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风古韵,内外风景

古风古韵,内外风景


“语言点”评分参考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表达流畅,有条理,表现出良好的 语言修养(如:简洁、有文采等) 表达流畅,有条理 语言通顺,有一两处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有两处以上语病 语病较多,严重影响阅读和理解
总之,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 阅读延伸题的答案要审题细致, 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结 构清晰,表达流畅。
【评分参考】 1.分三项给分 ⑴文本理解:4分 ①教育内容:2分。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1分) 要有追求,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1分) ②教育方式:2分 以具体的人物为榜样[例子] (1分) 用生动形象[艺术、诗歌]的方式劝诫[激励、 鞭策、警示、告诫、影响„„]教育对象 (1分)
⑵延伸展开:4分 ①联系实际:2分。 谈生活思考、生活实例均可。 联系实际具体、合理: 2分; 有联系但不够具体合理:1分; 无联系: 0分。 ②分析:2分 分析有条理、深入: 2分; 分析不够有条理或深入:1分; 无分析: 0分。
【评分参考】
①景、理内容表述完整,4分。 表述不完整,酌情减分。 ②景与理的关系阐发恰当充分,3分。 须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③语言通顺,条理清楚,3分。 ④所举例诗不当,酌情减分。
【示例1】《题西林壁》一诗中,身处山中的 诗人采用不同的视角观看山峰,发现山横观则成 岭,侧观则为峰,远近高低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姿 态,距离的远近也直接影响了诗人心中对高度的 衡量。由是,作者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之慨叹。最终经过苏轼的思索,领 悟出只因自己身处山中,以有限的视角企图揽山 之全景于眼中,自是会产生因不完整而多样的感 慨体验。全诗由景句起笔,通过繁复山景带来的 内心困惑而诱发人的思考,进而由景过渡到理, 此时山景于深思的诗人已非单纯的景色,更是纷 繁人世的写照。奇异的视觉变换使诗人领悟“当 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真谛。在诗的末句, 使思想由景趣上升到理趣的境界。
“内外延伸型”诗歌试题举隅
2012年西城期末:《赠卖松人》:作者借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 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10分) 2013年海淀二模:廼贤《京城燕》:这首 诗借物抒怀,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 桥边)、周敦颐的《爱莲说》、高尔基的《海燕》 也都运用了这种手法。请结合本诗,并从上述诗 文或你的积累中再选一例,分析诗文中运用借物 抒怀的好处。(不少于200字)(12分)
(二)外延型
示例:2012年高考北京卷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 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 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 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 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四、试题分析
古典诗歌阅读延伸
文言文阅读延伸题
四、试题分析
古典诗歌阅读延伸
(一)内外延伸型
示例:2011年高考北京卷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 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 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 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示例1】全词最后两句勾勒出一位末路 英雄的形象:国破家亡,前途未卜,寒风凛 冽,只有他一人伫立在那里,坚毅地骑在马 上任凭西风呼啸,孤独而悲壮。在祖国的大 好河山被金人占领的时候,词人壮志未酬, 遗恨万千。同时饱含对家人的思念,在俯仰 之间叹息,不甘成为“磨灭英雄”。我认为, 他这一形象刚直不阿、饱满有力,是一个十 分典型的爱国形象,可以和“醉里挑灯看剑” 的辛弃疾相媲美。胸中激愤难平,却又屡屡 被现实击倒,“孤啸”中尽显英雄之落寞。
【实例2】 张耒在诗中树立了卖饼儿“五鼓 未旦,即绕街呼卖”,“大寒烈风不废”形象, 并以此为榜样以诗歌告诫其子:职业无高卑,志 向当坚定,有追求的男儿又怎能偷闲?可谓循循 善诱,谆谆告诫,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强于“填 鸭式”教育百倍。傅雷在教育儿子傅聪时亦时时 以自身和古今大家之例激励他,最终使他成为著 名钢琴家,并有《傅雷家书》传世。刘墉教育其 女亦用心良苦,常以他的见闻事例佐证道理,这 些智者教育子女,皆不是简单讲述长篇大论的大 道理,而是将道理融入生活,融入活生生的例 子,自然能够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实例1】张耒在教育孩子时能从身边的范 例入手,艺术地以他人的平凡却优秀的事迹教 会孩子一个普通却常被人忽视的道理:职业本 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人能目标坚定,心智专 一,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理想、有追求便能成就 大事。当下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却总以一颗功 利之心为其规划人生之路。要孩子用功读书只 为将来生活体面,可以不接触所谓的“低贱的 职业”。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对子女“本心” 的教育。李素丽回忆年少时,父母只要她做个 善良、幸福的人,她也正是用自己的善良在普 通的公交岗位上奉献着,并深爱着自己的职业, 然而平凡的售票员也可以成为全国劳模。可见 对子女教育要用一颗道义之心。
四、试题2010年北京高考题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 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 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 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 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念的领悟。(不少 于200字)(10分)
文本阅读的一般思路
写得怎样? 怎么写?
