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害篇——蚜虫

病害篇——蚜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繁殖最快植食性昆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

下面是园林绿化植物常发生的几种蚜虫:
1、月季长管蚜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危害月季、蔷薇等蔷薇属植物
成、若蚜群集于新梢、嫩叶、花梗及花蕾上刺吸汁液,使新梢伸展和发育受到抑制,开花不正常,引起煤污病,影响生长和观赏。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0~20代,从4月上旬起开始危害嫩梢、花蕾及嫩叶,叶片反面有时盖满一层蚜虫;4月中旬起,有翅蚜陆续发生,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5月中旬出现第一次繁殖高峰期,7~8月高温若连续下雨,虫口密度逐渐下降,9~10月份平均气温20度左右,出现第二次繁殖高峰,即5月和10月前后繁殖最快,虫口逐渐回升,繁殖最快,危害普遍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秋后11月上旬割除10~15cm以上所有茎干并予以烧毁,减少越冬虫口。

2、生态防治:保护瓢虫、草蛉等天敌,让其发挥控制蚜虫的作用。

3、药剂防治--产品末将
2、桃粉芽
分布与危害:
分布北起黑龙江,男迄广东、广西,西至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和台湾等地
危害桃、杏、榆叶梅、红叶李、碧桃、樱桃等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树梢和嫩枝背吸汁危害,被害叶向背对合纵卷,叶片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为蜜露,常引起霉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暗黑,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

生活习性: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

华北年发生10余代,江西南昌1年发生20代以上,冬季以卵在桃、李、杏、梅等果树枝条芽腋和树皮的裂缝处越冬。

常数粒或数十粒在一起。

翌年桃树萌芽时卵开始孵化。

产生无翅胎生雌蚜,群集嫩梢新叶背面吸汁危害,5月大批有翅蚜出现,迁移至芦苇等禾本科杂草上危害,秋季迁回桃、李、梅等越冬寄主上,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保护天敌,异色瓢虫、横斑瓢虫、大草蛉、丽草蛉等。

2、药剂防治--产品末将
3、棉蚜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全国各地
危害扶桑、木槿、石榴、一串红、倒挂金钟、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李、垂竹、夹竹桃、兰花、梅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鸡冠花、玫瑰等。

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叶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生长不良,影响开花,并诱发煤污病,降低观赏价值。

生活习性:
1年发生20代,以卵在木槿、石榴等枝条上越冬。

翌年春3~4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3~4代,4~5月产生有翅胎生雌蚜,飞到菊花、扶桑、茉莉、瓜叶菊或棉叶等夏寄主上危害,晚秋10月间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

棉蚜是世界性害虫,已知寄主有300多种,可传播55种病毒,在花卉中有郁金香裂纹病毒、百合丛簇病毒及无病状病毒、美人蕉花叶病毒、锦葵黄化病毒、报春花花叶病毒、曼陀罗蚀纹病毒等。

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保护利用天敌,瓢虫、草蛉等。

2、药剂防治--产品巡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