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无公害生产双孢蘑菇可行性研究摘要:双孢蘑菇是全球最大宗的食用菌产品,在生产和市场销售规模上均列食用菌品种中首位。
无公害的食用菌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食用菌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每一个环节无公害,才能达到产品的无公害,无公害的健康食品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双孢蘑菇经济价值,对项目的比较优势分析和财务概算来论证工厂化无公害生产双孢蘑菇可行性。
关键词:双孢蘑菇;无公害;可行性;价值引言双孢蘑菇的栽培属于劳动密集的菌类产业,栽培技术易学易懂,所需原料包括粪、麦秸,易取易得,可以变废为宝,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是带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好项目,双孢蘑菇有着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美容的食用疗效,因此受到不少市民的喜爱,[1]加上无公害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双孢蘑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面对国内外双孢蘑菇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利用乡镇资源资源,结合实际,立足于本土,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做大做强乡镇双孢蘑菇产业,对双孢蘑菇进行可行性分析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3]1双孢菇的经济价值1.1营养价值据统计,每100克双孢菇干品中含蛋白质36.1-40克,脂肪3.6克,碳水化合物31.2克,磷718毫克,铁188.5毫克,钙131毫克,灰分14.2克,粗纤维6.0克,热量302千卡。
双孢菇的氨基酸组成较全面,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八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等。
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其中有25%左右是溶于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蘑菇中其他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浸泡提取的比率也很大,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得多,与牛奶等值。
蘑菇的营养价值高,还在于这些营养物质的活性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可消化率达70-90%,享有“植物肉”之称。
蘑菇中的维生素不仅种类多,含量也高。
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蘑菇中含有丰富的铁、磷、钾、钙与矿物元素、硫氨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复合维生素B)、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及酶类。
[4]这些物质都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对于儿童发育和预防疾病也具特殊作用。
双孢蘑菇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的美称,它鲜香可口,在西方享有“上帝食品”美称,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5]1.2药用功能蘑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核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
蘑菇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化痰等功能,可治体虚、痰多腹胀、恶心、腹泻等症,并可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由于蘑菇含糖、含脂量少,所以常食它绝不会发胖。
双孢蘑菇中多糖的醌类化合物与巯基结合,可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富含多糖,维生素,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癌抗癌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在医学上,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在双孢蘑菇中发现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还可以消食和养胃养心安神(消化不良、心烦、失眠症、心慌、心悸);双孢菇的菌丝还可做为制药的原料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6]1.3其它价值:(1)蘑菇的菇脚可以作为菇精的生产原料;(2)种植蘑菇的废料是很好的有机肥生产原料;(3)蘑菇加工后的盐渍水可用于制作酱油。
[7]2项目实施的比较优势2.1市场优势蘑菇产品市场可以分成三个区域,分别为:鲜品端市场,包括生鲜产品、保鲜产品等;中间加工端市场,包括罐头、清水产品、小包装、干品、盐渍品等简单技术含量的加工产品;高科技品、冻干产品、提取物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深加工端市场包括保健据统计,我国蘑菇产品中,中间端产品占总量的45%以上,而鲜品端和高科技端产品加工量的总和占55%左右,国内鲜食部分增速保持平稳,近年来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中间端产品部分增长较快,年均增速超过20%。
蘑菇产品在进入终端市场后大量的鲜品消费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经科学保鲜处理的产品和高品质的罐头产品,再者是深加工产品。
预计未来3~5年内市场整体需求将仍然保持旺盛态势,预计到2010年蘑菇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
2.1.1国外市场双孢蘑菇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也是广泛被消费者认知的食用菌。
国内外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国外劳动力价格是我国40倍以上,我国生产双胞蘑菇是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经调查,日本市场每年需双孢菇一万吨左右,韩国及欧洲各国需求也很大,全球双孢菇年需求量达300万吨,占食用菌总需求量的50 %左右,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双孢蘑菇的消费符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绿色营养健康的消费追求。
双孢蘑菇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各国。
2.1.2国内市场市场一: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的珠三角食用菌鲜品市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主销市场,鲜蘑菇日平均销售量在40吨以上,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双孢蘑菇的销量呈2位数以上增长。
市场二:从国内其它市场看,目前我国蘑菇消费量并不大,只相当于蔬菜消费量的千分之几,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消费量,因此,如果人均年蘑菇消费量增加0.5kg 鲜蘑菇,全国蘑菇鲜品年消费量就可增加65万吨。
