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催化铁应用于草甘膦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催化铁应用于草甘膦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主要 是 T P这 一指 标难 以达 到纳 管 标 准 。此 外 ,经
表 1 化工厂污水处理站现有工艺排水水 质特 点
Ta . T ee l e t trq a t rm ec rett ame t rcs b 1 h fu n e u lyfo t urn e t n oe s wa i h r p ( g L m, ) /
效 、低毒、广谱 、安全的除草剂 ,它具有 良好的内 吸、传导性能 ,是 目 前除草剂产量最大的品种。草 甘膦在我国 2 世纪 9 O O年代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已 形成 3 O万 t 以上 的生产能力 ,是最大的除草剂品
20 ) 0 8 》中 C D ̄ 0 gL O < 0m / ,总磷 ≤2O gL的标 2 .m / 准 【 ,亦达 不 到 工 业废 水 其 他企 业 类 总 磷 的排 污 4 J
示。
化 ,从而大幅增加作 为电子受体 的有机物 比例 。 ]
同时电极反应产物如新生态的 [ ,也具有很高 H]
的化学 活性 ,能与废水 中污 染物分 子发生 氧化还 原
作用 ,转化具有吸电子基团的难生物氧化 的有机
进 一 医 水
出一 固 水 一
一
图 1 化工厂现有草甘膦废水处理工艺
2 1 催 化铁 滤料 .
化学元 素组成 如 表 3所 示 L l ¨。实 验 前 对 铁 刨 花 进
本实验采用的催化铁滤料 由铁刨花和铜片混合
行预处理 ,将铁刨花浸于 l o L的氢氧化钠溶液 ml /
组成 ,铁刨花铁铜质量 比为 2 : 。为 了更 准确地 0l 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并维持实验的重现性,本
2
四 川 环 境
3 0卷
理工程 目前的出水总磷达不到该化工区 自 定纳管标
准 (0 / ) 2 mgL ,本 文针对 草甘膦 废水含 磷高 且 可生
物 ,改善其可生物降解性 ;此外 ,产生的铁离子可 直接与磷酸盐发生沉淀反应去除磷。因此 ,考虑在 原处理草甘膦废水的工艺 中添加催化铁处理段 ,以 期达到提高该废水的处理效果的 目的。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34 2 1 )60 0 -6 10 .64(0 1 0 -0 10
中图分类号 : 73 X 0
Fe sb l y S u y o d t g t e P o e s o e t g W a t wa e r m a i i t t d fUp a n h r c s fTr a i s e t r f o i i n Gl p o a e P o u t n u i g Ca ay i r n y h st r d c o sn t l t I o i c HA B n , W A N i g NG n — U, WANG Z , MA L - i g Ho gW i ur n u
e e t ey i r v d f c v l mp e . i o
Ke wo d y r s:G y h st rd cin w twae ;C t yi rn id ga a it lp o aep u t a e tr aa t Io ;bo erd l o o s l c b i y
F 昏 1 C re tw se trt ame t r c s i u r n a twae e t n o e s r p
目 前该厂排放的污水水质基本情况如下 :出水 1 平均值为 4 m/ 1 P 0 gL以上 ,有时高达 8m / ;出 0 gL 水 C D平 均 值 为 26 gL O 3 m / ,最 高 可 达 58 gL 9m /
检测,出水 中难降解 C D成分 占总 C D的 8 %以 O O 0 上 ,经多次对其 出水 中的难 降解 C D进 行检测 , O 发现结果为 10 gL左右。该厂 希望 通过工艺改 8m / 造 ,使处理后的出水总磷能够稳定达到该化工区的
污水 纳管标 准 。
( 1 。经分析 ,废水中的磷盐主要是草甘膦 ,现 表 ) 有处理工艺对草甘膦 的处理效果有限,导致出水中
第 3 卷第 6 0 期
2 1 年 l 01 2月
四
川
环
境
V0. 0. . 13 No 6 De e e 0l c mb r 2 1
s CHUAN 1 ENⅥ R0NMENT
・
试 验 研究 ・
催 化 铁 应 用 于 草甘膦 废 水处 理 工 艺 改造 的可 行 性研 究
1 引 言
草甘膦 ( N一亚 甲基 膦 甘 氨 酸 ) 是 一 种 高 ¨
的高浓度废水 - ,直接生化处理往往效果不理想 , 3 J 化学需氧量 C D值、总磷值皆达不到 《 O 化学合成 类 制 药 工 业 水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B 294— G 10
物降解性 低 的 特点 ,利 用催 化 铁 内电解 还原 技 术 ,对其现有处理工艺进行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催 化铁 内电解方 法强调 还原反 应对难 生物 降解 物质 的转 化和去除 ,通过在铁刨花 中添加惰性 J
金 属 电极 材 料 铜 ,从 而 构 成 原 电池 ,在 阴 极 催 化 下 ,加速 阳极 金 属 的 氧 化 ,且 避 免 被 分 子 氧 的氧
实验使用的铁刨 花材料为 3 CM A , 型号钢材 8ro 1 该
中约 1mn 0 i,以去除表面的油渍 ,再将处理过 的铁
刨花置于 0 I o L的盐酸溶液中约 1mn .ml / 0 i,以去 除表面的氧化物 ,清水洗净后与铜片充分混匀压实 备用 ,堆积密度为 05 gL . k/ 。
的化学元素组 成如表 2所示¨ 引,铜 片为化学纯 ,
6期
韩
冰等 :催化铁应用于草甘膦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3
2 2 实验用 水 .
