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全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全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全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全命题作文解说】全命题作文是指给定明确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选择恰当材料,确立正确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题型。

全命题作文的特点在于一个“全”字。

如:以《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为例,中心语是“波折”,前面加了三个定语是:“小”波折而不是大波折,是“一次”而不是多次,是“我经历”的而不是别人经历的,也不是我听说的。

用层层限制增加审题的难度,也可以和某些类似的题目区别开来。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愿景》等等。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的生活》(07湖南)。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

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要求:(1)不得另拟题目。

(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3)立意自定。

(4)文体自选。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或套作。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05辽宁)《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谈意气》(06湖南议论文)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人人头顶一方天。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

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江苏卷)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实力与凭借》《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人与路》(06江苏)。

【审题思路】一、审题要准1、辨明文体虽然现在多数命题作文不限定文体,但有时,文章的文体又是固定的,因此,辨明文体就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

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

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

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

2、分析题目(1)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

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

A.词语式命题(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沟通”、“生日”等。

B.短语式命题(词组型题目)(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

)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

①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时不能忽视的。

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

②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

“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

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可以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把口碑留给明天,把美好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等等。

③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

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符号”,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或事物来写。

④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

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就是切合了题意。

C.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宾中心词。

如2005年辽宁题“今年花胜去年红”此题目传达的最重要信息有: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

“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

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思想崇高、才学优秀、成绩突出的精英。

思考时要从不同角度把这些写作对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

②题眼是“胜”,“胜”在题中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文章重心就应放在“今年”的“花”红上,在今年的巨大变化中体现出优秀人的涌现、社会面貌的变化或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D.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E.把握内涵,梳理关系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例如《实力与凭借》《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F.由表及里,揭示寓意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提篮春光看妈妈》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2) 添枝加叶法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

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

①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

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再如《北京的符号》: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如“选择”,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

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②读词语,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如“读”,既可以平常的阅读书本,还可以是“欣赏”、“品味”、“感悟”等含义。

③看词性。

如果是动词,可以添加宾语,如“读”的题目,立意角度为“读人生”,“读父母”,“读历史人物”等等。

如果是名词,可以添加动词或修饰语,如“肩膀”的题目,立意角度可以为“父亲的肩膀”,“寻找依靠的肩膀”等等。

用这种扩展的方法来审题立意,能使写作角度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起到化大为、化虚为实的效果。

有些题目很宽、很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可大题小作,就是从小处来写,运用添加修饰限制成分的办法。

还可以运用修辞扩展法:如“说‘安’”,可供发挥的余地相当大。

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联系当前的社会现象,以环境、心理、历史、现实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化传统、人类追求、思想境界等方面落笔。

可以扩展组词,从“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中选择一个切入进来,也可以扩展成成语,如“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等;还可以从联想其他有关“安”的名句,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

对于“安”,可以褒扬,比如写“安”代表着面对困难内心沉稳;也可以贬斥,比如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将丧失机遇。

3、要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4、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 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按文体写即可: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每当此时有些同学就无所适从。

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没有实际的内容。

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

选择了记叙文,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把人写好.把事写实。

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若选择议论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二、选材要新为了使命题作文的选材新颖,我们在写作中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材料真实“真实”是指选择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

它要求我们选择的自己熟悉的真实材料行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但一些同学总喜欢在作文中胡编滥造。

如写《逆境》的作文题目,就可能有60%的同学会在作文中写自己从小是个残废的孩子,没有胳膊或没有腿”。

或者说“我从小就死了爸爸,13岁又死了妈妈,自己跟着70多岁的爷爷一起生活”等。

像这种类似的编叙故事的现象,在作文写作中不胜枚举。

这类作文不是从作者生活中来的真实事,所以在写作中,往往漏洞百出,给阅卷人一种被戏弄的感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