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

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主要分为暖气团和冷气团。

2.锋:冷、暖气团的分界(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面类型(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而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如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冬季贵阳的阴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低压高压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型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剧烈,往往产生阴雨天气,甚至造成雷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常见地区: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微点1 冷、暖气团的温度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微点2 锋面过境并不一定会带来降水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微点3 冷、暖锋的符号各有不同微点4 图解两类准静止锋微点5 低压槽附近多阴雨天气的原因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微点6 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风向微点7 台风形成的地理条件(1)洋面温度在26 ℃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形成热低压,逐渐发展形成强热带气旋。

(2)赤道附近海区,由于地转偏向力小,一般很难成为台风的发源地。

微点8 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原因是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大气运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

如下图,甲为低压槽,易出现锋面;乙为高压脊,不会出现锋面。

微点9 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的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原因是西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的运动。

东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的运动。

锋及对天气的影响(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看符号(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看锋面坡度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方为锋前,锋线后方为锋后。

(5)依据天气特征判断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②经历阴雨、升温等天气过程的是暖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暖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比较温和。

(6)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判断①冷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②暖锋影响下的温压变化: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020·会宁月考)下表为海门市气象台测得的连续几日的天气情况数据表。

读表完成1~2题。

日期气温(℃)气压(百帕)风力天气最高最低均温1月11日18 2 10 1 002.5 1~2级晴1月13日12 -1 4 1 005 6~8级小雪1月15日 5 -4 2 1 008 2~3级多云2.若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造成的自然灾害为( )A.伏旱 B.风暴潮C.洪涝D.寒潮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的天气数据可知,海门从11日至13日,风力增大,云层增厚,气温大幅度下降,出现了雨雪天气,符合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点;从13日至15日,气温持续下降,气压升高,风力减小,天气转好,符合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点,故选B。

第2题,若冷锋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往往导致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降温及雨雪天气,此时为1月份,故会带来寒潮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答案:1.B 2.D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或灰霾天气。

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读某区域4月20日气压(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回答3~5题。

3.等压线a的数值为( )A.1 017.5或1 012.5 B.1 012.5或1 015C.1 015或1 017.5 D.1 015或1 0204.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天气特点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台风影响,东京风力大于长沙B.受暖锋影响,淮南即将迎来绵绵细雨C.受上升气流影响,北京天气晴朗D.受反气旋的控制,平壤出现狂风暴雨天气5.仅考虑气象条件,图中出现霾的可能性最大的区域是( )A.平壤地区B.北京地区C.山东半岛东部地区D.郑州地区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图的等压距为2.5 hPa。

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压距。

结合图示信息即可判断等压线a的数值为1 015或1 017.5。

第4题,此时为北半球春季,受台风影响概率较低且东京等压线比长沙稀疏,风力小。

结合上题分析,此时西太平洋副高势力不断增强,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暖锋,淮南即将迎来绵绵细雨。

北京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平壤受气旋控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北京受高压控制,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可能出现雾霾天气。

答案:3.C 4.B 5.B气旋、反气旋与天气(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1.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 A.甲B.乙C.丙D.丁2.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A.甲B.乙C.丙D.丁【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C2.B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江淮气旋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受其影响冬春季可出现暴雪。

下图为某年2月12日23:00至2月13日20:00山东省东营市受江淮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变化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本次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为(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2.13日8:00前后降水形式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风向B.气压C.温度D.降水量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风向变化可以判断,东营先吹偏东风(表明气旋中心在其西侧),然后吹偏西风(表明气旋中心在其东侧),由此可以判断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故选A。

第2题,降雪形式的变化为13日8:00前为降雨,之后为降雪,读图,13日8:00前后温度低于0 ℃,因此降水的形式由降雨变为降雪,是温度降低导致的。

故选C。

答案:1.A 2.C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图。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某月5日22时甲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约15 km的速度东移。

据此回答3~4题。

3.未来7至8小时内乙地风向为( )A.先吹东南风后吹西北风B.先吹西北风后吹东南风C.先吹西南风后吹东北风D.先吹东北风后吹西南风4.第二天乙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沙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解析:第3题,据“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的信息,该图为上南下北。

甲天气系统向东移动经过乙地,故乙地的风向为先吹西北风后吹东南风。

故选B。

第4题,读图,结合比例尺可知,乙地在第二天,经历了甲(高压)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转晴,所处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

故选C。

答案:3.B 4.C气象灾害(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西北。

(2)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较低。

(4)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1.洪涝(1)成因①自然原因:水系特征、水文特征、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等。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蓄洪能力下降。

(2)危害淹没农田、道路;破坏水利工程设施;冲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3)防御措施①工程措施:上游修建水库;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建立分洪、蓄洪区,河道裁弯取直;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