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螺旋浆搅拌的消化池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污泥消化池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大型厌氧生物处理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沼气搅拌压缩机
使环境因素在反应器内保持均匀
5. 有毒有害物质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它一般是在密闭的消化槽内,主要是通过兼性厌氧细菌和厌氧细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分 解矿化,最终生成以甲烷为主的沼气。 过程:(1979 年,伯力特等人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种群提出的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也是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5.
内容
厌氧消化池的设计
• 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 反应器和构筑物的构造、容 积 • 需热量的计算 • 搅拌设备计算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1)消化温度与负荷 中温消化:32~35℃;高温消化:52~55℃ 通过试验获得设计负荷或参考经验选取。 表18-5 污泥常温厌氧消化设计参数 (2)有效容积 按投配率计算
常用方法 目 的
过 程
(二)厌氧消化
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的量降低 40%左右 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
控制过 程 优 点
固态物的水解、液化、产甲烷
产生能 使污泥固体总量减少 量 作土壤调节剂 杀死致病菌 投资 运行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大 消化反应时间长 消化污泥不易沉淀
缺 点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常见的厌氧消化池有: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水力搅拌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沼气风机搅拌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消化池构造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浮动式盖消化池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固定式盖消化池
V V 100 P
V――消化池的有效容积,m3;
V ――每日投入的原污泥体积,m3;
P――污泥投配率,%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按VSS负荷计算
V c V LVS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c――污泥的VSS浓度,kgVSS/d; LVS――消化池VSS固体容积负荷,kgVSS/m3.d; V V Td 按消化时间计算 Td—消化时间,d。 (3)产气量与贮气罐容积:按公式计算,也可 以通过试验或经验资料确定。 (4)热力计算: (5)消化气的利用: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a.传统消化池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b.高速消化池 两级高负荷率厌氧消化系统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项目 搅拌 排泥回流利用
加热情况 停留时间/d 负荷 /KgVSS/(m3d) 均衡配料 脱气 加料、排料方式
第三阶段,是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 化成甲烷,即:4H2+CO2→CH4+2H2O 另一组是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即:CH3COOH→CH4+CO2
甲烷菌或称为产甲烷菌,是甲烷发 酵阶段的主要细菌,属于绝对的厌 氧菌,主要代谢产物是甲烷。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日进入的污泥量与池子容积之比,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停留时间 有机物负荷 参数为有机负荷率
每日进入的干泥量与池子容积之比
消化时间进行复核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4. 消化池的搅拌 在有机物的厌氧发酵过程中,让反应器中的微 生物和营养物质(有机物)搅拌混合,充分接触,将 使得整个反应器中的物质传递、转化过程加快。 使池内污泥浓度分布均匀,利于 微生物生长繁殖 作用 释放有害气体
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模式)
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真菌。大多数为专性 厌氧菌,也有不少兼性厌氧菌。
第一阶段是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酸水解发酵转 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及二氧化碳、氢等;
第二阶段,是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把第一阶段的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 和乙酸; 一群极为重要的菌种—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 乙酸
传统消化池 高速消化池 不要求 要求 不要求 不要求
加热或不加 热 >40 0.48~0.8 不要求 不要求 间断 加热 10 ~ 15 1.6~3.2 不要求 不要求 间断或连续
厌氧接触消化池 要求 要求
加热 <10 1.6~3.2 要求 要求 连续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 加热--一般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中温范围内, 即约为35C左右。
①池内蒸汽直接加热:设备简单,局部污泥易过热, 会影响厌氧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并会增加污泥含水 率; ②池外加热:把污泥预热后投配到消化池中,所需 预热的污泥量较少,易于控制;预热温度较高,有 利于杀灭虫卵;不会对一样微生物不利;但设备较 复杂。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热交换器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贮气罐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四、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池体设计 池体选型
内 容
确定池的数目和单 池容积
确定池体各部尺寸 布置消化池的各种 管道 加热保温系统设计 搅拌设备设计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处理微生物课件
知识点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冉治霖 副教授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容
污泥厌氧处理的基本原理; 污泥厌氧处理的影响因素; 污泥厌氧处理的常用工艺。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二、 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 1. pH和碱度 厌氧消 化 产生 有机酸 pH 最佳为 7.0~7.3
甲烷菌分解有机酸时产生的重碳酸盐不断增 加 中温:33~35º C 2. 温度 高温:50~55º C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污泥厌氧处理的原理
3. 负荷 厌氧消化池的容积决定于厌氧消化的负荷率。 表 达 方 式 容积负荷 参数为投配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