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散数学 图论-通路与回路

离散数学 图论-通路与回路


2)有向图关联矩阵的性质 (1) ∑mij= 0,j=1,2,…,m,从而∑∑mij = 0,这说明M(D)中所有元 素之和为0. (2) M(D)中,负1的个数等于正1的个数,都等于边数m,这正是有向图握手定 理的内容(入度之和等于出度之和). (3)第i行中,正1的个数等于d+(vi)(结点的入度),负1的个数等于d-(vi) (结点的出度). (4)平行边所对应的列相同 3、有向图的邻接矩阵 1)定义:设有向图D=<V,E>,V={v1,v2,…,vn},E={e1,e2,…,em} 令: aij为顶点vi邻接到顶点vj边的条数 称(aij))nxn为D的邻接矩阵,记作A(D),或简记为A. 2)邻接矩阵的性质 (1)每列元素之和为结点的入度,即 ∑aij = d+(vi),i=1,2,…,n 所有列的和 ∑∑aij = ∑d+(vi) = m ,等于边数 每行元素之和为结点的出度,所有行的和也等于边数 (2)邻接矩阵中元素 aij 反映了有向图中结点vi到vj通路长度为1的条数
§14.4
图的矩阵表示
一、图的矩阵表示 用矩阵表示图之前,必须将图的顶点或边标定成顺序,使其成为标定图 1、无向图的关联矩阵 1)定义14.24 设无向图G=<V,E>,V={v1,v2,…,vn}。 E={e1,e2,e3,…em},令mij为顶点vi与边ej的关联次数,则称(mij)nxm为G的 关联矩阵,记作 M(G). 2)关联矩阵的性质: 关联矩阵是n行(结点数)m列(边数)的矩阵
2、结点的相互可达 若vi → vj 且vj → vi 则称vi与vj是相互可达的,记作: vi ↔ vj 规定vi ↔ vi . 3、 结点的可达关系为V上的二元关系,但不是等价关系(不满足对称性)。 相互可达关系为V上的二元关系,且是V上的等价关系. 有向图中顶点之间的可达关系既无对称性,也无反对称性 4、有向图中结点的距离 定义:设D=<V,E>为有向图 ∀ vi,vj ∈V,若 vi → vj,称vi到vi长度最短的通路为vi到vj的短程线 短程线的长度为vi到vj的距离,记作d<vi,vj> 注:该定义与无向图中顶点vi与vj之间的距离d(vi,vj)的区别:无对称性 一般地:d<vi,vj> ≠ d<vj,vi> (可能d<vi,vj> 不存在) 5、弱连通图、单向连通图和强连通图 定义1 设D={V,E)为一个有向图. 若D的作为无向图是连通图,则称D是弱连通图,简称为连通图. 定义2 设D={V,E)为一个有向图, 若∀ vi,vj ∈V , vi → vj与vj→ vi至少成立其一,则称D是单向连通图. 若∀ vi,vj ∈V,均有vi ↔ vj,则称D是强连通图 注:三种图的关系:强连通图一定是单向连通图,反之不成立 单向连通图一定是弱连通图.反之不成立
离散数学
通路与回路
§14.2
1、通路
通路、回路
1)定义:给定有向图D中的任何一个边序列L,如果其中的任何一条边的终点, 都是继之出现的边(如果存在的话)的始点,则称这样的边的序列是图G的通 路。 若序列中首尾结点相同,则称L为回路。 2)定义:有向图D中,边序列中的各条边全都是互不相同的通路,称为简单通 路。(无重复边) 3)定义:相同,则称通路为初级回路或圈。(无重复点) 4)定义:序列中边的条数称为它的长度
2、简单通路和初级通路的关系
有向图中的每一条初级通路,也都必定是简单通路。 反之不成立 回路也可分为简单回路和初级回路。
3、通路的表示:
可仅用通路中的边序列表示:e1e2…ek 也可仅用通路中所经过的结点的序列表示:v1v2v3…vk
4、性质: 1)定理 在n阶图D中,若从顶点vi到vj(vi≠vj)存在通路,则从vi到vj存在 长度小于或等于(n—1)的通路 若大于n-1,则存在相同节点(有回路),将回路删去可得 2)在n阶图D中,若从顶点vi到vj存在通路,则vi到vj一定存在长度小于或等 于n—1的初级通路(路径) 3)定理 在一个n阶图D中,若存在vi到自身的回路,则一定存在vi到自身长 度小于或等于n的回路. 4)在一个n阶图D中,若存在vi到自身的简单回路,则一定存在长度小于或等 于n的初级回路.
6、有关强连通图与单向连通图的判定 (1)定理: 设有向图D=<V,E>,V={v1,v2,…,vn}. D是强连通图当且仅当D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回路. (2) 定理 设D是n阶有向图 D是单向连通图当且仅当D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通路.
