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居住区与室内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
居住区与室内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课题经过四年多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完成 T型顶部结构隔声屏障技术、管道噪声排水实验室、通风隔 声测试实验室、降噪沥青路面材料、降噪静音木地板等新产 品、新技术19项;修订国家标准2项,制订行业及标准4项, 企业标准1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两项;取得 专利及申请1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 发表论文44篇,培养人才20人。
欧美等发达国家根据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修订声
环境质量标准来控制噪声,同时对噪声污染的控制进行大量
1、居住区噪声标准规范及模拟软件开发
当前我国对声环境质量的改善缺乏可行控制标准和适用
投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特别 是对噪声的控制要求尤为紧迫。
评价方法。时至今日,对城市住宅环境质量的评价、考核、 监督体系仍然没有建立,这是沿街住宅声环境长期得不到改
3、居住区道路声环境优化设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作权登记证书。居住区噪声模拟软件为自主开发的噪声模拟
低噪声路面近年来在德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已经达
软件,为我国噪声环境的模拟有了初步评价的依据和方便的
到工程化应用。目前在低噪声路面的技术方面,各国都在进
研究手段。而建筑材料吸声隔声性能数据库的开发为国内首
18
课题研究背景
工程、建国60周年大庆等重大工程。建筑隔声通风窗应用于 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得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果。
城市的快速发展,市区内噪声源的数量和强度在急剧 增加。近几年城市规模扩大、道路面积和机动车辆急剧增 加、隔声性能差的建材应用等等因素导致居住区噪声环境 发生了较大改变,噪音污染日趋严重。噪声干扰的投诉率 一直在传统“三废(废渣、废水、废气)”之上。噪声污 染已成为了影响城市居住环境的严重问题,急需尽快采取 有效措施解决。
采用隔声与地采暖相结合的浮筑楼板技术使楼板计权撞击 声压级低至60dB以下,国内目前尚未见过有类似效果的 研究和工程实例报告。
本课题所研制的扩容旋流三通管件与聚丙烯静音管材 组合并加以特殊包覆材料的排水管道系统。取得良好的降 噪效果,降噪量达到10dB以上。
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标准》,作为地方标准已批准立项。经
噪音降噪路面具有显著效果和重要意义。
查新国内没有类似标准,为我国低噪声路面研究创造了良
课题研发出小粒径、超薄型、弹性结合料(橡胶沥青)
十
好的条件,对于低噪声路面和轮胎技术噪声方面的改进提
低噪音沥青路面表面层材料。提出北京地区新型低噪音沥青
一
供了依据。
5、住宅室内噪声控制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由于大量轻质隔墙的应用,住宅隔墙的隔声
效果普遍下降,有的低到30dB。关于墙体隔声和环境噪声 方面的纠纷也在不断增多。我国在这方面研究偏重于专业 隔声领域的应用,普通住宅应用的技术较少,还需进一步 研究、推广和应用。
目前住宅中普遍使用的光裸混凝土楼板撞击声级基本 上都在80dB,达不到楼板撞击声的最低要求。绿色生态 住宅要求住宅楼板的空气声隔声量大于或等于50dB,撞 击声级小于或等于65dB。浮筑楼板技术是解决楼板撞击 声的较好方式,但我国存在减振垫板种类较少,技术不成 熟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浮筑楼板可选用的减振垫 板材料较少,有待进一步开发。
《居住区与室内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课 题经过四年的研究,于2010年12月21日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课题验收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在相关标准与软件建设、建 筑排水管道系统的噪声测试方法、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技术、 建筑立面用通风隔声件隔声测量方法,以及排水管噪声和通 风隔声实验室建设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新型隔声屏障、 降噪路面、浮筑隔声楼板、隔声墙板、低脚步噪声复合木地
课题组建成了通风隔声一体化测试实验室,为国内 首家通风隔声一体化测试实验室:适用于国家标准GB/ T19889.8-2005《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填补了国 内通风隔声构件测试方法和实验室的空白。并申请发明专 利:可通风窗体通风性能测试实验室。实验室的建成及相 关测试方法的建立,解决了建筑立面通风隔声构件性能检 测方法的问题。为隔声通风窗类产品市场的发展和规范起 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撑
坏现象减少,降噪效果明显,有利于建设安静北京、绿色北
计
京、和谐北京,技术示范效应显著。切实提高了我国在该研
划
究领域的技术水平,推动了公路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重
研发并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配重式现场近距离轮胎/路面
大
噪音检测拖车。可在不中断测试路段交通、最大限度模拟载
项
重车辆轮胎对路面的作用的条件下,对路面的轮胎/路面噪音
板、吸声材料、通风隔声窗等技术产品方面在国内完成了开 拓性的工作,对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行业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支 撑作用。
