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课件
3、构音器官运动训练
①促进下颌的抬高、下降、前伸、后缩、向左、向右运动等,通 过咀嚼、张口、闭口、打哈欠等运动增加下颌运动的灵活性; ②促进展唇、圆唇、噘嘴、鼓腮、唇闭合运动等; ③促进舌的前伸、后缩、前后交替、向左、向右、左右交替、上 抬、下降、上下交替、洗涮牙面、舔硬腭、舔软腭、弹舌运动 等。 ④ 腭咽闭合训练:口鼻呼吸训练有助于软腭升降,对于可以主动 配合的患儿,令其练习吹泡泡,吹纸屑或做鼓腮运动。对于不 能配合的患儿,治疗师可捏住患儿上下嘴唇和鼻孔,令其向外 呼气,被迫做鼓腮运动。
4、口腔感知觉训练: 治疗师可利用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物体或 事物对舌和口腔进行刺激,如冰热刺激、 振动棒、手法刺激等来改善患儿口腔内的 感知觉。
5、中医穴位刺激
采用对中医穴位(舌三针、地仓、颊车、承浆等)进行 手法按摩,点按刺激穴位,以达到降低口、唇、舌、下 颌以及颊部肌肉张力,提高肌力的作用。手法动作轻柔, 力度要深透。肌张力高且肌力差的患儿采用抑制性方法; 肌张力低且肌力差的患儿采用兴奋性方法;操作手法强 度视患儿口腔感觉而定。口周肌肉的按摩, 采用分推法, 分别作上唇方肌、下唇方肌以5 次/ s 的速度进行短而快 的刺激, 再用按压上唇并引起下唇上抬, 使唇闭合;分抹 口轮,从人中分抹到地仓,承浆分抹到地仓。轻按颈部 气管两侧肌肉,缓解舌骨周围肌群紧张性, 促进喉的上 下运动, 也可用手活动其甲状软骨来改变声带的紧张度。 双手轻轻拍打颊部, 放松面部肌肉;轻叩下颌骨, 使肌肉 松驰, 提高下颌的控制, 完成闭合动作, 有利于吞咽动作 的完成。
构音障碍
迟缓型构音障碍 痉挛型构音障碍 (周围性构音障碍: (中枢性运动障碍: 脑神经麻痹、球 脑血管病、假性球 麻痹、肌肉本身 麻痹、脑瘫、 障碍、进行性肌 脑外伤、脑肿瘤、 营养不良、外伤、 多发性硬化) 感染、代谢和变 性性疾病)
失调型构音障碍 (小脑系统障 碍:肿瘤、多 发性硬化, 外伤、酒 精中毒)
)
仪器法:频谱分析、肌电检查、内窥镜等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1、基础训练 以保持身体的稳定,特别是头部的稳定性为主。患儿平卧 位,治疗师协助患儿将髋、膝、脊柱、肩屈曲,头后仰; 逐步训练患儿坐位平衡,尽量做到躯干直,双肩水平,头 保持正中位。 抑制与构音密切相关的异常姿势,放松训练从头、颈、肩 等大关节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 渡。主要目的是降低言语相关肌群的紧张性。 姿势矫正椅 在训练时,可以利用姿势矫正椅来抑制患儿 异常姿势,可调整患儿头颈姿势,固定躯干,时患儿可以 在降低肌张力和抑制异常姿势下进行训练,操作,进食等。
6、构音训练
构音检查显示,患儿的错误发音多为舌根音(g、k、h)置 换、省略,舌尖音(t、l)置换,主要为构音器官的运动障 碍,构音类似运动错误。先从容易的音(双唇音)开始,然 后向较难的音(软腭音、齿音、舌齿音)过渡,由单音节过 渡到单词和句子、短文。训练中重视发音时构音位置。
汉语语音中的辅音
• 肌张力低下的脑瘫患儿 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过度、下颌不稳、出 现下颌急动,复韵母(如:ie、ei、uei 等)构 音较难;舌瘫软无力、舌各项运动能力降 低以及口腔或口面部感知觉处于低敏状态, 以致舌根音、舌尖音、卷舌音、送气音构 音困难。
构音障碍评估
描述法
音标法
可理解度分级法 构音功能评价(如中康法) 构音器官评价(如改良Frenchay法 构音障碍评估治疗系统(ZM6.1) 黄昭鸣启音评估治疗系统
辅音发音表
汉语语音中的元音
元音发音表
7、韵律训练
患儿表现出音调单一,音量单一,节律和韵律的异常。用 “可视语音训练器”训练音调和音量,用节拍器来训练节 律和速度,用唱歌的方法改善音调和音量
8、 摄食训练
患儿唇、舌、软腭等器官运动能力差,进食时咀嚼能力差, 部分原始反射,如咬合反射、呕吐反射未消失。这些器官 也是重要的发音器官。先采用口腔知觉训练,选用果汁、 海苔等食物增加口腔刺激,口腔按摩等促进口腔感觉,改 善口腔的知觉。逐步调整食物的质地和形状,改善患儿的 咀嚼和吞咽能力。
YI1TIA
