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板设计初步第5章印制电路板设计初步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编辑、设计是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
电子产品的功能由原理图决定(所用元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但电子产品的许多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可靠性、抗震强度等不仅与原理图设计、元器件品质、生产工艺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布线是否合理。
在电路图和元器件相同条件下,印制板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例如电路系统性能指标等几乎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和可靠性(抗干扰性能)。
编辑原理图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使用相关的CAD软件进行PCB板设计,因此在电子线路CAD中印制板设计才是最终目的。
随着电路系统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及微型低功耗已成为趋势,在电路系统中大量使用表面安装元件(如SMC)、器件(如SMD封装的各类IC芯片)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无论是布局电路,还是系统整体功能验证,都不可能再借助传统的“万能板”或“面包板”进行,因此,PCB编辑常识与熟练使用流行CAD软件进行PCB设计,对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已成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5.1 印制板种类及材料印制板是印制线路板或印制电路板的简称,通过印制板上的印制导线、焊盘以及金属化过孔、填充区、敷铜区等导电图形实现元器件引脚之间的电气互连。
由于印制板上的导电图形、元件轮廓线以及说明性文字(如元件序号、型号)等均通过印制方法实现,因此称为印制电路板。
通过一定的工艺,在绝缘性能很高的基材上覆盖一层导电性能良好的铜薄膜,就构成了生产印制电路板所需的材料——覆铜板。
按电路要求,在覆铜板上刻蚀出导电图形,并钻出元件引脚安装孔、实现电气互连的金属化过孔、固定大尺寸元件以及整个电路板所需的螺丝孔等,就获得电子产品所需的印制电路板。
5.1.1印制板种类及结构印制板种类很多,根据导电层数的不同,可将印制板分为单面电路板(简称单面板)、双面电路板(简称双面板)和多层电路板;根据覆铜板基底材料的不同,又可将印制板分为纸质覆铜箔层压板和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两大类。
此外,采用挠性塑料作基底的印制板称为挠性印制板,常用做印制电缆,主要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内可移动部件,如DVD机内激光头与电路板之间就通过挠性印制电缆连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单面板的结构如图5-1(a)所示,所用的覆铜板只有一面敷铜箔,另一面空白,因而也只能在敷铜箔面上制作导电图形。
单面板上的导电图形主要包括固定、连接元件引脚的焊盘和实现元件引脚互连的印制导线,该面称为“焊锡面”——在Protel99/99 SE PCB编辑器中被称为“Bottom”(底)层。
没有铜膜的一面用于安放元件,因此该面称为“元件面”——在Protel99 PCB编辑器中被称为“Top”(顶)层。
由于单面板结构简单,没有过孔,生产成本低。
因此,线路相对简单、工作频率较低的电子产品,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等电路板一般采用单面板。
尽管单面板生产成本低,但单面板布线设计难度最大,原因是只能在一个面上布线,布通率比双面板、多层板低;可利用的电磁屏蔽手段也有限,电磁兼容性指标不易达到要求。
理论上,对于平面网孔电路,在单面板上布线时,布通率为100%;对于非平面网孔电路,在单面板上,无法通过印制导线连接的少量导电图形(如引脚焊盘),可使用“跨接线”连接,但跨接线数目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电路性能指标会下降。
有关单面印制板中跨接线设置原则,本章后续内容将详细介绍。
双面板结构如图5-1(b)所示,基板的上下两面均覆盖铜箔。
因此,上、下两面都可以印制导电图形。
导电图形中除了焊盘、印制导线外,还有用于使上、下两面导电图形互连的“金属化过孔”。
在双面板中,元件一般也只安装在其中的一个面上,该面也称为“元件面”,另一面称为“焊锡面”。
在双面板中,需要制作连接上、下面印制导线的金属化过孔,生产工艺流程比单面板多,成本略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高。
但由于能两面走线,布线相对容易,布通率高。
借助与地线相连的敷铜区即可较好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因此应用范围很广,多数电子产品,VCD 机、单片机控制板等均采用双面板结构。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引脚数目迅速增加,电路图中元器件连接关系越来越复杂。
此外,器件工作频率也越来越高,双面板已不能满足布线和电磁屏蔽要求,于是就出现了多层印制板。
在多层印制板中导电层的数目一般为4、6、8、10等,例如在四层板中,上、下面(层)是信号层(信号线的布线层),在上、下两层之间还有内电源层、内地线层,如图5-1(c)所示。
在多层印制板中,可充分利用电路板的多层结构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了电路系统的可靠性;由于可布线层数多,走线方便,布通率高,连线短,寄生参数小,工作频率高,印制板面积也较小(印制导线占用面积小)。
目前计算机设备,如主机板、内存条、显示卡、高速网卡等均采用4或6层印制电路板。
在多层电路板中,层与层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元件引脚焊盘和金属化过孔实现,除了元件引脚焊盘孔外,用于现实不同层电气互连的金属化过孔最好贯穿整个电路板(经特定工艺处理后,不会造成短路),以方便钻孔加工。
在图5-1(c)所示的四层板中,给出了五种不同类型的金属化过孔。
