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

大川, 饱览天 下自 然景观 之美; 文 人骚客 则希望 归隐山 林, 寄 情山水。 中国佛教的寺庙, 道家的观宇 则都建于 险山密 林之中。 中国人 对于大 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 总是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因此在 这一点上, 中 西自然观也是截然不同的。那 么在今天 全人类 对于自 然的观 点来看, 中国的传统自然观是优越于西方的。
为。因为大自然被认为是一种罪恶, 代表着物质世界的 诱惑, 是一种邪 恶的力量。在 1336年 4月 26日, 意大利诗人佩脱拉克登上了芬涛克斯 山。此山风景秀丽, 佩脱拉克 立即被他 的美景 所吸引。 但随即 他产生 了一种羞耻感。这一点我们可 以从他给 他的老 师写的 信中得 到证实。 在信中他提到, 他登上此山后, 也不是沉 醉在自 然风光 之中, 而 是打开 圣奥古斯丁的 5忏悔录 6, 希望在自然中找回自己的灵魂。古希腊时期, 人们很少欣赏自然美, 因为古 希腊人不 认为自然 会给予 人比社 会更多
崇尚自然, 顺从自然, 追求对 自然本性 的回归。例 如老子说: /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0 [5]庄子说: / 有天道, 有人道。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 为而累者, 人道 也。0 [6] 庄子主张 无为而治, 主张 不以人力改 变大自然, 让其与人类和平相处。
正是基于这种自然观, 中国人发展出 了对大自然的 热爱而非征服, 平等而非奴役的关系。 黄玉顺 在 5中 西自然 价值观 念比较 6一文 中指 出: / 盘古之化生为天地万物, 即 意味着人 与自然同 源同体, 同 情同构, 是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0。[7]古代儒家思想认为人类在向自然界索 取赖以生存的物质时, 应当节制。它指出人应当惜生, 生 指的不只是人 类的生命, 也包括所有动植物的生命。人不应当杀生, 禁 止各种有害于 自然生长的行为, 让各种生命自然成活和 生长, / 无伤 0、/ 不 夭其生, 不 绝其长 0。[ 8]不仅人的生命, 所 有其它的 生命也都有 其价值, 有其意义。 在这些对自然万物的关爱背后则是一种 / 天人合一 0, 与自然 和谐相处 的精神。这一点我们在王阳明 的著作中 可见一斑: / 夫人者, 以 天地万 物为一体也。 , ,是故见孺子之 入井而必 有怵惕 恻隐之 心焉, 是其仁 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 见鸟兽之哀鸣, 觳觫而必有不 忍之心焉, 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 也, 见草木之 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 是其 仁之于草 木而为 一体也。 草木犹 有生意 者也。见瓦石之 毁坏 而必 有 顾惜 之心 焉, 是 其仁 之于 瓦 石而 为 一体 也。0 [ 9]而中国的道家思想更是将 / 万物平等 0视为 / 天 道 0, 同人类中心 论, 尤其是同那种以自然界万 事万物都 是为人而 生成和 创造的 目的论 是严格对立的。我们从 5列子说符 篇 6中便可看到 道家的 / 万 物与人平 等 0, 人不可占有和主宰自然。引文如下: 齐田氏祖于 庭, 食客千人。中 坐有献鱼雁者, 田氏视之, 乃 叹曰: / 天之 于民后矣! 植 五谷, 生 鸟鱼以 为人之用。0众客和之如 响。鲍氏 之子年 十二, 预于 次, 进 曰: / 不 如君 言, 天地万物与我 并生, 类也。类 无贵 贱, 徒 以小 大智 力而 相制, 迭相
=关键词 > 自然观; 中西传统自然观; 差异
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 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 观的组 成部分。 自然观 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即人与 大自然是平等 关系还是附属关系; 其次则是 人类对于 大自然所 呈现的 美所采 取的态 度, 是欣赏还是排斥。
一 在中西传统自然观中,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的传统自然观虽然也有 为人服务 的实用 主义, 但主要 强调的 则是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 一的思想 传统。中 国传统 自然观 将人置 于大自然中, 认为人 不过 是大 自然的 一个 组成 部分, 与大 自然是 平等 的。儒家的 / 天人合一 0, 道 家的 / 融入自 然, 复归 自然 0 都是这 种平等 思想的体现。 5中庸 6 [1] 把 / 天、地、人 0并称 / 三才 0, 说明 人与自然是平 等的。孟子曰 /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0 [ 2]。董仲舒说: / 天地人, 万物之本也。天生之, 地养之, 人 成之。天生 之以孝 悌, 地养 之以衣食, 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 不可一无也。0 [ 3] 这些中国古 代儒家的代表人物都表达了 / 天地万物 为一体 0 的思想。此外, 董仲舒 还提出天人相类相应说, / 人有 三百六十 节, 偶天之 数也; 形体 骨肉, 偶 地之厚也 , ,人之形体, 化天 数而成; 人之血 气, 化天 志而仁 , ,人生 有喜怒哀乐之答, 化春秋冬夏 之类也 , ,天亦 有喜怒 之气, 哀 乐之心, 与人相副。以类合之, 天人一也。0 [4]这说明在儒家思想中, 人不但与大 自然是平等关系, 而且人类是 大自然的 另一种 呈现方 式。道家 在人与 大自然的关系上与儒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殊途 同归。他们主张
食; 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 者而食 之, 岂天 本为人 生之? 且 蚊肭肤, 虎狼食肉, 非天本为蚊肭 生人, 虎 狼生 肉者哉? 0 [ 10] 由此 文可以 看出道 家的天地万物各为其类, 类无贵贱的思想。因此, 我们可 以说中国传统 的自然观是主张万物平等, 人并不占有中心地位。
而西方传统自然观则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传统自然 观认为大自然
二 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的第二点则体现在人对大自然 所呈现的美所
