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基本文献介绍

明清基本文献介绍


清三通虽体例详略各有不同,不少篇目又
相近似,所以雷同、牴牾之处,所在不免。 王钟翰《清三通纂修考》:就其大体而言, 自以《通考》较为详尽,故昔人有既读 《通考》为蓝本,但采《典》、《志》以 补足之可也。
类书 按内容分类编排与按字韵编排(以韵统字 、 以字系事)
《永乐大典》(原书22877卷,残存813 卷,中华书局影印本)
私家藏书楼
天一阁 宁波范氏 天籁阁 嘉兴项氏 绛云楼 常熟钱氏 千顷堂 南京黄氏 皕宋楼 湖州陆氏 衍芬草堂 海宁蒋氏 八千卷楼 杭州丁氏 铁琴铜剑楼 常熟瞿氏
天一阁
明清基本文献介绍
明清断代史 《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赵翼《廿二史札记》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 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 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 史》之完善者 对满人先世及建州卫与明朝的臣属关系,都 不作明确记载,且多有失实之处。
卷) 《光绪会典》 (100卷,事例1220卷,图
270卷) 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徐学聚《国朝典汇》,记太祖至穆宗间的 典章制度与历史,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
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本 《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续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 《续文献通考》 ,浙江古籍出版社 《清朝文献通考》 ,浙江古籍出版社 《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
浩如烟海的明清史料
官修书籍 明代流传至今的有200多部 《永乐大典》22877卷,约37000字 《四库全书》79070卷,收书3457种 《明实录》3045卷,1600多万字 《清实录》4400多卷,
私人著述 据《千顷堂书目》,明代仅文 集就有近5千人的别集
丰富的档案 民间文献 公私图书馆(藏书楼)
嘉靖《建阳县志》书坊街在崇化里,比屋 皆鬻书籍,天下客商贩者如织,每月以一、 六日集。
叶德辉《书林清话》王遵岩、唐荆川两先 生尝相谓云:“数十年读书人,能中一榜,必 有一部刻稿;屠沽小儿,身衣饱暖,殆时必有 一篇墓志。此等板籍幸不久即灭,假使尽存, 则虽大地为架子,亦贮不下矣。”又闻遵岩 谓荆川曰:“近时之稿板,以祖龙手段施之, 则南山柴炭必贱。”
《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 关外一次本 关外二次本 上海联合书店影印本 关内本
谷应泰《明史纪史本末》,中华书局标点本
成书于顺治十五年,共分80个专题。许多内 容如设立三卫、进军漠北、沿海抗倭等等, 较《明史》为详
傅维麟《明书》,《畿辅丛书》本
较明史成书早半个多世纪,表志内容丰富, 类目甚详,对万历以前的历史特别是土地 赋役,典章制度等,记载较《明史》为详, 万历以后三朝史事,有意从略
实录 《明太祖实录》 历三修,方孝孺、李景隆、姚广孝 钱谦益《太祖实录辩证》 《明成祖实录》(《建文实录》附) 《明仁宗实录》 《明宣宗实录》 《明英宗实录》(《景泰实录》附)
《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 《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 《明神宗实录》 《明熹宗实录》(缺四年与七年六月事) 《崇祯实录》《崇祯长编》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点校本
以《实录》、红本及各种官修之书为主。 作者所见实录与传世者有不同。
王先谦《十一朝东华录》,续四库本
凡登载谕旨,恭辑《圣训》、《方略》、 编次日月,稽合《本纪》、《实录》;制 度沿革纂《会典》;军务奏折取《方略》。 兼载御制诗文,旁稽《大臣列传》
因为这些断代史所据的史料,许多已经保 存下来,所以,相对于前代,这些断代史 的史料价值有所降低。清代尤其如此。
皇家图书馆:皇史宬
• 北四阁(内廷四库) 文渊阁 故宫东华门内 文源阁 位于圆明园,已毁 文津阁 位于热河避暑山庄 文溯阁 位于沈阳故宫
• 南三阁(江浙三阁) 文宗阁 位于镇江金山寺,已毁 文汇阁 位于扬州天宁寺西园,已毁 文澜阁 位于杭州西湖孤山,毁于太平军战 火,光绪年间重建
文渊阁
文渊阁
谈迁《国榷》,北京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顺治十三年完成,历时36年。以《明实录》为基 础修成,但兼采其它史籍百余种及崇祯以后的各 种邸报、档案,对史录避而不谈或谬误处,如太 祖杀功臣、满州先世、建文朝史事等,多有补正。 有的叙事过于简单,有重复与矛盾之处。 夏燮《明通鉴》,中华书局标点本 书成于同治元年,取材除正史、实录外,旁及诸 家野史及说部文集之书数百种,其中颇多清代禁 书。对《明史》欠缺之处补充甚悉,惟对明与满 州关系仍袭旧说。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
了解基本的明清史料 学习史料笺注及传统文献解读 学习解读民间文献 刷技术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 古人书籍,多无印本, 皆自钞录。闻《五经》印版,自冯道始。今学 者蒙其泽多矣。国初书版,惟国子监有之,外 郡县疑未有,观宋潜溪《送东阳马生序》可知 矣。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 书版,日增月益,天下古文之象,愈隆于前已。 但今士习浮磨,能刻正大古书以惠后学者少; 所刻皆无益,令人可厌。上官多以馈送往来, 动辄印至百部,有司所费亦繁,偏州下邑寒素 之士,有志占毕,而不得一见者多矣。尝爱元 人刻书,必经中书省看过下所司,乃许刻印。 此法可救今日之弊。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盖明自永乐间改修 《太祖实录》,诬妄尤甚。其后累朝所修 实录,类皆阙漏疏芜。而民间野史竞出, 又多凭私心好恶,诞妄失伦。史愈繁而是 非同异之迹愈颠倒而失其实。
《清太祖实录》 《清太宗实录》 《清世祖实录》 《清圣祖实录》 《清世宗实录》 《清高宗实录》 《清仁宗实录》 《清宣宗实录》 《清文宗实录》 《清穆宗实录》 《清德宗实录》 《宣统政记》 台北华文书局影印本 中华书局影印本
典制体 《(弘治)明会典》,四库本 《(万历)明会典》,中华书局本 《皇明诏令》,记至正二十六年至嘉靖 二 十六年所颁诏令《四库存目丛书》本 《大明律》,法律出版社点校本 《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点校本
《康熙会典》《雍正会典》 《乾隆会典》(100卷,则例180卷) 《嘉庆会典》(80卷,事例920卷,图1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