例2.设有向图D是单向连通图,但不是强连通图,问在D中至少加几条边所 得图D’就能成为强连通图? 作业:P292 16、17、18、39、40(1、2)、43
返回
结点数相同边数相同 结点的度相同 但是两个图 不同构 返回
(b),(c) 互为补图
自补图
返回
4、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1)定义:设D=<V,E>为有向图, V={v1,v2,…,vn} 令 1 vi可达vi pij = 0 否则 称(pij)nxn为D的可达矩阵,记作P(D),简记为P 2)可达矩阵的性质 (1)主对角线元素均为1 (每个结点自身可达) (2)可通过图的邻接矩阵A的n-1次幂Bn-1得到(将其非零元素换为1,主 对角线元素均设为1即可)
以上概念均可用在无向图G中 §14.3 图的连通性
一、无向图的连通性 1、结点的连通: 设无向图G=<V,E>,∀ u,v ∈V,若u,v之间存在通 路,则称u,v是连通的,记作u ~ v,∀ u ∈V,规定u~u 2、结点的连通关系是等价关系 若定义:~ ={<u,v> ┃u,v∈V且 u与v之间有通路} 此关系是自反,对称的,传递的,因而~是V上的等价关系
(1)M(G)每列元素之和均为2,这正说明每条边关联两个顶点(环所关联的两个端 点重合). ∑mij = 2 (j = 1,2,…,m) (2)M(G)第i行元素之和为结点vi的度数,i=1,2,…n (3) 所有行的和(即矩阵所有元素之和)等于边数的2倍(该例10=边数5的2倍 )。 ∑d(vi)=∑∑mij= ∑2 = 2m,这个结果正是握手定理的内容(即各顶 点的度数之和等于边数的2倍) . (4)第j列与第k列相同,当且仅当边ej与ek是平行边. (5) 某行i的和为0(即 ∑mij = 0),当且仅当vi是孤立点. 2、有向图的关联矩阵 定义:设有向图D=<V,E>中无环,V={v1,v2,…,vn}。 E={el,e2,…,em}, 令 1 vi为边ej的起点 mij = 0 vi为边ej不关联 -1 vi为边ej的终点 则称(mij)nxm,为D的关联矩阵,记作M(D)
(3)A(D)中所有元素之和为D中长度为1的(边)通路总条数。 主对角线的元素值为图中结点vi长度为1 的环的条数 利用A(D)确定出D中长度为L的通路数和回路数,就需要用到邻接矩阵的幂次运算 (4)A2中的元素值bij是结点vi到vj长度为2 的通路条数: 说明:由矩阵的乘积定义 bij = ∑k aik * akj 由此可推断,A3矩阵中的Cij元素值,表示了从到长度恰为3的通路条数目 (5)定理14.11 设A为有向图D的邻接矩阵,V={v1,v2,…,vn} 为D的顶 点集, 则A的L次幂AL(L≥1)中元素cij为D中vi到vj长度为L的通路数, 其中cii为vi到自身长度为L的回路数 ∑∑cij(所有元素之和)为D中长度为L的通路总数, 其中 ∑cii为D中长度为L的回路总数. 推论 设BL=A + A2十…+AL (L≥1), 则BL中元素 bij为D中长度小于或等于L的通路数, 其中主对角线上元素值为D中长度小于或等于L的回路数
3、无向图的连通图 定义14.13 若无向图G是平凡图或G中任何两个顶点都是连通的,则称G 为连通图,否则称G为非连通图或分离图 4、结点之间的距离 1)定义:设u,v为无向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 若u ~ v,称u,v之间长度最短的通路为u,v之间的短程线 短程线的长度称为u,v之间的距离,记作 d(u,v) 当u,v不连通时,规定d(u,v)= ∞ . 2)无向图结点的距离有以下性质: 1.d(u,v) ≥ 0,u = u时,等号成立. 2.具有对称性:d(u,v )=d( v,u). 3.满足三角不等式:∀ u,v ,w ∈ V(G),则 d(u,v)+d(v,w) ≥ d(u,w) 二、有向图的连通性 1、结点的可达性 定义: 设D=<V,E>为一个有向图.∀ vi,vj ∈V,若从vi到vj存在通路 则称vi可达vj, 记作vi → vj 。 规定vi总是可达自身的,即vi → vi.
无向图G: V={v1,v2, v3 } E ={ (v1,v2), (v1,v2), (v2,v2), (v2,v2), (v3,v2), (v3,v2), (v1,v3), }
有向图D: V={v1,v2, v3 } E ={ <v1,v2>, <v2,v1>, <v2,v1>, <v2,v3>, <v3,v3>, <v3,v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