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 未经改 造的大自然, 诸 如大山与森林, 在人们的眼中 从来都是 神秘的, 恐怖的, 是妖魔 鬼怪的 寓所和祭坛。人们总是远离 这些原始 的大自 然。在基 督教传 统中, 人 们是不能去欣赏并沉浸于大自然的美感中。这被认为是 一种羞耻的行
神说, 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 按着 我们的 样式造 人, 使他 们管理 海里的鱼, 空中的鸟, 地上的牲畜和全地, 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神就赐福给他们 (人类 ), 又对他们说, 要生养众多, 遍满地面, 治理 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 空中的鸟, 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神说, 看哪, 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 上所结有核的 果子, 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 并各样爬在地上有 生命的物, 我将 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 1 3]
因此, 早期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们认为上帝给人以权利, 让人类可 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开发和利用整个大自然。自然不被认为是神圣的, 所 以它就对人类的开发开放并不构成任何道德上的疑虑。的确, 人类有权利 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来使用自然。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 对于后 来的西方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西方的工业革命时代, 对于自然的开 发与利用到了一种疯狂的前所未有的地步。而人类也已经尝到了这种自然 观给环境带来的恶果, 诸如酸雨,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过度砍伐森林而导致 的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河水污染, 江湖干涸等。由于过度依赖能源导致 一些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等。
而孔子在谈 5诗经 6时说, 读 5诗 6可以 / 多识 鸟兽虫鱼 之名 0, 说明 在孔子的心目中, 自然界的知 识还是很 重要的。 而在中 国的传 统文化 中, 山水审美, 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作品乃是中国文学 的一大特色。古 代诗歌多以歌颂山水自然 美为主题。文 人、诗人 的理想 就是游 历名山
=参考文献 > [ 1] 孔子思. 中庸. 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7. [ 2] 万丽华, 蓝旭. 孟子. 中华书局. 2006. [ 3] 阎丽. 董仲舒. 春 秋繁露 立元 神. 引 自. 董子 春秋繁 露译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 4] 阎丽. 董仲舒, 春秋繁 露 人副天 数, 引 自, 董子 春秋 繁露译 注, 作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 5] [ 6] 刘庆华, 陈方. 老子 # 庄子译注版. 广州出版社, 2001. [ 7] 黄玉顺. 中西自然观价值比较. 理论学刊, 2004. 3. [ 8] 荀况. 荀子.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 9] 王阳明. 传习录. 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2. [ 10] 列御寇. 列子. 中华书局, 2007. [ 11] 色诺芬. 回忆录. 商务印书馆, 2008. [ 12]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 商务印书馆, 2008. [ 13] 圣经. (简化字现代标点和合本 ). 中国基督教协会, 2000. [ 14] 柏拉图.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5] 陈望衡. 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衡阳师院学报, 2007. 1.
是由人类支配的, 人类是大 自然的管 理者。大自 然是附 属于人 类而存 在的。无论是在西方的古典时 期还是在 基督教 占统治 地位的 年代, 有 一个贯穿始终的信念, 即人类 是被放置 在一个支 配自然 界其它 部分的 位置之上, 自然界的其它部分从属于人 类。色诺芬 在 5回忆 录 6中借苏 格拉底的口说出 / 人的所有的东西都有其目的, 而众神也 为了人的利益 而精心安排了所有的事物。自然界中的低级动物完全是 为了人的缘故 才产生出来和生长着的。0 [ 1 1] 亚里士多 德在 5政治 学 6中争 辩说: / 各种 植物是为了各种动物而生 长出来的。现 在, 如果 说大自 然把所 有的事 物都完成了, 没有任何事物是无益的, 那么推论出来 的结论就是: 她 (大 自然 ) 是为了人的缘故才创造出了各种 动物。0 [ 12 ] 在其后 到来的基督教 时代, 人们认为是上帝赐予了人类支配自然界的权利。 5圣经 6中 5创世 记 6有这样的话语: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
哲学研究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
张晓霞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
=摘 要 > 纵观中西文化, 不难发现中西传统自然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 而西方 传统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人类支配的, 可以随意掠夺。从这两种自然观可以看出, 中华文化中宝贵的自然环保思想对今天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