赏析效果
分析手法 把握情感 概括内容
为何写?
写什么?
审题细 观点准 论述深 结构明 语言美
审题细
认真细致审题,审视题目中的 每一个词语或句子,明确答题要求。 关键是找准、找全题干所提供的信 息点。
观点准
在立足文本基础上,结合对题目 的认识,全面深刻地体悟,提出自 己的见解与看法。找准、找全感悟 或评价的对象。
【实例2】 张耒在诗中树立了卖饼儿“五鼓 未旦,即绕街呼卖”,“大寒烈风不废”形象, 并以此为榜样以诗歌告诫其子:职业无高卑,志 向当坚定,有追求的男儿又怎能偷闲?可谓循循 善诱,谆谆告诫,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强于“填 鸭式”教育百倍。傅雷在教育儿子傅聪时亦时时 以自身和古今大家之例激励他,最终使他成为著 名钢琴家,并有《傅雷家书》传世。刘墉教育其 女亦用心良苦,常以他的见闻事例佐证道理,这 些智者教育子女,皆不是简单讲述长篇大论的大 道理,而是将道理融入生活,融入活生生的例 子,自然能够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
论述深
论述时事例应具体、贴切;分 析要充分、透彻。透过现象,认识 本质,然后由物及人,由点及面, 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结构明
延伸题的答案要脉络分明,层 次清楚。以清晰的结构有条理地表 达出自己的见识,使文字有章可循。
语言美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使用的语 言风格前后一致,在表达准确的前 提下力争让语言优美,文采斐然。
“内延型”诗歌试题举隅
2010年海淀一模:有词评家说豪放 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 豪放之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 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 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200字 左右) (10分)
“内延型”诗歌试题举隅
2012年东城期末:《闻笛》:对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有人理 解为:“守城将士不去辨认风云的愁惨, 也不必询问天心的向背,只管奋勇杀 敌。”还有人理解为:“只有像守城将 士一样认识风云的愁惨,领会苍天考验 将士的良苦用心,才能奋勇杀敌。”你 认同哪一种理解?请结合诗句说说原因。 (不少于200字)(10分)
“外延型”诗歌试题举隅
2010年东城二模:《题画》一诗中“看 之容易作之难”一句很富哲理,请联系现实 生活,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200字) (10分)
(三)内延型
示例:2010年北京抽测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 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 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 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 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13.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 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不少于200字) (10分)
【示例3】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一幅草原辽阔的景色: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春 风吹拂下正由黄转绿,由枯转荣,重放生机。在 这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又蕴含着作者对万物轮 回,新旧更替的慨叹,人生一如自然万物,纵有 “野火”一般的困厄,却能坚韧不屈,蓬勃向上。 作者寓理于景,景理交融,由景及理,以一幅如 画般草原之景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人生哲学,又将 乏味哲学幻成美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获得审美 体验。闻言“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如案头之 山水”,景与理之间完美契合,让人们眼观美 景,同时参透人生禅意。
【示例2】这两句使我读出了一个独自立 于历史长河之中的渺小词人的形象。的确, 从空间上一人相比于天地,从时间上人生相 比于历史,都是微不足道的。面对山河破碎, 孤独的词人难以一己之力改变,无助的他只 好借酒浇愁,这一形象无疑是孤弱的,如苇 草般微不足道。然而这是“一根有思想的芦 苇”,并不因自己的渺小而颓丧。尽管发出 “叹息两仙翁”“磨灭几英雄”的感慨,心 中仍然装着乡愁和国恨,这无疑又是可敬的。 于是,词人的形象又高大起来了。
二、内涵解读
“阅读延伸题”
所谓阅读延伸,是以阅读为基础, 以联想感悟为核心,以书面分析为呈现 的个性化、综合性的一种阅读活动。 ——《阅卷纵横》 能力考查:筛选信息、形成概括、 阐释分析、语言表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