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市场未来前景广阔时间:2010-05-21 14:48:34 来源:作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历程,走过了具有历史性、跨越性和剧变性的30年,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行业,始终保持者其旺盛的发展势头。
根据国家商务部的预测,到2010年底,我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
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涌现出一批品牌连锁经营的集团企业,另外现有老牌老字号品牌在我们国家也比比皆是,餐饮业的发展势头前景看好,目前连锁经营不仅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经营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突破发展中的管理瓶颈。
连锁经营其有成本的优势、价格的优势、服务的优势、品牌的优势,有着较强的竞争能力,也应该是我国餐饮业经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
专家表示,根据上半年全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保持同比增长18.1%的增幅,以及我国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积累,预计今年起直至2021年,我国餐饮业都将保持着年增25%的幅度发展,并将达到年销售额4万亿元的规模,将占全国GDP10%的份额。
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餐饮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亟待培养行业顶尖人才、加强中餐企业产业化建设、均衡高中低档次餐饮服务机构,以应对来自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际餐饮巨头的不断加入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业内专家说。
随着餐饮连锁经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发展,这一模式必将日趋成熟于完善。
未来的餐饮连锁经营无论是在形式、规模还是范围上都会有所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连锁对象由单个店铺向区域性店铺发展以往的餐饮企业在扩大其连锁店铺数量时,往往以单个的店铺为对象,将该店铺本身拥有的设施同总部的经营技术相结合而获利。
现在,餐饮连锁业在扩大其规模时更多考虑的则是对方的资金实力、经营能力及在当地的影响力,因此餐饮连锁业开始将地区的企业群作为连锁的对象,并将一些规模较小的餐饮连锁店直接吸收,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
区域性连锁有所发展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餐饮连锁店在原料配送、业务指导方面都会受到制约。
一般来说,全国性大范围的连锁店实力大多较强,规模也较大,一些小型的餐饮企业难以达到如此的经营规模,因而扎根区域性的餐饮内市场成为其发展连锁的首选。
这不仅方便了管理并且能有效的通过广告宣传提高其在区域范围的知名度。
中餐市场发展势头喜人当前,中国的餐饮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发展,尽管餐厅越开越多,但经营、管理水平还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且餐饮市场潜力巨大,远远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那么,未来的中餐业市场竞争更激烈,市场通过竞争继续对现有餐饮企业进行优胜劣汰,市场的调剂与配置的作用更加充分,对企业进一步整合与调整,不断推动中餐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向好发展,经济活动增多,城乡人均收入持续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市场更加活跃,消费需求日趋增强这对餐饮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行业发展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贸易的增多更为中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
绿色餐饮将成主流提供绿色食品和绿色服务是今后中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21世纪是环保世纪”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对餐饮业而言,这便是重要的主题。
如何发展“绿色”概念食品,是中餐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
选择“绿色用品“、营造”绿色就餐环境气氛推广“绿色食品“,将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在绿色食品风靡世界之时,中餐企业增加员工和顾客的环保意识便成为当务之急。
2010最新发布之2009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报告解读版调查显示,2009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249.73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约100万人。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此次百强餐饮企业的城市集聚性特征明显。
6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09年中国餐饮百强名单中,我省谭鱼头、海底捞、味道江湖、大蓉和、成都市饮食公司、三只耳、皇城老妈、巴国布衣、卞氏菜根香、老房子等10家餐饮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了6席。
从地区分布来看,浙江、重庆、北京、上海依然位居前列,我省排名第5。
业内人士指出,四川餐饮企业应当看到差距和不足,在此次百强名单前十强中,重庆餐饮企业占了3个,内蒙古占2个,上海、北京、天津等占了其他5个席位,排位靠前的几个餐饮企业都是上市公司。
前50强中,只有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味道江湖两家企业,而四川餐饮界至今没有上市公司。
据悉,成都市已出台政策,对荣获2009年度中国餐饮百强的企业奖励5万元。
∙∙197088834∙1位粉丝∙1楼5月24日,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经营业绩调查统计信息,公布了2009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报告。
以下是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报告原文(黑色文字)和南京富策对此的解读(括号内的红色文字),其对于报告中数据的解读,富策认为发布单位的不少观点值得探讨和商榷:[报告原文]调查显示,2009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 249.73亿元,比2008年度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长22.6%,占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的6.94%。
