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锈钢储罐酸洗钝化专项方案

不锈钢储罐酸洗钝化专项方案

某不锈钢储罐酸洗钝化专项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目录
1.目的 (2)
2.参考文件 (2)
3.内容 (5)
4.附录A:人力、设备、防护品及消耗品 (7)
5. 附录B.吊耳焊接示意图 (8)
1.目的
本方案主要用于指导浮顶罐酸洗、钝化的相关工作,明确施工技术要求及各项注意事项。

2.参考文件
《酸洗钝化操作程序》WD-TM-Y8047
《现场制造奥氏体不锈钢罐的表面处理》TM-Y8005
3.内容
3.1工作条件
3.1.1 技术水平
——操作者应具有酸洗、钝化操作的资格,还具有操作方面所涉及的卫生知识。

3.1.2 防护品及消耗品
——所使用的防护品及消耗品见附录A
3.1.2 先决条件
——准备好相关图纸、程序和技术交底资料;
——REA浮顶罐安装工作全部完成,并检验合格;
——污水的排放必须满足现行规定;
——现场操作时,要保证周边区域清洁无铁素体污染;
3.2操作顺序
3.2.1 检查技术先决条件
检查3.1.2节中叙述的技术先决条件。

3.2.2 脚手架的搭设
——储罐内、外脚手架搭设应牢固,经项目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脚手架使用前酸洗钝化人员与脚手架搭设人员一起检查,对阻碍酸洗钝化部位进行修改后,再使用。

——对储罐进行酸洗钝化处理搭设的脚手架应从耐腐蚀性、防止铁离子污染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因酸洗钝化的酸液容易将材质为碳钢的架杆、卡扣、跳板等物件腐蚀,这样轻者造成机具腐蚀损失,严重时会引发塌架事故。

另外,架杆、卡扣、跳板上的铁离子会污染已经酸洗钝化完的部位。

必要时将架杆、卡扣、跳板涂刷上耐酸涂料,既增强了耐腐蚀性能,又防止了铁离子污染。

为防止脚手架破损罐底,在罐底铺设一层木板或防火雨布或胶皮进行隔离.
3.2.3 储罐表面清理
——检查焊缝及罐板表面是否还残留飞溅、焊渣,如有进行清除。

——用不起毛的白布浸渍丙酮将罐体表面的油污清除干净。

——操作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脱脂不干净,重复以上操作。

——用除盐水将被处理的储罐表面冲洗干净(如需要时)
3.2.4酸洗
——在正式酸洗钝化前要采用试板进行试验,掌握控制酸洗钝化温度及时间,防止欠酸洗或过度酸洗而引起基本金属的腐蚀,必要时可采用添加缓冲剂的办法来抑制点腐蚀及过度腐蚀发生,如加入0.5%的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

——用耐酸搪瓷缸或带盖塑料小桶盛装酸洗膏,用尼龙刷或毛刷将糊状酸洗膏均匀地涂抹在罐体表面上,厚度控制在2-5毫米,并使其均匀覆盖,酸洗时间为10~30分钟,为提高酸洗效果,允许用不锈钢丝刷刷洗。

——酸洗时罐内温度控制在10-25℃,防止罐体温度过高,将涂抹的膏体内的酸洗液蒸发掉,膏体变干,影响效果。

3.2.5冲洗
酸洗操作结束后,立即用饮用水冲洗工件或设备表面,用pH试纸测试冲洗后的水,6≤pH≤8 时,停止冲洗。

3.2.6钝化
操作方法同3.2.4,钝化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
3.2.7冲洗
——钝化操作结束后,立即用饮用水冲洗工件或设备表面,应当仔细冲洗,以防止残余酸滞留在工件或设备表面。

用pH试纸测试冲洗后的水,6≤pH ≤8时,停止冲洗;
——用蒸馏水进行最终冲洗,冲洗工件或设备的水,其pH值稳定在该水质允许范围内时(pH 6~8),终止冲洗。

3.2.8检查验收
依据RCC-M第五卷,F册,F6000附录F II中规定的试验方法及准则进行检查和验收。

3.2.9污水处理及成品保护
——冲洗后的水必须引入到指定地点,定期用纯碱或石灰中和处理,当测得处理后的污水pH为6~8时,才可将污水排入下水道内。

——酸洗钝化后,拆除脚手架时谨防架杆、卡扣、跳板磕碰罐壁破损钝化膜,并及时用压缩空气吹干水渍,封罐保护成品。

4.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4.1安全作业先决条件
——贮罐安装区域已经建立控制区;
——贮罐内部光线充足,安全护栏完好,安全通道畅通;
——安装辅助工具各项性能满足安全要求。

