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本论文首先明确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其次分析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最后建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的概念。
此后学者们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
我国学者吴贵生(2000)认为,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
并对技术创新能力作出定义,即“从过程看,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
”
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1政策。
政策的作用主要有:一是指导方向,对集群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路径选择等提供方向。
二是提供各种优惠措施。
如设立投资基金、对于重大技术装备专项的国债补助资金,及加大税收返还力度等。
2物流。
物资的通畅、低成本流通是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
通达物流体系取决于先天的地理区位特征,交通道路等;更取决于是否形成快捷物流供应链,将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相互脱节的买卖关系,整合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市场。
创新的其他要素能够通畅、低成本流通也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如金融市场为创新找到资金支持;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提供人才和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技术市场则是实现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重要场所;等等。
(二)资源。
技术创新是一种资源重新组合性的行为。
资源包括资金、人员、项目开展所需的基础条件等。
(三)集群基础。
集群内企业与企业、科研院所、用户、中介等相互联系形成网络,网络成员合作基础、合作参与度及合作深度等对于创新也有密切的影响。
(四)创新动力。
创新动力来自自主创新的愿望和市场的压力。
(五)创新活动。
创新能力体现在创新的具体活动中,具体说有研究开发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
(六)创新成果。
一般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来衡量创新成果。
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一)构建原则。
1科学合理性原则。
要根据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等理论基础,科学合理设计评估指标。
2全面性原则。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貌。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设计应立
足实际,在现实条件下可以测得,定性指标也要能间接赋值量化,以便于操作。
4连续发展原则。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通过一些指标过去与当前的对比,不仅看出已经取得的进步,还可以预示其未来发展潜力。
(二)维度。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即环境、资源、集群基础、创新动力、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等。
(三)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