2009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447.37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 0亿元,从业人员约100万人。
主要呈现以下新变化和新特点:一、餐饮百强营业额规模增速明显加快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餐饮业的营业额增速度放缓,但餐饮百强营业额规模却明显加快。
1、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快于2008年20.1个百分点。
2、入围百强门槛大幅提高。
2009年入围百强的门槛由2008的2.36亿元提高到2.95亿元,增长25%,增速比2008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3、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营业额比重有所提高。
200 9年餐饮百强营业额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的6. 9%,比200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补充解读与不同观点]百强营业额规模增幅22.6%与2008年的20.1%比较并无显著性的差异,因此不能认为规模本身对于企业发展速度或者经营效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报告原文]二、企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餐饮企业在竞争中逐渐拉大差距,形成多层级的发展态势。
1、新入围企业多。
2009年度百强企业中有32家新面孔。
2、营业额增长速度差距大。
与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16.8%的同比增长速度相比,2009年度百强餐饮企业中,有45家企业营业额增幅超过这一平均水平,其中3家企业营业额增幅超过100%,7家企业营业额增幅超过50%,24家企业营业额增幅超过30%,有6家企业营业额出现了负增长。
3、前十强市场份额集中度高。
百强企业中有26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
其中前十强的龙头企业的营业额达到633.61亿元,占百强营业额的50.7%。
[补充解读与不同观点]“二”当中罗列的数据,反映出行业集中度增加的现象,可是不能简单地推导出像标题中所说的“企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因为规模只是企业经营成绩多方面指标的一个参数而已,不见得营业额增幅大的企业经营业绩就好,营业额增长的背后可能有不同企业对发展速度、风险控制的态度、投资力度和决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
麦当劳不愿提供营业额的数据、不参加百强评选,也表明了一种观点:规模可能是重要的,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报告原文]三、保持三种业态鼎立的错位发展态势2009年百强企业中,餐馆酒楼、火锅、快餐类企业占据了百强8成的江山。
餐馆酒楼保持超过20%的增长速度。
但是从营业额和增长速度来看,快餐与火锅类企业的发展更加抢眼。
1、快餐类企业营业额占百强比重超4成。
2、超大规模的火锅企业多。
2009年餐饮百强中,火锅类占百强营业额的26.30%,营业额达到319.21亿元。
3、休闲餐饮发展迅猛,其营业额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百强中其他经营业态,增幅超过了50%。
4、西式正餐和其他(团膳)类企业正常增长,分别达到23.26%和11.44%。
[补充解读]来源:(/s/blog_5ef8ebb70100iq74.html) - 2010最新发布之2009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报告解读版_陈博士_新浪博客∙2010-6-17 17:09∙回复∙∙197088834∙1位粉丝2楼1、快餐、火锅、休闲餐饮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是,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产生了所谓“口红效应”(与价格较高的商品比较,顾客倾向于选择价格不太高而性价比很好的商品),使得这类餐饮形态相对餐馆酒楼而言有更旺盛的需求支撑其增长;2、另一个原因是,相对其他的餐饮形态而言,这类餐饮商业形态进入壁垒较低,复制难度较小;3、但是应该看到,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这类餐饮形态容易出现相对的供给过剩、产品和服务同质化、未来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报告原文]四、盈利能力低位徘徊从盈利能力来看,餐饮行业的盈利能力依然不高,行业发展正逐步进入微利时代。
1、2009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0.43%,低于2008年的水平。
2、成本费用增速快于营业额增速。
虽然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餐饮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成本费用增速高于营业额增速。
3、人工成本依然是整个营业费用中比重最高的项目。
从费用投入的增幅来看,广告费用的增幅最大。
[补充解读]1、人力成本上升拉低餐饮企业利润的同时,“用工荒”已经成为制约餐饮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2、同时,广告费用的增幅最大说明餐饮企业在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的时候选择了增加营销投入;3、以上数据表明,通过科学的商业模式设计和经营管理的系统优化,同时达到“降低人力成本”并“将广告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围”的效果,就有可能在实现利润显著超越平均水平,这是在经济形势相对低迷的环境下有价值的努力方向。
[报告原文]五、连锁经营成为餐饮业发展的大趋势1、93%的企业实行连锁经营。
2、餐饮企业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连锁路径。
六、地域集聚特征明显,走出去步伐加快1、百强餐饮企业地区发展不均衡。
华东、华北以及西南地区依然是我国餐饮市场最繁荣的地区,营业额同比增长幅度也很高。
2、百强餐饮企业的城市集聚性特征明显。
从百强企业的城市分布来看,浙江、重庆、北京、上海依然占据着百强企业省市排名的前四位。
四川省百强上榜企业首次达到10家,排名第5。
3、百强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在2009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有13家企业在海外开设了40家门店,他们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企业成长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2009年百强餐饮业营业额增长速度与企业成立年限之间依然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这种趋势已经自2005年以来,持续了5个年头,随着成立年限的增加,其营业额的增长速度也趋于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