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农村家庭和家族

第四讲农村家庭和家族


2.人类第一个家庭制度 ——血缘家庭
蒙昧时代的中期,两性关系出现最早禁 忌,禁止父母辈与子女辈的两性关系。 标志着人类社会在两性结合方面有了一 定的社会规范(社会性的制度) 血缘家庭就是以兄弟和姊妹之间互相集 体配婚的婚姻形式为基础。家庭起源于 血缘家庭。
血缘家庭




子 辈
子 辈
3.普那路亚家庭
(一)家庭的起源与发展
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恩格斯写成 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被 人们公认为研究家庭起源的经典著作之 一。
1.家庭起源的史前阶段
距今大约300万年以前,人类的两性关 系处于一种与动物没有多大差别的混乱 杂交的状态。 “每个女子属于每个男子,同样,每个 男子也属于每个女子”。尚无婚姻家庭 可言。
3.抚养与赡养功能
费孝通:中国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 向下对自己的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向上对 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形成了一种“反哺” 式的养老模式。
家庭赡养内容包括:物质和经济方面的扶 持和感情的交流和伦理道德的履行。
特点:以老人为中心,老人利益高于其他 人利益;赡养与抚养的统一;全方位护理
4.消费功能
第四讲 农村家庭和家族
人生不能无群,在农村社会血缘群体 主要包括家庭、家族和宗族。
在漫长的传统社会里,血缘群 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血缘群 体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伦理规 范,并推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最终成为传统社会维系的纽 带——礼治秩序。
第一节 农村家庭
一、家庭
是通过婚姻、血缘以及收养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 体。个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 会身份相互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与户不同
对偶家庭


5.个体家庭
男子在生产和财富创造和家庭中占据主要地 位,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子女,便建立了以男 子为中心、以男性计算世系、以及按父系继 承财产的个体家庭。 个体家庭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夫多妻家庭到一 夫一妻家庭的转变
这种家庭制度的产生是以经济条件为基 础的,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成长的 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家庭制度。
许多生活消费品可以自我满足; 家庭的消费功能服从家庭的经济功能; 受农村社会消费意识、民族和地方习俗的影响 和制约。 勤俭持家的传统与大办红白喜事的习惯 特点:水平低;自给性强;消费重老不重小, 重男不重女
2.从家庭分子继嗣传承的角度
父系家庭 母系家庭 双系家庭。
3.根据新家庭跟随哪一方居住
从夫居 从妻居(“入赘”) 独立居住
三、 农村家庭
农村家庭满足了农民多方面的需要, 是许多复杂多样的乡村组织的起点 和基础,是“乡村社会的细胞”。
(一)农村家庭的要素
农村家庭是农村居民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 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共同 生活的群体。农村家庭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1.至少有两个人,而且相互帮助与保护; 2.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 3.长期经营、共同生活。
1.根据家庭成员的代际构成与成员的数目、亲缘 关系的不同组合可以把农村家庭分为: 联合家庭(扩家庭):父母和几个已婚儿子一起 生活的家庭形式。人口在6人以上 主干家庭(直系家庭):父母和一个已婚儿子组 成的家庭。人口在4—5人。 核心家庭(小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一起生活 的家庭。 其他家庭:在农村,有一些鳏、寡、孤、独的人, 组成家庭,名目繁多,比例很小。
农村家庭经济功能的变化
农民兼业越来越普遍。家庭在组织生产 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农业生产在家 庭经济中所占地位越来越低。 传统家庭的生产功能逐渐趋于萎缩。农 村家庭生产功能日益社会化。
农村家庭经济功能的特点
生产规模小; 生产无分工性 产品的非市场性质
2.生育功能
农村家庭的生育功能包括生殖与抚育子 女两个方面。 生儿育女,繁衍子孙,延续生命是家庭 最重要的责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 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 防老”、“有子万事足”等生育价值观 念。 生男——弄璋之喜;生女——弄瓦之喜
“普那路亚”在夏威夷语中是“亲密的伙伴” 的意思。 “普那路亚”家庭是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 其特征特征不仅排除父母与子女的通婚,也 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实行了两个集 团之间的群婚。
人类历史上的母系氏族
普那路亚家庭
女 男
男 女
4.对偶家庭
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交替时期,出现了 第三种家庭形式。 特点: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 妻,相对主妻来说他也是她众多丈夫中 的主夫。 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同居现象。生父的确 定性增加,生儿育女也使婚姻关系日趋 巩固和持久。
丈夫和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权力极端 分化,甚至妻子也变成了丈夫的财产。 既然是私有财产,就不允许他人侵占, 因此妻子的性自由是受到严格禁锢的。
一夫一妻制
工业的发展促使妇女参与社会劳动 妇女运动的崛起
这种体现民主、平等关系的真正 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的实现,是人 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二、家庭的类型和特点
4.传统的婚姻 是一种父母之命、媒妁考虑男女之间的感 情。婚姻关系基本上成为一种社会义务 和人生责任。
5.稳定的家庭
生产力水平较低情况下,相互依存必然 产生感情上的依恋,夫妻双方能相濡以 沫,白头偕老,家庭和睦、结构稳定。 只要妻子能生儿育女、恪守妇道、胜任 家务,丈夫较少提出离婚。
女人出嫁后依附丈夫,不论家庭生活多 么不称心,也很少会提出离婚。保证了 婚姻的稳定性。
四、农村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 农村家庭的经济功能,是指农村家庭作 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和独立的单位,在 组织家庭成员从事物质生产及其他经济 活动方面的特殊能力和作用。 “男耕女织”既体现了家庭生产经营功 能的内容和特点,又体现了家庭内部的 自然分工。
(二)农村家庭的主要特点:
1.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承担着生产、分配、生活、娱乐、宗
教等功能。 2.父系夫权制的家庭 家庭建立和维持以男子为本位,世系以 男子计算,权力集中在男性家长手里。
3.纵向的父子关系为主轴 家庭两根轴,以血缘的父子关系为核
心的纵轴,以婚姻的夫妻关系为核心的 横轴。农村家庭中,以纵向关系是其他 家庭关系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