4.2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NO.1技术
风险点:违规施工
主要致因:不清楚相关技术要求,凭经验施工
预防措施:
——施工前明确相关要求;
——要求熟练、有经验的人员施工。

NO.2高处作业
主要致因:人员、工机具坠落
预防措施:
——高处作业挂安全带,登高作业时施工人员要小心,并且有专人监护; ——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设置警戒隔离区域;
——HSE人员增加现场巡视次数并监督人员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工具必须放置在工具包里,做好防坠措施。

NO.3酸洗烧伤
主要致因:误操作
预防措施:
——酸洗钝化前,有关人员必须学习清洗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烧伤的急救方法,为了避免误操作,禁止与清洗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正确穿好防护服。

NO.4成品、环境保护
主要致因:冲洗后的水污染环境
预防措施:
冲洗后的水必须引入到指定地点,定期用纯碱或石灰中和处理,当测得处理后的污水pH为6~8时,才可将污水排入下水道内。

4.3安全要求
——清洗前,有关人员必须学习清洗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清洗用药的性能及烧伤急求办法。

为了避免误操作,参加化学清洗人员应佩带专用符号,与清洗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在清洗现场。

——化学清洗时,禁止在清洗系统进行其它工作,尤其不准进行明火作业,严禁吸烟。

——直接接触化学药品的人员和检修人员应穿防护服、胶皮靴、带胶皮围裙、胶皮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或防毒面具,以防酸、碱飞溅烧伤。

——作业人员不得戴玻璃眼镜或使用玻璃器皿
——抬运酸、碱罐和配制酸、碱溶液时,应采用专用工具。

抬运玻璃或陶瓷槽罐时,底部离开地面不宜过高。

——酸、碱溶液跑、冒、滴、漏到作业场地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或用稀碱溶液与酸溶液中和。

开启盛装氢氟酸、盐酸、硫酸、硝酸等容器的盖、堵头、瓶塞时。

严禁瓶口对人。

附录A:人力、设备、防护品及消耗品
1.人力
--- 铆工 2人
--- 酸洗钝化 8人
--- 帮工 2人;
--- 技术员 1人;
--- HSE 1人;
2. 设备
--- 木把不锈钢丝刷;
--- 尼龙刷,毛刷;
--- 污水泵;
--- 胶皮管;
--- 喷壶;
--- 搪瓷缸或带盖塑料小桶;
--- 塑料桶。

3. 防护用品
--- 耐酸防护用品(衣服、鞋、手套、防护眼镜)
4. 消耗品
--- 酸洗膏;
--- 钝化膏;
--- 纯碱或石灰;
--- 酒精或丙酮;
--- 无毛白布;
--- pH试纸;
--- 饮用水;
--- 蒸馏水
附录B.吊耳焊接示意图
浮顶下筒体
示意图
2.额定载荷计算:(见下图)
浮顶装置重2.346吨,酸洗钝化时,浮顶上站8人,每人按60KG计算,M=2.346+6×0.06≈3(T)
吊耳选用4个,板厚5mm,长宽分别为150mm×120mm,100%液体渗透。

焊缝为连续焊,不应有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

单个吊耳上的力T=3000×10÷4=7500N
3.吊耳强度计算(取安全系统K=1.5):
单个吊耳上的力T=3000×10÷4=7500N
吊耳孔板上侧所受最大剪应力
τ=K×T÷A
=1.5×7500÷(0.005×0.06)
=25MPa<[τ]=205MPa满足强度要求
(T:额定载荷;A:危险截面积;[τ]:母材额定抗剪许用应力)
4.吊耳焊缝强度计算(取安全系数K=1.2)
吊耳与预埋板采用双面焊,焊脚尺寸h=4mm,焊缝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取工作条件系数n=0.8)
[σ]= ×0.8=205MPa×0.8
=164MPa
最小焊缝长度(取安全系数K=1.2)L=K×T÷(2×0.7×h×[σ])=8.2mm<120mm满足要求
(T:额定载荷;h:焊缝高度;[σ]:焊缝抗剪许用应力;:母材许用剪切应力;焊缝接头系数取0.7)
5.倒链计算
采用4根2吨倒链,浮顶装置及人重3吨,且倒链使用时接近垂直使用,4×2=8吨>3吨,满足要求。

附录C.酸洗钝化水排放
第10页共10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