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届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B. 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C.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C【解析】【详解】A.氮气与氢气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少于2N A,A错误;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3N A,且如果常温下在浓硝酸中铁钝化,B 错误;C.乙烯、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14g气体含“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原子数为3N A,C 正确;D.标况下的CCl4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是通过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该类试题解答注意事项:①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

②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③此类题型要求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

2.常温下,取铝土矿(含有Al2O3、FeO、Fe2O3、SiO2等物质)用硫酸浸出后的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 加入过量NaOH溶液:Na+、AlO2-、OH-、SO42-B. 加入过量氨水:NH4+、Al3+、OH-、SO42-C. 通入过量Cl2:Fe2+、Na+、Cl-、SO42-D. 通入过量SO2:Fe2+、H+、SO32-、SO42-【答案】A【解析】加入过量硫酸溶解后过滤,SiO2不反应,则滤液中含有的离子为:Fe3+、Fe2+、Al3+、SO42-、H+;A.加入过滤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Al3+生成AlO2-,故A正确;B.加入氨水,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不存在Al3+,故B错误;C.Cl2具有强氧化性,与Fe2+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通入过量SO2,与铝离子不反应,溶液中还存在Al3+,故D错误;故选A。

3.X、Y、Z、W为前20号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X与Y能形成X2Y和X2Y2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Z原子的原子序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等物质的量的单质W所含电子数为化合物X2Y电子数的两倍,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B. X2Y2的电子式为C. WY2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D. WX2能与X2Y反应生成X2【答案】B【解析】X、Y、Z、W为前20号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X与Y能形成X2Y和X2Y2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X为H元素,Y为O元素;Z原子的原子序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Z为P元素;等物质的量的单质W所含电子数为化合物X2Y电子数的两倍,W为Ca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P,稳定性为Y>Z,故A正确;B.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 Ca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过氧根中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 CaH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故D正确;故选B。

4.已知H2SO3+Br2+2H2O=H2SO4+2HBr,将0.1molCl2通入100mL含等物质的量HBr与H2SO3的混合溶液中,有一半的HBr被氧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还原性:HBr>H2SO3>HClB. HBr与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6mol·L-1C. 通入0.1mol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Br-+4H2O=4SO42-+Br2+10Cl-+16H+D. 若再通入0.05molCl2,恰好能将HBr和H2SO3完全氧化【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H2SO3+Br2+2H2O=H2SO4+2HBr,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亚硫酸,还原性亚硫酸强于HBr,将0.1molCl2通入100mL含等物质的量HBr与H2SO3的混合溶液中,有一半的HBr被氧化,则亚硫酸完全被氧化。

则A.物质的还原性:H2SO3>HBr>HCl,A错误;B.设HBr与H2SO3的物质的量均为x,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x+0.5x=0.1mol×2,解得x=0.08mol,因此HBr与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8mol·L-1,B错误;C.根据上述计算,通入0.1mol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Br-+4H2O=4SO42-+Br2+10Cl-+16H+,C正确;D.若再通入0.05molCl2,氧化的HBr的物质的量应该为0.1mol,而溶液中只有0.04molHBr,故氯气过量,D错误;答案选C。

5.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Ca+2Cl-﹣2e-= CaCl2B. 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 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 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35g Pb【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PbSO4+2e-+2Li+=Li2SO4+Pb,故A错误;B.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Li+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C.常温下,电解质不是熔融态,离子不能移动,不能产生电流,因此连接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故C错误;D.根据电极方程式PbSO4+2e-+2Li+=Li2SO4+Pb,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0.05molPb,质量为10.35g,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6.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向Na2S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由此可知酸性为盐酸大于氢硫酸,均为无氧酸,不能比较Cl、S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B.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气体X,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X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从而生成硫酸钡沉淀,但X不一定是氯气,B错误;C.向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滴入FeCl2溶液,溶液变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被双氧水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氧化性是H2O2>Fe3+,C正确;D.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片,然后通入Cl2加热,先无明显现象,通入加热后变蓝,说明有铜离子生成,但反应的实质是氯气把铜氧化为铜离子,不能比较稀硫酸与铜离子的氧化性强弱,D错误;答案选C。

7.x、y、z、w、n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w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n、z、w、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A.y单质与z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z得电子多C.y和z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比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4)y和氢元素形成的10电子微粒中常见价阳离子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z和氢元素形成的18电子微粒中常见价阴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5)化合物nyz存在于天然气中,可以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

化合物nyz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其与NaOH 溶液反应除生成两种正盐外,还有水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m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答案】(1). 三(2). ⅦA (3). (4). AC (5). (6).(7). (8). (9). 34 (10). 非金属【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y为第二周期元素,且y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y 为O元素,由此可推出n为碳元素,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w为氯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7,含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为:三;ⅦA;(2)由元素周期律可知,碳、硫及氯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S>C,则这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2CO3< H2SO4< HClO4,故答案为:H2CO3< H2SO4< HClO4;(3)A. 氧气与 H2S 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则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故 A 正确;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1mol 氧气比 1molS 得电子多,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数没有必然关系,故 B 错误;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O和S 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氧的非金属性较强,故 C 正确;D. 氧元素不存在最高正价,无法通过氧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与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来判断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C 。

(4)氧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 10 电子微粒中常见 +1 价阳离子为H3O+,硫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 18 电子微粒中常见 -1 价阴离子 HS-;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H3O+;。

(5)羰基硫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相似,均为直线型,其电子式为,COS 与NaOH 溶液反应除生成两种正盐外,还有水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COS+4NaOH=Na2CO3+Na2S+2H2O,故答案为:;COS+4NaOH=Na2CO3+Na2S+2H2O;(6)m元素和O、S处于同一主族,为Se元素,原子序数比S大18,为34;根据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知硒为非金属,故答案为:34;非金属。

8.已知:RCH2COOH RCHClCOO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