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

继承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浅谈爱国主义与工人阶级没有祖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爱国主义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正是这样,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才能通过它的历史性来表现。

同样,爱国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深刻地指出:“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没有的东西“。

马克思说的工人阶级是指那些靠出卖劳动力、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大部分被剥削,并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

马克思的无祖国意思,是说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争取一个“正义,公正,公平”的地方社会才是一致的目标,是否祖国可不屑论,所以他说工人阶级是没有祖国的。

工人阶级没有祖国,是一句时代性的话语,也是时代性的爱国主义,它为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祖国是出生的地方,本来它是一片蛮荒之地,有山川河流,本来它既没有与生俱来的丑陋与美丽,也不会有耻辱与荣誉。

它是先祖们耕耘出来,围了起来。

这块地本来没名没姓,也没所属,后来时间一长,居民们有了土地意识,才被叫
做祖国。

因此,在有人的生命之很久以前,祖国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没有国哪有家?”,似乎有国才有家——古代帝国家天下,“朕即国家”,有了皇帝才有人民?事实却恰恰相反:没有人家怎能有国家,没有百姓怎么能有皇帝,没有个体怎么能有集体?
人的生命早于祖国,人的生命价值高于国家,国家只是人意识的产物,是人造的机器,人的个人意志高于国家,国家都是人意志的结果。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当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当工人阶级上升为民族的阶级,当工人阶级的意志高于国家,才达到马克思所说的目标,否则,我们还要此祖国干什么?
工人阶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民族,这时的无产阶级才能称得上有国可爱,才能真正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

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来说,“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它的内部发展过程才会重新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号召,被奴役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自己的全部心血、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反对外来的敌人”。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爱国主义,就是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要全力反抗外国的侵略,解除国家的被侵略和民族的被压迫,这是报效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和实践。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坚信,只要发生侵略战争,被侵略国家的爱国主义者就必将团结一致,义无反顾地起来保卫自己的祖国,打败侵略者。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爱国主义,为被侵略国家被奴役民族的
爱国主义者指明了方向。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民族来说,反抗殖民统治,争取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粉碎外来势力加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既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自己祖国和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我们国家的新民主主义时期,陈独秀曾说过,“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要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胡适先生也说,“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为国家争权利,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


同样,上升到世界民族的历史舞台,也有许多伟大的哲人,期望无祖国并建立世界联邦及其政府,比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等等。

这些五百年间欧洲思想家的高尚理念,也是2500年前孔子大同世界的梦想。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身为犹太人,天生怀有某种无祖国的世界和人类情怀,他也多次呼吁建立超民族超国家的世界性政府。

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阶级不需要祖国。

工人阶级也需要国家,却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国家以后,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才达到真正的自由。

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存在了。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中国,作为工人阶级居于领导地位的国家,实行多数人的统治,因此,我们的工人有祖国,我们也热爱祖国。

但是,从全球来看,资本主义仍占主导,绝大多数国家的无产阶级还处在资本家剥削压迫之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还有着漫长的道路。

全球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仍然没有祖国,仍然需要为了消灭祖国而联合奋斗。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观点中,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依然需要坚持、发扬和光大。

今天,我们还要努力,为了实现马克思说的祖国普世价值,为了更广阔的正义、公平、公正的世界而努力。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都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始终。

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革命领袖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面对祖国,不仅只是唱歌,要知道真理更有价值,人更值得歌唱。

我们要牢记“工人阶级无祖国”。

我想,用此提醒自己,也是人生的自尊。

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姓名:董文
学号:12512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