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里巴巴吸引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吸引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 反面:创业者要平衡引进风险投资和股权控制的关系 ,
阿里巴巴创造了互联网公司的奇迹,在被戏称为演外星人都不 用化妆的掌舵人——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创造了可以和 google等公司比肩的跨国互联网公司。但是,对于阿里巴巴上 市最为开心的恐怕是雅虎、软银为代表的美、日大股东。目前 仅雅虎和软银两家公司控制的阿里巴巴股份,就已经超过了 70%,包括创始人马云在内的其他股东持股权均未超过5%。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招股书证实了雅虎和软银彻底控制阿里巴 巴的事实。 • 在备受争议的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后,其代价却 是雅虎持有阿里巴巴40%左右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软银集团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力也超过马云,这不能不让人怀疑 这场并购的结果到底谁才是胜利者。 • 对于阿里巴巴的发展,马云并没有把上市的计划列为紧 急的步骤,阿里巴巴的上市显然受到了风险投资商的巨大压 力,也证明了马云已经不能按自己的方式控制公司。



除了文化及监管外,可能还有第三种解读。阿里巴巴也许在避免过 高的估值,以免伤及公司未来的成长。 在此之前,已有市场传闻,阿里巴巴准备放弃类似FACEBOOK那样 的激进IPO方案,转而寻求更加保守的市盈率。倘若这一传闻属实, 选择香港市场似乎也没有那么“亏”。 主动寻求更为保守的市盈率,意味着上市融资心态的转变。在过往的 上市过程中,上市公司往往寻求当期利益的最大化,但却留下了诸多 后遗症。最典型的是FACEBOOK,以百倍市盈率发行,上市后股价 一蹶不振,成为市场笑谈。阿里巴巴可能希望避免“大喜”变“大 悲”。此外,从一些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发展历程看,过高的估值也将 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的压力,投资者会逼着企业往前赶,使得企业行 为偏于短视,倾向于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规划。另一家在美上市 中概股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便坦言后悔新东方上市。上市后,新 东方开始了激进扩张,疏忽了做好教学质量、教学系统及教学项目的 本职。资本市场“只认数字”的功利取向,可能并不利于企业的中长 期发展。 阿里巴巴选择香港将对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启示,很值得关注。作为 中国内地的标杆型企业,阿里巴巴对于上市地点的选择,具有风向标 的功能。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在美上市中概股选择主动退市,盛大集 团、分众传媒位列其中,搜狐集团也曾传出退市的消息。阿里巴巴选 择香港后,美国市场对于中概股的吸引力可能将进一步失色,预计将 有更多中概股步盛大后尘。与此同时,其他准备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也将掂量再三。
六、追踪分析阿里巴巴上市至今 的业绩与融资情况
并购雅虎 中国
利用风险 投资基金
阿里巴巴在 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融资大事记:

• • •



1999年10月,引入了包括高盛、富达投资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等在内 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 2000年1月,获得日本软银(SOFTBANK)的注资2000万美元; 2002年2月,进行第三轮融资,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 2004年2月,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投资者包括软银、富达投资、 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2005年8月,与雅虎结成战略同盟。阿里巴巴实际收入2.5亿美元现金。其中包 括雅虎的7000万美元(购买普通股),以及软银的1.8亿美元(购买可转换债 券)。淘宝成为100%控股公司。雅虎成为第一大股东,拥有40%股份。马云 及其团队为第二大股东,拥有28.2%股份,软银为第三大股东,拥有股份16%;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美国雅虎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就阿里巴巴股 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按照对公司总体350亿美元的估值,阿里巴巴集 团将动用63亿美元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集团优先股,回购雅 虎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20%股份; 2012年11月30日21时50分18秒,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淘宝+天猫的销售总额 突破1万亿元。1万亿元销售额,意味着国内电商行业一步跨过了影响其未来 发展的分水岭。按照阿里巴巴1万亿销售额估算,国内网络零售占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的比例有望逼近6%,而业内专家认为,网购一旦占到社会消费品
• 缺点:1、在“融资——投资——退出”
过程中融资是先导,解决风险投资的资金来 源问题是关键因素。国外风险资本的来源渠 道比较多,而我国风险资本的渠道来源非常 狭窄,主要来自于政府。 • 2、融资企业必须是掌握着高新技术并从事 着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 都为中小型企业。 • 3、技术创新型企业主要是在企 业的创业期和成长期进行风险融资。

