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经济全球化同步测试题

高一政治经济全球化同步测试题

12.1经济全球化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中国在提高全球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美国和欧洲的消费品市场上,大量的中国产品是高质量的、低价位的。

对于这些地区来讲,中国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改善生活的基础。

”这说明()
①中国消费品在世界市场具有竞争力②中国企业向欧美市场倾销了消费品
③中国消费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④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现在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中国的投资”。

中国的投资拉动对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万一中国投资减缓,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技术的全球化
3.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2006年预计贸易顺差可达1700亿美元。

但过大的顺差既不利于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也加深了我国经济的不平衡。

这告诉我们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B.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已开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经济全球化可以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D.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风险全球化
4.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将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拥有近20亿人口的世界大市场。

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扩大市场②有利于经济优势的互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③有利于增强该地区整体实力及国际竞争力④深化区域合作和推动军事一体化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2004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总量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40%,可是,到2009年这个比例却仅为25%。

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
A.经济独立日益加强
B.剩余资本大量存在
C.经济发展处于劣势
D.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6. 2005年,国际石油价格在2004年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上扬。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 )
①导致我国增加外汇开支②减少我国对外贸易盈余③增加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④削弱了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2007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7090亿元,全行业经济效益总体指标高出全国水平10个百分点。

同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首位,电子产品出口增长52%,出口额已接近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3。

我国信息产业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信息产品世界市场需求旺盛
B.我国商品市场已经对外开放
C.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D.我国大型电子企业具有垄断市场的实力
8、在经济学中,人们常说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际贸易()
A、能够发挥一国的经济优势
B、是一种复杂的交换活动
C、能够为一国赚取外汇
D、能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
[考查考点: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9、20008年是中国加入WTO7周年。

7年来,我国人均GDP由不足1000美元提高到1700美元我国实际利用职权外资超过3000亿美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B、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的发展已经不需要世界
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D、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0、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作用于是()
A、取消成员进口关税
B、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
C、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D、平衡成员国国际贸易逆差
11、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对我国航空、运输等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种现象体现出()
A.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B.我国经济的独立性在减弱
C.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经济与整个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不健康因素
12.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参与全球化,就要遵守发达国家已制定好的“游戏规则”,经济主权因而受到损害。

一些发展中国家急于利用外资,忽视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引发了经济危机。

这说明()
①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注意经济安全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④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反对经济全球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3.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是指明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经济融和
B.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联系的趋

C.是指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在全球自由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
D.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14、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界流动和配置,使全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这一趋势的最主要表现是()
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④政治一体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
15、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同步增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近年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国家的界限,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国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是()
①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原因②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③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要求实现经济全球化④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客观要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17、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这说明跨国公司()
①它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成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是实现经济全球化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8、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加拿大生产自动驱动器,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设计到装置,竟涉及到8个国家,这反映了()
A.市场的全球化
B.生产的全球化
C.资金的全球化
D.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全球化
19、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上是以___为主导的。

A.新技术革命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跨国公司
D.发展中国家
二、非选择题
20.经济全球化必将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21、2007年,我国吸引外资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呈现前所没有的发展前景,许多发达国家纷纷看好中国,投资效益进一步攀升,同时,我国内地地区之间招商引资的工作也在蓬勃开展。

我国的西南某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该地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据统计,2007年下半年,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20亿美元。

吸引国内其他地区投资305亿元,大大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1)外商投资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2)外资涌入我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20.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③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21、(1)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资本的国际化,使得资本跨国流动,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资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广阔。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原因。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政策,吸引外资。

(2)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会建设中资金不足和技术的缺乏,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我国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甚至对某些产业造成冲击,因此,一定要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迎接对外开放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