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预案:________ 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16 页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市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深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特制定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xx-xx年)。
一、主要目标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900天大会战,拓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镇“三边三节点”(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和特色景观带(廊道)整治建设、市政提升和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结合青口、荆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和深化环境整治项目内涵。
“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和美丽乡村拓展,“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面”从小流域向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旅游景区拓展,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形成连线扩片的规模效应。
争取用5年时间,创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打造2条10公里以上特色景观带(廊道),完成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和旅游景区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改善我县城乡环境面貌和质量。
——五年行动纲要。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的部署要求,从xx年开始,拓展延伸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全面深化推进宜居环境建设,安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完整社区、整治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小城镇建设、棚屋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市政管网配套、绿道、快线沿第 2 页共 16 页线整治、水流域治理、旅游景区治理等项目217个,预计总投资约138亿元。
全县树立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5个城市完整社区典型;整治“三边三节点”29个;继续加快棚屋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续建新建项目23个;全面提升市政道路、排水(污)、供水、供气管网建设,启动城市道路建设项目42个总长约100公里,新建改造排水(污)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新建365公里、改造425公里,新建燃气管网75公里;健全完善环保设施,新建竹岐、鸿尾乡污水处理厂,续建完成青口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白沙、大湖、洋里污水处理站项目,动建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垃圾转运站18个,启动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14个,实现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污水有效处理;基本完成三环路、京台高速、福厦高速、绕城高速、福银高速南连接线两侧绿化以及向莆铁路、京台高速铁路两侧景观提升。
到xx年,我县“点线面”基本形成完整系统,并力争完成创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工作,试点小城镇建设基本建成,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景观面貌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各项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具体内容详见附表,《xx-xx年深化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项目一览表》)二、重点任务(一)“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拓展。
1.建设美丽乡村。
从环境卫生整治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以“三整治”和“三网”建设为重点,达到“三提升”。
“三整治”即整治危房裸房,对外墙统一简易装饰,对屋顶进行“平改坡”,清理房前屋后违章搭盖,形成较好的整体建筑风貌;整治生活环境,完善垃圾收集设施,清理规范房前屋后杂物堆放,做好村第 3 页共 16 页内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实现卫生保洁常态化;整治农村污水,做到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
继续以路网、水网、林网等“三网”建设为重点,从村容村貌美化绿化着手,结合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对村道两侧、住宅小区、房前屋后进行美化绿化,进一步改善农村路、水、电、气、房、信息通讯等设施,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生态保护管理水平。
xx-xx年,计划安排项目29个,总投资约16.8亿元。
xx年,以整治向莆铁路、福厦高速铁路沿线以及福厦、福银、绕城高速沿线村庄为重点,完成市下达15个村庄整治任务。
我县计划整治16个村庄,分别是向莆铁路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村庄8个(荆溪永丰、桐口、后屿、光明、荆溪、港头村、甘蔗流洋村、竹岐苏洋村)、高速公路出入口沿线村庄3个(祥谦门口村、鸿尾古洋村和奎石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示范村、试点镇周边村庄5个(青口农光村和后福村、白沙白沙村、甘蔗昙石村、荆溪关东村)。
xx-xx年,计划整治尚干洋中村和红新村、祥谦凤港村、南通洲头村和罗洲村、上街岐安村和美岐村、白沙孔元村和大目溪村、大湖东姚村、洋里花桥村、小箬尚格村、廷坪廷坪村等13个,到xx年,全县树立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型、旅游休闲型、传统村落型、自然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