四、风险投资如此青睐阿里巴巴 的原因是?
• 薛村禾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中国B2B领域共有四大公
司,除阿里巴巴,还有8848、MeetChina和Sparkice,而选择阿里巴巴 的重要原因是马云及其团队的坚定信念,尤其是18个创业合伙人 的精神。薛村禾说:“当年我们放弃别的机会,集中精力投资马云这 个团队。我们并不是神仙,一眼就能看到阿里巴巴的未来,也只能看 到电子商务这个大方向,但为什么最后选择马云这个团队呢?了解他 多一点的人就知道,他能把很多人聚在周围,团队非常厉害。VC很 重要的是判断团队。” 薛村禾评价称,马云是性格非常饱满的人, 非常有远见,如果今天还不是一个世界级的领袖人物的话,他也一定 可以成为一个英雄。另外,马云这个人是战略家也是战术家,而且他 执行力也很强。 1、马云及其团队的坚定信念,马云独特的人格魅力 2、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大股东,软银在阿里巴巴上市当天账面上获 得了巨额的回报。 3、阿里巴巴巨大的发展前景以及不断上升的业绩
三、风险投资退出方式有哪些?
• 风险投资退出高科技企业的方法包括: 首次公开上市、出售企业、股份回购、 管理层收购或员工收购、买壳上市、 破产清算。首次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 退出的最佳途径。
三、阿里巴巴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
•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开盘价30港元,较发 行价上涨122%。” • 在此之前,一向以科技股云集著称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也曾 向阿里巴巴集团伸出橄榄枝,但却遗憾地擦肩而过。要强调的 是,与在纳斯达克上市相比,阿里巴巴登陆香港市场将在估值 上作出相当大的牺牲。一般而言,香港市场的市盈率较低,腾 讯市盈率约为35倍,而在纳斯达克要显得更高,去年登陆的中 概股多玩YY,发行市盈率接近51倍。舍纳斯达克取香港,在 估值上舍高就低,这一决策可能意味着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心 态正在发生转变。 • 市场对阿里巴巴选择香港的解读有两类。其一是文化因素。 一名知情银行家表示,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级管理层希望通过仅 在香港一地上市传递一种“文化观点”。相比之下,香港市场 与中国大陆市场血缘更近,文化相通,而且香港股市的“中国 因素”越来越浓,阿里巴巴在处理投资者关系时,可能会更加 得心应手。 •
• 其二则是监管问题。
• 近两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中国概念股——是外资因为看 好中国经济成长而对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称呼。)被 监管问题困扰。据银行家们透露,阿里巴巴集团不希望赴美上 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避免在监管以及会计准则方面背上 沉重的包袱。一名银行家指出,这对于一家大型中资企业而言 是个尊严问题,阿里巴巴集团不愿将如此之多的内部信息提交 给美国监管当局审核。 • 在监管层面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看法。阿里巴巴选择登 陆香港,也许是想避免被跨境狙击。在此之前,因自身财务问 题,多家在美上市中概股遭遇做空狙击,部分甚至被迫退市。 这也是中美审计监管风波的导火索。对于阿里巴巴来说,选择 一个信息更加对称的市场,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阿里巴巴 的行为,不至于因空间距离,导致疏离感。在此之前,阿里巴 巴已有过类似的教训,其对于支付宝股权的强行变更,曾引发 市场哗然。倘若这发生在美国市场,影响将是致命的。
二、风险投资在阿里巴巴成长过 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 正面:挽救了在1999年陷入困境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得
到了投资。得到软银的投资后,阿里巴巴的发展上了快车道, 融资之路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2月,阿里巴巴进行 第三轮融资,日本亚洲投资公司注资500万美元;2004年2月17 日,阿里巴巴宣布又获得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投资者包括 软银集团、富达投资、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风险投资 有限公司四家公司。在2002年第三轮融资后的几年中,阿里巴 巴近乎疯狂的业绩增长开始让风险投资商喜上眉梢,阿里巴巴 B2B业务的利润一直保持着每年2倍多的增长速度。2004年, 阿里巴巴的总收入达到了6800万美元;2005年,阿里巴巴公司 税前利润额为1.034亿元,比2004年同期的2850万元增长了 2 .63倍;2006年税前利润额为2.914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 了2.82倍。2007上半年,阿里巴巴公司总收入为了30.8%。】
一、风险投资 融资优缺点
• 风险投资是一种职业金融家向新的、迅速发展的、
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新兴中小企业或产业投入权益资本的行为。 运作过程是“融资——投资——退出”不断循环的过程。
• 优点:1、风险投资被誉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经
济增长的“发动机””。它通过特殊的组织机制将各种社会闲 散资金聚集起来,用一定的方式投入风险企业,促进风险企业 成长壮大。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资本增值。 • 2、风险投资的出资者不仅出资,而且还参与融资的技术创新 型企业的策划与管理指导。风险投资为融资企业提供的增值服 务,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治理,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 企业的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 3、风险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形式,期限较长,不加重企业的 债务负担。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风险融资是最没有风险的, 风险全部由投资方承担。

(2)创业者要平衡引进风险投资和股权控制 的关系【即风投的负面作用】
• 应该说,阿里巴巴创造了互联网公司的奇迹,在被戏称为演外 星人都不用化妆的掌舵人——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创造了 可以和google等公司比肩的跨国互联网公司。但是,对于阿里 巴巴上市最为开心的恐怕是雅虎、软银为代表的美、日大股东。 目前仅雅虎和软银两家公司控制的阿里巴巴股份,就已经超过 了70%,包括创始人马云在内的其他股东持股权均未超过5%。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招股书证实了雅虎和软银彻底控制阿里巴 巴的事实。 • 在备受争议的2005年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后,其代价却是雅 虎持有阿里巴巴40%左右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软银 集团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力也超过马云,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场 并购的结果到底谁才是胜利者。 • 对于阿里巴巴的发展,马云并没有把上市的计划列为紧急的步 骤,阿里巴巴的上市显然受到了风险投资商的巨大压力,也证 明了马云已经不能按自己的方式控制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