以此类推,若一个三口之家每周多消费0.25kg 鲜蘑菇,全国鲜蘑菇销量即可增加585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营养、安全卫生、绿色环保的双孢蘑菇越来越重视,销售量和消费人群都在不断增加,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双孢蘑菇的国内需求将会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成为双孢蘑菇消费第一大国,可见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双孢蘑菇的生产技术容易掌握,基本不受地域条件、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限制,适合规模专业化生产。
(1)拥有一套较完整的研制、生产技术路线,结合我国先进工业电子技术的工厂化生产设备,造就和云集一批具有工厂化生产实践经验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在生产中探索出自己的独特技术,这是实施工厂化生产双胞蘑菇项目的技术保证。
(2)可以引进欧洲、荷兰最发达、最先进的栽培工艺,结合我国国情和农业政策优势,同步创新,建设一条先进的机械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的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加工线。
平均单产是国内平均单产的3倍以上,可突破20kg/㎡以上,周期只有60天,充分提高固定设备的周转期,比一般栽培纯利润提高3倍以上,效益高。
(3)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是完全按无公害生产规程严格要求进行生产,特别是保鲜产品可达到绿色食品要求,能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安全,这是传统分散生产无法相提并论的优势,确保产品安全。
[8]2.3资源优势2.3.1原料优势种植双孢蘑菇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猪粪、牛粪、稻(麦)草、棉饼等农产品下脚料,就地取材,资源丰富,变废为宝,同时生产废弃料还可用于生产有机肥、种植花卉和改良土壤等。
每到夏秋季节,秸秆的转化利用成为各地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由于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污染也普遍存在。
[9]双孢菇属典型的粪草菌类,它以麦秸、稻草、玉米秸以及其它草本科植物秸秆为养料,这不仅解决了秸秆遗弃和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变废为宝,充分发挥了我省的资源优势,使秸秆种菇还田、还林,实现了二次转化、二次增值。
农废料循环利用,符合科学生态发展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2.3.2劳动力优势中国在入世后,传统农业生产受到冲击,而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劳动力资源丰富)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双孢蘑菇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它的生产是符合农业结构调整这一大趋势的。
特别是当前蔬菜总体生产能力过剩,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效益滑坡,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下,它的生产尤显重要。
2.4规模优势(1)普通农户栽培多是手工作坊式操作,生产设施简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受季节和气温的制约,在一地难以全年向市场提供产品,造成产业链难以为继,很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需求。
(2)工厂化栽培,人为地满足蘑菇生长发育需要,生产方式由分散向规模生产转变,不仅解决了出菇区域狭窄的弊病,同时,经过人工温湿度控制,延长了出菇时间和周期,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完成了整个产业链的大循环。
同时,有利于形成设施化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有利于提高双孢蘑菇的单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市政府、区政府、镇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户脱贫致富,并给予资金上的相应扶持。
比如农产品生产免税收等。
这些政策增添了创业者的信心。
3效益分析3.1经济效益以麦秸或玉米秸(玉米芯)为主料生产100m2面积的双孢菇做效益分析:麦秸或玉米秸(玉米芯) 3500-4000斤×0.1=400元牛粪 8立方-10立方×40=400元尿素 40斤×1.00=40元轻质碳酸钙 100斤×0.25=25元石膏 150×0.25=37元饼肥 200斤×0.9=180元过磷酸钙 1 00斤×0.3=30元石灰 100-150斤×0.1=10元杀菌剂 100元菌种 500元以上总成本1722元,若按严格技术规程操作预计可产菇2000-3000斤,按最低保护价2元/市斤计算,产值4000-6000元,扣除成本每100㎡面积可得纯利润2278-4278元,一个大棚按可利用的面积400㎡,可得纯利9112-17112元,效益非常可观。
以上主料是按收购价格核算的,若当地有丰富的资源又可省去400元左右的原料费用,只需出部分劳动力收集原料即可,效益更加显著。
结合整个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南菇北移”,按当地气候特点又属于反季节生产规划,可以提前上市,效益非常可观。
具体的财务核算见附表1-6。
3.2社会及生态效益可把农副产品下脚料,家畜粪便转化成高蛋白食品,又能减少秸秆焚烧各种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
种菇后的菌糠可做有机肥、营养钵,用于园艺花卉、蔬菜种植等行业中,促进相关产业有机绿色无公害化生产,有利于环保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10]4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专门从事双孢蘑菇菌种生产、蘑菇生产、技术服务、蘑菇加工与销售等“一条龙”的无公害省级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民”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由政府扶持协调,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带动村民栽植蘑菇增收致富,对菇农的蘑菇生产进行保护价收购,保护了菇农的利益。
公司要努力发展成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培养料的生产和制造,菇农到龙头企业学习和购买菌种和培养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可以分散到一家一户进行管理,进一步扩大规模。
[11]与菇农签定保护价收购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菇农市场不对称的问题,为他们及时的产销开辟门路,减少损失,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达到双赢的目的。
前期对菇农进行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培训,当菇农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后,把菌种以市场价出售给菇农,菇农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采摘后由公司统一收购,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统一销售,确保菌种的质量,科学栽培,保证农户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双孢菇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