(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环保局、旅游局、科技文体局、广电局、电信局、供电局、移动公司)2.打造城市完整社区。
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制度,培育优秀社区文化,实现社区有一个综合服务站、一第 4 页共 16 页个卫生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片室外活动场地、一套完善的市政设施、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统,外观整治达标、公园绿地达标、道路建设达标、市政管理达标、环境卫生达标和组织队伍完善、社区服务完善、共建机制完善,打造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温馨舒适的完整社区。
xx-xx年,计划安排项目5个,总投资约1500万元。
xx年,打造白沙闽兴社区完整社区示范典型。
xx-xx年,实施祥谦峡南社区、上街庄南社区、荆溪大佳社区、甘蔗三福社区等项目。
到xx年,完整社区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
(主体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民政局,住建局、教育局、卫生局、科技文体局)3.整治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
“三边三节点”即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
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要求,开展相应的环境综合整治。
“三边”环境整治应注重互通互联,成网成环,突出打造城市景观走廊,山边整治以对裸露山体的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加强城区面城一重山治理,采取“新造、补植、改造、封育”等措施,达到优化、美化的景观效果;路边整治以规范市容秩序、城区主干街道综合改造为重点,对影响景观的建筑进行改造整修,规整店招店牌,规整美化垃圾箱、公交候车亭等设施;水边整治以提升水道沿岸景观品质为重点,加强对滨水区域的开发管控,打造滨水休闲空间。
“三节点”整治要按照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要求,控制环境特色,塑造城市“客厅”、“门户”形象,城市中心节点突出城市商业、文化等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居民休闲空间、高层建筑布局和街道界面的梳理整治,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立面节点改造以及重要节点绿化提升;第 5 页共 16 页市民活动节点突出城市休闲功能,改造提升各类公园,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结合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建设,设置各类娱乐休闲设施,满足不同活动人群的使用需求;交通枢纽节点突出交通接驳功能提升,进一步整合各类交通方式,优化各类交通设施布局,并加强高速公路互通口和铁路公路车站通达城区道路的景观建设,提升城市门户形象。
xx-xx 年,计划安排项目29个,总投资约17亿元。
xx年,要完成市下达1个以上“三边三节点”整治项目工作任务,重点要启动国宾大道立面景观改造,荆溪镇甘洪路、江滨路、绕城高速交叉口景观整治,永丰村淮安大桥周边景观改造工程,祥谦镇兰圃出口景观改造和螺洲大桥出入口周边景观改造。
完成324国道绿化景观改造、青口千家山公园改造等项目。
xx-xx年,完成尚干镇主街道环境整治、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侯官至橘园洲大桥乌龙江沿岸夜景灯光工程、甘蔗818大道(示范段)和昙石大道景观改造、起重机厂至昙石环岛沿线和白沙镇京福高速出入口绿化景观改造提升等项目。
xx-xx年,完成福银高速鸿尾出入口、洋里高速出入口景观整治,以及祥谦镇龙祥岛国际生态旅游区、竹岐金水湖周边景观整治等项目。
(主体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环保局、科技文体局、电信局、供电局、移动公司)4.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
xx-xx年,持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小城镇规划实施,抓好小城镇“三边三节点”规划改造,推进示范区建设,提升功能,打造精品,体现连片效应;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供排水、人行道、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公园、街头绿地和庭院第 6 页共 16 页绿化,积极开展慢行系统(绿道)建设;加快改造提升旧镇区,继续推进街道景观整治,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xx年,要完成青口镇商贸街路面及绿化改造,并继续推进青口中央公园、荆溪西山公园、白沙镇旧街改造建设,动工建设荆溪镇新城中路立面景观改造和白沙中心公园等项目。
同时,青口、荆溪两个省级试点镇要分别完成1个“三边三节点”建设任务,省、市级小城镇还要分别再实施1条街道景观综合整治。
到xx年,试点小城镇建设基本完成。
(主体责任单位:青口镇、荆溪镇、白沙镇)5.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重点抓好“三完善、二整治、一建立”(即完善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完善污(排)水处理设施、完善内外交通设施,整治破旧房屋、整治生活垃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民村保护,加大特色古村落的挖掘、保护和整治力度。
重点完善青口、白沙2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按规划实施保护建设,清理保护区内各种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完善污(排)水处理设施、改变污水横流污染环境现状;完善内外交通设施,改造提升镇村内部主要道路和对外通道,合理配建停车场;整治破旧房屋,修缮保护历史建筑,协调整体建筑风貌;整治生活垃圾,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环境整洁干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历史建筑保护、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管护等制度常态化。
xx-xx年,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旅游,重点启动白沙镇新坡村古民居修复工程。
到xx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科技文体局、旅游局、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环保局)6.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农村石结构危旧房改造。
把安置房建设第 7 页共 16 页作为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务,重点跟踪、着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