2 1 1 摇 瓶 实验 ..
2 3 实 验方 法 .
2 3 1 摇瓶 实验 ..
摇瓶实验利用催化铁内电解方法 ,对现有草甘 膦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实验用水 取现有污水处理工艺 的 3处污水分别进行研究 , 3 处污水即现有工艺进水 ( 草甘膦母液 ) 、现有工艺 厌 氧池 出水及 现有 工 艺 C S A T池 出水 。污水 水 质状
a a r b c a rb c bo o i a r ame t i h mi a ln , c t yi rn w ¥ a o td t p ae t e e it g p o e s o n eo i — e o i ilg c l t t n n a c e c l p a t aa t i a d pe o u d t x s n r c s f r e l c o h i i r v me to e e u n ae u l y T e e e t o aayi r n rmo i g p o p o u n wae tdf r n r ai g s ci n mp o e n ft f e tw trq ai . h f cs fc t t i e v n h s h r s i t ra i e t e t e t s h l t l co e t n o
纳管标准 ( 总磷 ≤8O L 。 .m ) 目 ,国内已有不少 的研究见诸各类 文献报 前
种。生产草甘膦过程中,产生大量含盐废水 以及 甲
醇、甲醛、草甘膦、亚磷酸二 甲酯等难降解有机物
收稿 日期 :011- 21.1 3 0 作者简介 : 冰(95 , 江苏东台人, 韩 18 一)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
工程 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20 0 8级在读硕士研究 生, 研究方 向为污水处理 。
道 ,但各类研究大都集 中在如何 降解废水 的 C D O 上 ,而对该类废水 的除磷问题却鲜有涉及 。且 自 草 甘膦 1%水剂 20 年被农业部 、工信部第 15 号 0 09 18
公告 明确停止生产后 ,草甘 膦母 液的处理 问题 亟待解决。江苏某化工厂 20 m / 草甘膦废水处 50 。d
otohsht b 27 ad8 . 3 rset e ee un f ebo g a a arb n.A d oa yis n cn y r pop a y . % n 3 1% e pc vl i t f et i o c ne i t k d i nl gi at h e 5 i y nh l ot h li l o ca i t l ti f l i
( ol efE v ometl c ne&E g er g T n nvrt, hn h i 0 0 2 C lg ni n n i c e o r aSe ni e n , o ̄i i sy S ag a 0 9 ) n i U ei 2
Ab t a t A mig a h v rhg oa p op ou o c nrt n i h fu n lp o ae p o u t n w se trfo s r c : i n tte o e ih ttl h sh rs c n e tai n te e e tG y h st rd c o atwae rm o l i
ices dtert fB n rae ai o OD5t OD fo 0 0 o0 3 o i rv h id ga a it,whc s n fv ro h olw u h o o C rm . 8 t . 1 t mp ete bo erd bly o i ih Wa i a o fte fl — p o a rbctet n.I cn ld dta ya dn aayi o e t natrh n e bctn e i rame t t o cu e t d igac t t i ns c o fe ea a r i k,tee u n ae u l o l e o h b l cr i t o a h f e t trq a t c udb l w i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