各
种职业人员组成。已知邻区调查结果 HBsAg 阳性率为 9.5%。
问题 1: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预期分析指标有哪些?
人在发病前一天在病故者舅母家吃过同样的食物“米送乎乎”。
4
(7)锡伯族风土人情调查:锡伯族系清朝年间阴历 4 月 18 日由东北迁入新疆。生活习惯沿袭东北农民 的习惯,如睡热炕、养猪等,并于每年 4 月 18 日开始吃甜面酱。第二乡的锡伯族人用麦粒发酵法,其他 7 个乡均用馒头发酵法做面酱。制做过程中均需放在热抗上。密闭发酵到一定程度称“米送乎乎”,麦粒法做 成的“米送乎乎”不甜,而后一种方法做成的“米送乎乎”甜,妇女及儿童喜欢零食。
供各公共卫生专业使用
流行病学
实习材料
(2013 修订版)
寇长贵 姚燕 李波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二○○五年六月第 1 版
实习一 疾病频率测量
[目的] 掌握流行病学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应用条件和具体计算方法。 [时间] 1 学时 [课题一] 2004 年在某镇新诊断 200 名糖尿病人,该镇年初人口数为 9500 人,年末人口数为 10500 人, 在年初该镇有 800 名糖尿病患者,在这一年中有 40 人死于糖尿病。
者,均无后遗症。两例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充血、点状出血及水肿为主,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很
轻微,表现为中毒性病变。此外,本病的分布规律如下。
(1)历年发病情况:解放后历年“察病”发病情况如表甲。
(2)季节分布;见表乙。
(3)年龄、性别分布:见表丙,可见小于 20 岁的青少年居多 20 岁以上的成人中妇女居多(18/23,占
年龄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0~
795
30
37.7
14~ 5028
11
2.1
1~
696
4
5.7
35~ 2713
24
8.8
2~
5628
4
0.7
>55 1150
44
38.3
(1952~1962 年,格陵兰)
问题:试述病死率的意义,上述资料对麻疹的防治策略有什么意义?
[课题六] (摘自《流行病学》第三版 连志浩主编) 多年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存在一种原因未明疾病叫“察布查尔病”。本病病死率很高。中央
[时间] 1 学时
[课题一] (摘自《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段广才主编)
大连市 1950~2003 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如表 2-1。
表 2-1 大连市 1950~2003 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
年代
年平均发病率(1/10 万) 年平均死亡率(1/10 万) 年平均病死率(%)
问题 1: 2004 年该镇糖尿病的发病率。 问题 2: 2004 年该镇糖尿病的死亡率。 问题 3: 2004 年该镇糖尿病的病死率。 问题 4: 2004 年 1 月 1 日该镇糖尿病的患病率。 问题 5: 2004 年该镇糖尿病的期间患病率。 [课题二] 某地人口 25 万,男 132000,女 118000,2005 年共死亡 2000 人,肝癌患者 300 人,死于肝癌 者 200 人,其中男 120 人,女 80 人,请计算下列指标:(如不能计算说明理由) 问题 1: 该地区 2005 年全死因死亡率; 问题 2: 该地区 2005 年的性别死亡专率; 问题 3: 该地区 2005 年肝癌的性别死亡专率; 问题 4: 该地区 2005 年的肝癌病死率。 [课题三] (摘自《流行病学实习教程》段广才主编) 某地 2000 年年初人口为 2 528 人,2000~2002 年三年间某病发病情况见图 1-1,期间无死亡、迁入迁 出或拒绝检查者。 问题 1:请分别计算 2000 年 1 月 1 日、2001 年 1 月 1 日和 2002 年 1 月 1 日的该 病患病率; 问题 2:请计算 2000 年 1 月 1 日~2002 年 12 月 31 日三年间该病的患病率。
的其他区从来发现本病。有锡伯族居住的 8 个乡中,各乡本病发病率高低不一,由 0.7~16/万,其中第
六乡发病率最高,唯独第二乡不发病.见下图。
病例分布较分散,但在病家往往有 2 例或 2 例以上患者。病家同院的邻居通常无病人。然而不是邻居
的两个病人有时却有共同暴露因素。如 1956 年两名病例(一名病故,一名痊愈)分居两处但同时发病。此二
卫生部曾两次派专家前往协助新疆卫生厅调查,于 1958 年 4 月上旬至 5 月下旬终于查清了病因,提出了
扑灭本病的具体措施。
本病临床表现为外貌无欲状,眼裂小,上脸下垂,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嚼咀无力,舌不能
伸出,失音;无脑膜刺激征,直到死前意识仍完全清楚。化验检查包括脑脊液无异常。追查 10 例病愈患
某医生打算用挖空细胞检验筛检尖锐湿疣,为此他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并将两种诊断方法 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 2063 份标本中挖空细胞检验的漏诊样本有 311 份,误诊样本有 31 份,见表 4-1。
表 4-1 皮肤试验筛检肝血吸虫病的结果
挖空细胞筛检
金标准
尖锐湿疣
非尖锐湿疣
阳性
1098
31
患者数 患病率(%)
8
7.55
5
4.72
2
1.89
55
14.82
47
20.26
39
24.53
30
8.09
23
9.91
19
11.95
19
5.12
14
6.03
22
13.84
38
36.89
17
16.5
7
6.8
(姚才良,1985)
[课题三] (摘编自连志浩主编《流行病学》第三版)
某市区卫生防疫站为摸清本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其家庭内分布特点,拟
问题:试描述上图的艾滋病地区分布特征?根据你了解的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现状,试分析一下产生上 述特征的原因? [课题五] (摘自《流行病学实习指导》段广才主编)
麻疹的病死率与年龄的关系如表 2-4(注:假定病例的年龄分布与全国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
3
表 2-4 麻疹年龄别病死率(%)
年龄 病例数 死亡数 病死率
100
问题:上述的工伤时间分布与操作工人的日常行为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对预防事故有什么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