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1、概述:①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②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改革的性质: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2、奴隶社会性质的:①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②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3、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影响:①经济发展②战斗力增强③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内容):①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1985年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在小型企业采用改组和联合前苏联的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3年(背景):斯大林逝世(内容):政治和经济方面。

(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②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 (背景):苏联面临经济停滞局面。

内容:先重点改革经济体制又转到政治方面实行多党制。

(影响):生活水平下降,国家权力分散,分裂趋势加强。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二):中外历史上的文化成就⒈文字①象形文字发明人:古埃及人②楔形文字发明人:苏美尔人③甲骨文-- (中国商朝)金文 ---- (商周)大篆 ----- (西周晚期)竹帛书 ---- (战国)小篆隶书 ----(秦朝)⒉历史学:⒋文学:①诗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被称为“先驱”其作品有《神曲》中国唐代诗人:李白著有《朝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被称为“诗仙”;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著有《秦中吟》《新乐府》②宋词: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创“豪放派”介于南北宋之间的李清照南宋的辛弃疾把“豪放派”风格发扬光大。

③戏剧:元朝关汉卿著有《窦娥冤》古希腊悲剧家:索夫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希腊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里面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在近代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中国近代: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屈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⒌艺术: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萨》《最后的晚餐》。

近代,荷兰的梵高《向日葵》,中国唐朝,阎立本、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被称为“画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朝赵孟頫的画被称为“神品”。

中国近代:徐悲鸿《愚公移山》。

音乐:世界近代,德国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国近代,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宋四家”—黄庭坚、米芾、苏轼、蔡襄。

元朝赵孟頫。

(雕塑、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

(建筑):古埃及金字塔、阿拉伯麦加大清真寺“禁寺”、天主教建筑—巴黎圣母院,长城、故宫,赵州桥、长安城、都江堰。

兽”把教士比作“文明的恶棍”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

中国近代思想家:①魏源--《海国图志》写书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践活动---洋务运动②严复—翻译《天演论》书中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实践活动—戊戌变法⒎科技:世界古代科学家:古希腊阿基米德—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英国牛顿---(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微积分,(力学)--力学三定律又叫牛顿三定律。

爱因斯坦---相对论,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

①秦汉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原因成就⑴东汉张衡—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⑵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⑶东汉《九章算术》⑷东汉华佗“麻沸散”②隋唐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⑴隋朝-李春—赵州桥—700年⑵《金刚经》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⑶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⑷唐朝时发明火药⑸大运河是当时世界最长③宋元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成就:⑴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⑵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原因:⑴国家统一安定⑵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⑶人民勤劳、经济繁荣④继承前收外来文化。

近代: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制碱---侯德榜---《制碱》—侯氏制碱法。

教育改革---①洋务运动时---京师同文馆②戊戌变法时---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③拟定了新式教育体制《奏定学堂章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 完善于唐朝---衰落于明朝(八股取士)---废除于清朝(1905年)④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⑴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⑵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⑶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⑷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⑸东北工业基地形成⑹三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三):中外历史上的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

①辽沈战役(特点)---关门(锦州)打狗----和平解放了(长春)---意义—解放了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特点)以徐州为中心------(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谭震林-----(“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意义)----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③平津战役-----(特点)----瓮中捉鳖---和平解放了(北平—傅作义)---意义—华北全国的胜利④渡江战役---(意义)--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⑤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世界古代史:布匿战争---(双方)---罗马共和国和迦太冷战:①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世界第一,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不得不正视苏联②时间:1947---1991年③含义:除了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遏制共产主义④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的成立⑤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⑥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⑦两极格局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⑧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霸权政策的战争:①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②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③科索沃战争④伊拉克战争⑤2011年多国部队打击利比亚英国、法国:④主条约《凡尔赛合约》⑤影响: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秩序华盛顿会议:①操纵国:日本、美国②获利最大的国家:美国③主条约《九国公约》⑤影响:为美国在中共的扩张准备了条件⑥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维持长久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五):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文献及影响①《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③《人权宣言》宣扬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④《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⑤《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⑥《汉莫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⑦《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奴隶积极性,形势有利于北方⑧《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⑨《1954年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一、第一次科技革命⒈根本原因:手工工场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⒉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⒊时间及国家: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⒋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⒌最重要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⒍特征:蒸汽时代⒎主要发明: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的发明⑵瓦特改良蒸汽机⑶英国—史史蒂芬孙---火车⑷美国---富尔顿---汽船⒏完成的标志: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⒐影响:①创造了生产力②改变了面貌③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世界④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二、第二次科技革命⒈理论基础:电磁感应原理2、时间及国家:---19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⒋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⒌最重要的发明:发电机、内燃机⒍特征:电气时代⒎主要发明:⑴新能源:电力和石油⑵汽车(卡尔本次)和飞机(莱特兄弟)③美国—爱迪生---电灯泡④电话、电车、电报⒐影响:①创造了生产力②改变了生活方式③扩大了生活范围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第三次科技革命⒈时间及国家: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⒉标志: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和开始的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④特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⒌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技术是克隆技术⒍特点: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加快了知识变财富的过程⑵科学技术各领域互相渗透、相互促进⑶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上升⒎影响:①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②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三产业上升③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共同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能推动经济发展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五、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⒈第一次科技革命: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⒉第二次科技革命: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中国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⒊第三次科技革命:2008年奥运会展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⒋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经济走向全球化⒌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⑴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⑵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

⑶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⒍经济全球化:⑴原因: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②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空间距离。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④根本原因:当代生产力的发展⑵表现:①国际分工加强②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⑶跨国公司的影响加大④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⑶影响:积极: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济风险加大。

③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地方:曾国戌变法⑷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⑸先进的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⑹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果:大部分失败. 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反帝爱国运动)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初三历史专题复习(八):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建立。

我国三次统一及原因①秦朝统一②隋朝统一③元朝统一。

原因:①经济发展②民族融合③人民渴望统一④统治者的英明、策略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⑴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⑵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⑶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⑷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⑸社会主义探索:①苏联的探索:⑴列宁的探索①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③1922年成立苏联⑵斯大林①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1936年通过新宪法,形成了斯大林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