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后研发基地运作情况介绍

博士后研发基地运作情况介绍

博士后研发基地运作方式介绍
一、研发基地性质
本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是在未设立科研工作站的企事业中建立的另一科研平台。

二、具备条件
具有中等以上规模和一定经济实力;具有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队伍,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应占科技人员总数的20%;具有较好的学术技术水平,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并取得科研成果;提供必需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并为研发人员(招收的博士后)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待遇。

三、审批及管理机构
经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并在其指导管理下开展工作。

四、研发基地运作方式
1.运作流程
2.开展工作方式
(1)招收博士到研发基地做博士后研究
研发基地单位根据需求设立项目,以项目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到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可采取网上招聘、与学科和研究方向对口高校沟通联络,遴选本单位所需要的专业博士到研发基地开展博士后项目研究;也可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联合招收相应专业的博士到基地做博士后研究(须与设站单位合作)。

(2)与我省博士后创新团队或聘请外省的研发人员合作开展项目
(3)将国内外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或成果在基地转化
3.项目期限及招收人员条件
(1)在研发基地工作2-3年完成科研任务,经专家评定符合出站条件的办理出站手续,未完成任务可申请再进站或撤项。

(2)招收人员条件: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最高不超43岁);聘请本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省外研发人员(专家、教授、研究员或博士、出站博士后、留学人员)均不受年龄、学历、在职与否等条件的限制。

4.科学基金资助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基地工作期间,可以博士后身份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5、8、5万),也可申报本省博士后项目科研资助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匹配经费、出站后留豫工作安家补助费等项资助;与创新团队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后,研发基地单位即可向省博管办申请本省科研项目资助,博管办定期组织项目资助评审,根据本省科研经费情况确定资助额度,一般分为三个等级(8、6、3万),每年资助1-2次。

5.服务费用
(1)科研人员服务实行有偿服务,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势,合理确定双方权益,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

(2)根据《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管理办法》规定,河南省博士后协会在成果转化和委托研究中应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根据研发基地与创新团队或研发人员签订的协议,从成果转让费、委托研发费中提取5%用于管理服务和协会发展,其中2%作为省辖市和创新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
费用。

(3)研发基地单位与工作站、流动站合作,可付给合作方一定的费用,作为博士后导师、科研设备、进出站申报指导等项服务的回报,数额由双方协商。

6.建立完善研发基地管理规章制度
研发基地应参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管理模式,由单位人事部门牵头,技术部门、综合部门参与,日常管理须由专人负责。

不论是招收博士后,还是与创新团队合作都要制定管理制度,包括工作目标、待遇、科研经费、项目评定等,还要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措施。

7.工作评估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对研发基地单位进行工作考评,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各项指标量化,计分并综合评定,对不重视人才和科研工作,或不积极开展研发、不参加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组织的活动,以及建立研发基地后不开展博士后工作的单位,经评估不合格,撤销其研发基地资格。

对于工作措施不得力,工作进展缓慢的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工作仍没有进展的,也将撤销其研发基地资格。

对于领导重视、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研发基地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符合设立工作站条件的博士后研发基地单位,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优先推荐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五、各项规定细则详见《河南省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管理办法》、《河南省博士
后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工作意见》、《博士后工作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