例如,用于元件面上印制导线与电源层相连的金属化过孔中,为避免与地线层相连,在该过孔经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过的地线层上少了一个比过孔大的铜环(很容易通过刻蚀工艺实现),这样该金属化过孔就不会与地线层相连。
图5-1 单面、双面及多层印制电路板剖面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5.1.2印制板材料根据覆铜板基底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印制板分为纸质覆铜箔层压板和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两大类。
使用粘结树脂将纸或玻璃布粘在一起,然后经过加热、加压工艺处理就形成了纸质覆铜箔层压板和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
目前常用的粘结树脂主要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树脂三种。
使用酚醛树脂粘结的纸质覆铜箔层压板称为覆铜箔酚醛纸质层压板,其特点是成本低,主要用作收音机、电视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印制电路板。
使用环氧树脂粘结的纸质覆铜箔层压板称为覆铜箔环氧纸质层压板。
覆铜箔环氧纸质层压板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比覆铜箔酚醛纸质层压板好,也主要用作收音机、电视机以及其他低频电子设备的印制电路板。
使用环氧树脂粘结的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称为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印制电路板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耐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可在较高温度下使用。
因此,广泛用作各种电子设备、仪器的印制电路板。
使用聚四氟乙烯树脂粘结的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称为覆铜箔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
由于其介电性能好(介质损耗小、介电常数低),耐高温(工作温度范围宽),耐潮湿(可以在潮湿环境下使用),耐酸、碱(即化学稳定性高),是制作高频、微波电子设备印制电路板的理想材料,只是价格略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此外,对防火有特殊要求的电子设备,如计算机主机电源,使用的印制板材还必须具有阻燃或自熄性能。
覆铜箔层压板有时也简称为覆铜板,主要性能指标有基板厚度、铜箔厚度、铜膜抗剥强度、翘曲度、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单位长度电阻等。
常用纸质、玻璃布覆铜箔层压板厚度在0.2~6.4mm之间, 可根据电路板用途、绝缘电阻及抗电强度等指标进行选择;铜箔厚度为50~70μm(误差为5μm),单位长度电阻约为.3Ω/m(印制导线宽度为mm)。
1.5mm,铜箔厚度为50μm,即截面积为0.07525.2 Protel99 SE PCB的启动及窗口认识在Protel99 SE状态下,编辑、创建原理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制作PCB印制板。
5.2.1 启动PCB编辑器在Protel99 SE状态下,可通过如下方式之一创建新的PCB文件,进入PCB编辑状态。
(1)任何时候,单击“File”菜单下的“New”命令,在图1-6所示窗口内直接双击“PCB Document”(PCB文档)文件图标,即可创建新的、空白的PCB文件,进入PCB编辑状态,如图5-2所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图5-2 Protel99 SE PCB编辑器窗口(2)通过上述方式创建的PCB文件没有自动生成印制板的边框,只适用于创建非标尺寸的单面或双面印制板。
对于标准尺寸规格的印制板,如ISA、PCI总线扩展卡及多层印制电路板,最好通过“Printed Circuit Board Wizard” (印制板向导)创建标准尺寸的PCB文件,然后借助原理图编辑器窗口内“Up PCB…(更新PCB)”命令,把原理图中元件封装图、电气连接关系(即网络表文件)直接装入PCB文件内。
有关通过“Printed Circuit Board Wizard”(印制板向导)创建新PCB文件的操作过程第6章将详细介绍。
5.2.2 PCB编辑器界面Protel99 SE印制板编辑窗口如图5-2所示,菜单栏内包含了“File”(文件操作)、“Edit”(编辑)、“View”(浏览)、“Place”(放置)、“Design”(设计)、“Tools”(工具)、“Auto Route”(自动布线)等,这些菜单及其命令的用途随后会逐一介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与原理图编辑器相似,在印制板编辑、设计过程中,除了可使用菜单命令操作外,PCB编辑器也将一系列常用的菜单命令以工具“按钮”形式罗列在“工具栏”内,用鼠标单击“工具栏”内的某一“工具”按钮,即可迅速执行相应的操作,方便、快捷。
PCB编辑器提供了主工具栏(Main Toolbar)、放置工具(Placement Tools)栏(窗)。
必要时可通过“View”菜单下的“Toolbars”命令打开或关闭这些工具栏(窗)。
缺省时这两个工具栏均处于打开状态。
主工具栏(窗)内各工具的作用与SCH编辑器主工具栏相同或相近,在此不再介绍。
放置工具栏内的工具名称如图5-3所示。
图5-3 放置工具窗口内的工具启动后,PCB编辑区内显示的栅格线是第二栅格线,大小为1000mil,即25.4mm。
在编辑区下方列出了目前已打开的工作层和当前所处的工作层。
PCB浏览窗(Browse PCB)内显示的信息及按钮种类与当前浏览对象有关,如图5-4所示,单击“浏览对象选择框”下拉按钮,即可选择相应的浏览对象,如Library(元件封装库)、Components(元件)、Nets(节点)、“Net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4Classes”(节点组)、“Component Classes”(元件组)、“Violations”(违反设计规则)、“Rules”(设计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