研究成果在2008年奥运会、2009年国庆阅兵长安街改 造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得到大量的示范应 用。课题成果对支撑我国重大工程项目中改善人居环境起到 了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
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这在国内未有先例。填补了我国在道 路噪声检测方面的空白。也为深入研究路面、车辆的作用对
噪声的影响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手段,成为研究路面降噪和开
发低噪声路面的利器。
课题组根据道路交通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发了具有 顶部结构的新型金属隔声屏障。新型声屏障工程应用于京秦 高速公路大旺庄段,屏障后20m降噪量达到11dB.比高度4米 的直立型声屏障效果还要好。在山东日照市北海路应用,该 区域位于旅游度假区,具有良好的景观性,取得了良好的环 境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引导了声屏障发展的方向,提高了声 屏障的技术水平。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 测方法》等国家标准2项,制订《建筑排水管道系统的噪声 测试方法》、《建筑排水低噪声硬聚氯乙烯(PVC-U)管
与 保 障 关
材》、《轮胎/路面噪音检测方法》等行业标准5项,完善了
键
人居环境噪声评价标准体系,促进声质量的有效提升。
技
其中《建筑排水管道系统的噪声测试方法》已发布,自
建造了京秦高速公路隔声屏障示范工程、低噪声路面示 范工程等10项示范工程,一些成果陆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低噪声路面系列工程应用于奥运
随着标准的颁布和实验室的建成,排水管道噪声性能评 价将由标准可依,这将对我国打造绿色健康住宅,保障居民
19
特别关注
The Special Focus
行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低噪声路面在国内已有研究,但与日
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建筑降噪对材料进行选型提供了方
本等发达国家已大规模修建低噪声路面保护交通沿线环境相
便的依据。
比,差距很大。在小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与轮胎的噪音占到行
课题组编写了北京市地方标准《拖车式现场近距离法
驶噪音中很重要的位置,也因此对于城市道路而言,铺筑低
路面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编制《新型低噪音沥青路面设计施
五
工技术指南》。低噪声路面具有1.6~8.8dB的降噪效果,特
国
2、居住区边界噪声的隔声吸声技术研究
别是对小型车噪声的降低效果在6.0~8.8之间。
家
隔声屏障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成为解决道路交
本课题技术成果最终集成以工法及施工指导意见的形
科
通噪声的主要方式,但存在结构形式单一,以直立型和顶部
排水噪声问题是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问 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开发降噪产品和排水 噪声测试方法上付出过努力。
课题组针对建筑室内存在的噪声问题,进行了有针对 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复合隔墙板、低脚步噪 声木地板、浮筑楼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课题组经过四年的研究,开发了水泥基轻质复合隔声 墙体,隔声量达到56dB。开发的吸声涂覆材料具有较好 的耐水性和粘接性,取得发明专利。
该系列声屏障2010年1月在住房和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
4、建筑立面通风隔声一体化技术研究 国内在这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通风隔声窗的创新性研
发。但是市场化的程度却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通风情况的 隔声效果不够理想,窗体构造复杂、笨拙,与建筑设计安装 相对脱节,影响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成本过高目前在国内 和国际测试领域,虽然对于建筑立面构件的隔声量形成了相 对完善的测试评价体系;但通风量作为通风隔声窗的另一项 主要性能指标却始终缺乏标准化工况下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和 相应的装置。
术
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为我国首次制定的建筑排水
研
管道系统噪声测试方法标准,审查委员会一致认为标准中所
究
提出的试验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填补了我国此领
域研究的空白。建成了给排水噪声实验室,为国内首个专门
用于测量建筑排水管道系统噪声的专业实验室,为管道噪声
控制及低噪声排水管道开发提供了条件。
本课题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前提下,成功设计研发高 性能的机械通风型和自然通风型一体化外窗。机械通风型外 窗在通风状态下计权隔声量Rw’可达到34dB。自然通风型 外窗在通风状态下计权隔声量Rw’可达到32dB。并申请两
20
项专利。 通风隔声窗在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
案例馆——“沪上•生态家”工程得到示范应用,得到了 良好的展示和显著的示范效果。同时在多个工程中得到应 用,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成功研发了低脚步噪声静音木质地板,与室内普通木 地板相比,降噪量达到10dB左右。该新产品填补了市场 空白将引领国内市场“健康地板”的新潮流,推动我国木 地板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与技术创新。建立了地板产品的 脚步噪声性能检测方法。并建立了企业标准《低脚步噪声 复合木地板》
在建研院实验基地新建的实验大楼中,采用了隔声 与地采暖相结合的浮筑楼板技术,建造了浮筑楼板示范工 程。 其计权表观规范化撞击声压级为55dB。本课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