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篇-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篇-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篇刑事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刑法基本理论
【知识点一】共同犯罪人的种类(P310)
【测评29 •多选题】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共同犯罪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

B. 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是从犯
C. 行为人身体受到暴力强制,完全丧失了行为的选择自由的,构成胁从犯
D. 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包括不满14周岁的人
E. 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所教唆的犯罪从重处罚
【答案】ACDE
【解析】(1)选项A: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选项C:如果行为人身体受到暴力强制,完全丧失了行为的选择自由,则不构成胁从犯。

(3)选项D: 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选项E:对于
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
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点评】并非教唆犯,就一定从重处罚。

【知识点二】实质的一罪(P311)
【测评30 •单选题】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A. 结果加重犯
B. 结合犯
C. 惯犯
D. 牵连犯
【答案】A
【解析】选项A:实质的一罪包括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和继续犯。

【点评】小口决:“实质一罪,继续想象结果”。

第十三章刑罚
【知识点一】刑罚的种类(P317)
【测评31 •单选题】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刑期起算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B. 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C.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D.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答案】B
【解析】选项B: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点评】只有死缓,是从判决“确定”之日,其他为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刑期。

【知识点二】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和缓刑(P321、324)
【测评32 •多选题】小明构成累犯,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A. 小明前罪为故意杀人罪,后罪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B. 小明前罪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4年内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C. 小明审判时不满18 周岁
D. 小明前罪被判处管制6个月,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个月
E. 小明不能适用缓刑
【答案】ACD
【解析】(1)选项A: —般累犯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选项B:特别累犯在
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任何时候”再犯法定类型的犯罪,都为累犯;(3)选项C:累犯不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4)选项D: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点评】一般累犯,必须是前后罪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故意犯罪”。

特别累犯,重在前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测评33 •多选题】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缓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 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B. 缓刑的效力及于附加刑
C•累犯与犯罪集团的主犯,不适用于缓刑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E. 缓刑考验期不得短于原判刑期,但可以等于或者长于原判刑期
【答案】BC
【解析】(1)选项B: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2)选项C: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点评】被判处拘役或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知识点三】减刑与假释(P326)
【测评34 •单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减刑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无期徒刑罪犯服刑2 年以后,可以减刑
B. 对判处拘役或者3 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
C•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
D.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1年以上
【答案】C
【解析】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3年,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点评】五类主刑中,只有死刑不适用减刑。

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
知识点一】逃税罪(P331)
【测评35 •单选题】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应当按照逃税罪处罚的是)。

A. 李某因逃税被税务机关予以2次行政处罚后,再次逃税达5万元
B. 张某逃避缴纳税款数额10 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5%
C. 万全公司利用支付职工现金工资的方式少缴已扣公司员工个人所得税7 万元
D.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秦某在得知邓某的逃税行为后,出于私利而佯装不知,采取放任态度,不
征或少征应征税额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
【答案】C
【解析】(1)选项A:凡“ 2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予以2次行政处罚,又逃税达5
万元以上的,构成逃税罪;(2)选项B: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
10%^上的,构成逃税罪;(3)选项C: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
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4)选项D:构成徇私舞
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而如果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与逃税人相互勾结,故意不履行其依法征税的职
责,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的,应该将其作为逃税罪的共犯来论处。

【点评】到底是否构成逃税罪,是常考点。

【知识点二】抗税罪(P332)
【测评36 •单选题】个体工商户赵某欠缴税款5万元,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张某上门催缴,赵某拒绝缴纳所欠税款,并将张某殴打致其轻伤,赵某的行为构成()。

A. 逃税罪
B. 抗税罪
C. 逃避追缴欠税罪
D. 骗取出口退税罪
【答案】B
【解析】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包括:
( 1 )造成税务工作人员轻微伤以上的;(2)以给税务工作人员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
财产等造成损害为威胁,抗拒缴纳税款的;(3)聚众抗拒缴纳税款的;(4)以其他暴力、威
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点评】抗税罪,比较好区分,重在“暴力、威胁”。

【知识点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
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P338)
【测评37 •单选题】甲有限责任公司非法购买票面额为10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然
后为他人虚开,虚开的税款数额累计10万元,那么甲有限责任公司的行为构成()。

A.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B.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答案】C
【解析】对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或者出售的,应分别依
照《刑法》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
票罪定罪处罚。

【点评】到底是真票还是假票,要看清。

【知识点四】持有伪造的发票罪(P342)
【测评38 •多选题】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的有()。

A. 张某持有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45份,票面额累计为15万元
B. 李某持有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0份,票面额累计为25万元
C. 丁某持有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110份,票面额累计为
35 万元
D. 田某持有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80份,票面额累计为
50 万元
E. 刘某持有伪造的普通发票50份,票面额累计为100万元
【答案】BCDE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补充规定》,明知是伪造的发票而持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持有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50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20万元以上的(选项AB);(2)持有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100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40
万元以上的(选项CD;(3)持有伪造的其他发票200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80万元
以上的(选项E)。

【点评】要先看清到底是哪种票,再看具体的数额(份数或金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