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建筑设计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
正常人的色视野
目光巡视特性
目光巡视的习惯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到右; 在铅垂方向上从上到下;旋转巡视时习惯顺时 针方向。 视线水平方向的运动快于铅垂方向,且不易感 到疲劳;对水平方向上尺寸与比例的估测比对 铅垂方向上的准确。 目光巡视运动是点点跳跃,而非连续运动的。 两眼总是协调地同时注视一处,很难两眼分别 看两处,所以设计中常取双眼视野为依据。
我国成年人体平均尺寸
2.2.2人体动态测量
人体动态测量测量人体各部位在活动时的位置 关系。 人体动态尺寸是指人体的功能尺寸,这是人体 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 由于行为目的不同,人体活动状态也不同,故 测得的各功能尺寸也不同。要精确地测量其尺 寸是比较困难的,但根据人在室内活动的范围 和基本规律,也可以测得其主要功能尺寸。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从人体各部 位的关系中发现,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 双手侧向平伸的长度恰好就是其身高。 人体工程学始于二战,主要服务于军事武器设 计,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战后,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组 建了研究机构,对人类的心理学、生理学、工 效学等学科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人体工程学这 门学科。
第2章 人与建筑设计
谢承平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
.03
2.1人体工程学与建筑设计
2.1.1人体工程学的含义与发展 2.1.2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2.1.1人体工程学的含义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在某工作环境中人同机器及 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怎样考虑 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涉及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人体工程学的重心完全放在“人”上面,而后 根据人的体能结构、活动需求、物理环境(包 括光线、温度、声音等)综合地进行空间和设 施家具的设计,使人在活动区域内达到活动安 全和舒适、高效的使用目的。
2.1.2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人体测量学
生物力学 人体工程学 劳动生理学 环境生理学 工程心理学
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人 体 动 作 尺 度 比 例 法 绘 制
——
2.2.3人体测量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观演建筑的阶梯座位设计
要确定阶梯的高度D和 前后排座位的间距I,就 必须使后排就座者观看 黑板(或荧幕、舞台表 演)的视线不被前排就 座者的头顶挡住。目标 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存 在几个互相影响的因素。
19世纪,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等人对人体尺度 在建筑中的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了模数 制。 目前,人体测量学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 域。为了设计的需要,现在世界各先进国家都 有本国的人体尺寸国家标准(或数据资料), 我国也于1988年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GB/T 10000-19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 寸》。
对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设备布置
房间面积、平面形状和尺寸的确定在很大程度 上受到家具尺寸、布置方式及数量的制约和影 响,而家具的具体尺寸及布置又受到人体测量 基础数据的制约和影响。
对门和走道等交通空间最小宽度的确定
门的最小宽度受人体动态尺寸的制约和影响, 一般单股人流最小宽度为0.55m,加上人行走 时身体的摆幅0~0.15m,以及携带物品等因 素,因此门的最小宽度≥0.7 m。 走道、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最小宽度的确定同 样离不开人体的动态尺寸。单股人流宽度为 0.55~0.7m,双股人流通行宽度为1.1~ 1.4m,根据可能产生的人流股数,便可推算 出各自所需的最小净宽,而且还应符合单项建 筑规范的规定。
环境因素舒适性分级的参考界限
2.3.2视觉机能与环境
建筑以“形”、“光”、“色”具体地反映着 建筑的质感、色感、形象和空间感,视觉正常 的人主要依靠视觉体验建筑和自然环境。 人的视觉特性包括视野、视角、视距、目光巡 视特性及明暗适应等几个方面。
视角是人眼能够区别开来的两个最近的刺激物与人眼 形成的夹角。具体设计可参考6′视角进行设计。 视距是眼睛到被视对象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两眼相 距约60 mm,可看清物体时,最佳距离在34.4m以 内,这是歌剧院的最大视距(看清演员大致表情的视 距要求)。 视野指脑袋和眼睛固定时,人眼所能察觉的空间范围。 正常人单眼视野竖直方向约130°,水平方向约 150°。双眼视野在水平方向重合120°,其中60° 较为清晰,中心点1.5°左右最为清晰。由于不同颜色 对人眼的刺激有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
2.2.1人体静态测量
人体静态测量测量在静止和正常体态时人体各 部位的尺寸。 人体静态尺寸主要指人体的构造尺寸(即人体结 构尺寸),它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在标准状态 下测得的尺寸。 据统计,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7m,女 子为1.56m,各地区人体高度有差异。尽管人 体的各种尺寸差别很大,却有着一定的变化范 围和相互联系。
合理尺寸的家具有助于感觉建筑空间的尺度
2.3环境生理学
2.3.1室内环境要素参数 2.3.2视觉、听觉机能与环境 2.3.3环境生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3.1室内环境要素参数
环境条件对人的安全、健康、舒适感有着密切 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效的高低。 按照劳动条件中的生理要求,通常把环境因素 的适宜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不能忍受的、不 舒适的、舒适的和最舒适的。
时间与工作研究
2.2人体测量学
2.2.1人体静态测量 2.2.2人体动态测量 2.2.3人体测量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 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
人体测量学的发展
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已从 建筑学的角度对人体尺度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他从人体各部位的关系中发现人体基本上以肚 脐为中心。一个站立的男人,双手侧向平伸的 长度恰好就是其身高,双足趾和双手指尖恰好 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圆周上。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 芬奇根据维特鲁威的 论述,绘制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