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原料乳的检验

实验一--原料乳的检验

实验一原料乳的检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原料乳取样的规则及方法,了解和掌握原料乳的感官鉴定、新鲜度检验、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一、实验内容:
原料乳的感官鉴定、原料乳新鲜度检验、原料乳相对密度检验等。

二、实验原料与用具:
原料:新鲜牛乳,陈旧牛乳
用具:5mL、10mL刻度吸管,10mL试管,吸球,24孔白瓷皿,500mL烧杯,乳稠计(密度计),250mL量筒,碱式滴定管,250mL三角瓶,100度温度计
乳成分分析仪
三、检验方法:
一)原料乳的感官鉴定
验收牛乳时,应先做感官鉴定,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味、牛粪味、腥味和煮熟乳气味等。

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后,用吸管取1-3mL乳羊在白瓷皿中,观察牛乳的色泽、杂质及组织状态。

a.色泽是否带红色、绿色或明显的黄色。

b.是否有大量杂质,如煤屑、豆渣、牛粪、尘埃和昆虫等。

c.牛乳是否发粘或呈凝块。

二)原料乳新鲜度检验
1、滴定酸度实验:
吸取10mL牛乳,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0mL水,再加入0.5mL 0.5%是酚酞乙醇溶液,小心摇匀,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见注),在1min内不消失为止。

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乘以10 ,
即得酸度(°T)。

T度:°T=10×P
或°T=10×P×(NaOH的mol浓度×10) (直接带入NaOH的mol浓度)
乳酸分子量90,1mL 0.1mol/L的溶液中含有0.009克。

2、酒精试验:
于洁净干燥的试管内用等量的酒精(中性)与牛乳混合(一般以乳与酒精各2.0 mL等量混合),振摇后,观察试管壁上是否絮片状沉淀,不出现絮片沉淀的牛乳符合表1酸度标准,出现絮片的牛乳为酒精阳性乳,表示其酸度高于表1酸度标准。

试验温度以20 ℃为标准,样本乳温度不同,需进行校正。

根据收乳的标准,采用68°、70°、72°的酒精。

表1 酒精浓度与牛乳酸度(°T)的关系
酒精浓度不出现絮片的酸度
68°20°T以下
70°19°T以下
72°18°T以下
3、煮沸试验:
取约10mL牛乳,放入试管中,置于沸水浴中5min,取出观察管壁有无絮片出现或发生凝固现象。

如产生絮片或发生凝固,表示牛乳已不新鲜,酸度大于26°T。

三)乳的相对密度测定
测定方法:
1、将乳样在40℃水浴锅中加热5min,这样可使脂肪呈液态。

仔细混匀乳样,避免起泡和脂肪分离现象。

2、冷至室温(20℃)。

3、沿筒壁小心将乳样注入250mL量筒中至容积的3/4处,如有泡沫形成,可用滤纸条吸去。

4、小心将乳稠计插入乳样中,使沉入到相当于乳稠计计算尺上30刻度处,让其自由浮动,但要使其不与量筒内壁接触。

5、待乳稠计静止1-2min后,眼睛对准筒内乳样表面层与乳筒计计算尺接触处,即在新月形表面的顶点处读取刻度数。

所读出的读数即为该牛乳的密度数。

6、量取牛乳温度进行温度校正,温度应在17℃-24℃之间。

根据下试计算牛乳的相对密度:
D 20℃/4℃=d+(t-20)×0.0002
试中:D20℃:20℃时牛乳的相对密度
d:乳稠计实际读数
20:标准测定温度
t:实际测定温度
例如:牛乳试样温度为16℃,用D20℃/4℃的乳稠计测得比重为1.0305。

按上公试换算为温度20℃(标准温度)时的相对密度:
D20℃/4℃=1.0305+(16-20)×0.0002 =1.0297
四)乳成分分析仪对原料乳的检测(示范)
四、实验结果
记录各实验的结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二凝固型酸奶的制作
目的要求: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发酵剂的制备及酸乳的制作,进一步了解和熟悉酸奶的加工方法及原理。

一、实验原料与用具:
实验原料:新鲜牛乳,白糖,菌种(发酵剂)
用具及设备:电子秤,培养箱,电磁炉、不锈钢锅、不锈钢汤勺,温度计,已消毒玻璃瓶,封瓶纸,橡皮筋,等
二、制作工艺流程
原料乳→预热(60℃)→均质→添加蔗糖(7.5%)→水浴杀菌(90℃,15min)→冷却(45℃)→添加发酵剂(3%)→灌装→封盖→发酵(培养箱,43℃)→冷却→冷藏→品尝
三、工艺要点
1. 原料奶验收与处理:生产酸奶所需要的原料奶要求酸度在18。

T以下,脂肪大于3.0%,非脂乳干物大于8.5%,并且奶中不得含有抗菌素和防腐剂,并经过滤。

2. 先用水浴方法将牛乳加热到60℃,然后用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

3. 加蔗糖:蔗糖添加量一般为牛乳量的6-8%,本实验添加量为7.5%。

4. 杀菌冷却:将加糖后的牛乳在水浴加热到90℃时,并开始计时,保持10min,之后水浴方法冷却到45℃。

5. 添加发酵剂:将制备好的发酵剂搅拌均匀,按原料乳3%的量添加到冷却后的牛乳中,成分搅拌均匀。

5. 装瓶:将加入菌种的牛乳转入灌装机中,然后用消毒好的玻璃瓶进行灌装,然后用塑料纸封口,再用橡皮筋扎紧即可进行发酵。

6. 发酵:将装瓶的牛乳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43℃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约4h左右,至牛乳完全凝固。

7. 冷藏:先将发酵凝固好的酸奶由培养箱中移出,最好放入冰水中,适当冷却后在放入0-5℃冷库或冰箱中冷藏12h以上,进一步产香且有利于乳清吸收。

8. 酸奶品尝:观察酸奶的组织结构,是否有乳清析出,品尝酸奶的细腻度、酸甜度、香味、口感及酸奶的结实程度等。

四、实验结果
感官评定:品尝结果的记录
五、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