保持”1条直线,3个90度”: 头和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屈髋、屈膝、踝背屈各90度。
2 、呼吸训练
针对患儿口鼻呼吸未分离,让患儿进行深吸气-慢呼气-屏 气训练、吹气训练,平稳地经鼻吸气,然后经口缓慢呼出。 以改善呼吸运动,延长发声时间。
引导气流法:可利用纸条、泡泡、蜡烛、口哨等进行训练。
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构音障碍表现不同。
• 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 主要表现为张口u、iao、uai 等)构音较难;舌后缩、舌前伸不 充分、舌尖运动不明显、舌左右运动及舌上抬 运动不能,圆唇和噘嘴运动功能差,唇闭合功 能差、不能鼓腮,致舌尖音、送气音构音困难; 口面部肌群紧张、张力增高,口腔触觉高敏性, 软腭上下交替转换运动功能降低、发声系统发 音紧张,以致音节间鼻音与非鼻音转换能力差, 音调控制能力差。
构音障碍
言语与语言的区别?
言语: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
语言: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 语言
• 言语是将语言变成声音(口语)的一种转换。 • 语言不象言语那样可感觉到,它感觉不到的。语言存在于 人们的心里、它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沟通系统。 • 言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发出声音,才能使用口 语表达语言。 • 在言语-语言康复领域,更多的关注集中在言语功能上, 而不仅是语言水平。
谢谢大家!
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
1 构音器官运动异常模式:不随意运动,呼吸浅 表、不规则、调节困难,下颌张合困难,鼻咽 闭合不全,唇部肌力低,唇展拢不充分,舌伸 缩不充分,舌部肌力异常,呕吐反射亢进等。 2 构音异常模式:完全不能发音、发音歪曲、鼻 音过重、音量异常、音调异常、语言短促、不 适当的中断等。 构音障碍的程度和类型与脑瘫病情和类型密 切相关。不随意运动型、混合型、失调型和痉 挛型四肢瘫构音障碍发生机率高且严重,偏瘫 型构音障碍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
运动过强型构 运动过弱型构 音障碍 音障碍 (锥体外系障碍: (锥体外系障 舞蹈病 碍:帕 、肌震挛、手 金森病) 足徐动)
混合型勾构 音障碍 (运动系统多 重障碍:威尔 森病、多发性 硬化、肌萎缩 性侧索硬 化症)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 评估与治疗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 个月内,由 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综合征;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病 症之一。 脑性瘫痪儿童多伴有全身躯干或肢体运动障碍, 这种障碍会影响到发音器官。脑瘫儿童的口唇、舌、下颌、 软腭、鼻咽等构音器官运动障碍,直接影响言语的清晰度。 脑瘫患儿常伴有运动性构音障碍最常见。 • 主要表现为:声音异常、构音异常、流畅度异常。
言语产生的过程
构音器官
构音障碍的定义
构音障碍属于言语障碍,是指由于发音 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 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 调等,产生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言 语运动控制障碍。
构音障碍是言语清晰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构音障碍分类
运动性构音障碍
器质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