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有感

读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有感

读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有感国际学院农经六班康米学号:201342021608 前言:记得第一次见到森的名字是在我最喜爱的诗人泰戈尔的传记中,阿马蒂亚的名字就是泰戈尔所取,意为“永生”,也在此印证了森在经济学界的传奇地位。

之后我接触的第一本森的著作是《贫困和饥荒》。

到现在里面所描写的孟加拉,埃塞俄比亚等等的饥荒案例,依旧让人触目惊心。

在各大案例的基础上森纵观全局,用权力的方法阐释了贫困和饥荒,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到贫困和饥荒这个问题。

这一次,我选择的是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本综合了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饿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这本是是森为公众所写,技术性的讨论相对较少,更加让我领略到了森这位学术大师深邃的哲理辨析,精确有利的经济分析和令人信服的经验论证。

接下来翻开目录,让我们一起领悟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首先纵观全文,《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森改变了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全书论证,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泛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

森根据大量的经验研究资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阐明在实践中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

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他指出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在此我仅对书中所提及的“自由”的概念和森的理论框架这两个方面结合我的收获和体会做一次浅谈。

一:关于“自由”的概念的探讨首先,于真老师在序言提出:“发展就是扩展自由”。

也明确指出书的主题是发展——更准地说,是一种特定的发展观,即: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对自由有一个高度的评价,也让我产生了对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自由在发展中如此重要等,一系列以自由为中心展开的求知欲望。

紧接着森第一段就开宗明义提出全书的出发点:“本书论证,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脉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

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发展观与更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狭隘的发展观包括发展就是GDP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或工业化,或技术进步,或社会现代化等等观点”森把发展的目标看做是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

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等固然可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

森所提出的这个观点,让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就感慨万千,一边细细品味其中至高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又被森的智慧所折服。

那什么是自由?森在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在书中指出“这里所采用的自由观涉及到确保行动和决策自由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给定的个人与社会境况下所享有的机会。

”森认为,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

这个观点,让我茅塞顿开,重新开始审视经济学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由是贯穿了全书的重中心概念。

森笔下的“自由”是在“实质的”意义上定义的,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

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

”它包括法制意义的自由,但不限于权利——自由是人们能够过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

因此,自由还包括各种“政治权益”,比如说,失业者有资格得到救济,收入在最低标准线之下者有资格得到补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资格上学受教育。

在此之前,我了解的到的自由仅仅是通过1789年,在《人权宣言》中提出的“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的一个模糊笼统带有极强社会历史制约性的概念。

这让我从社会各个层次方面重新感受自由的魅力,也更加强化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自由的观点。

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这样的自由概念于亚里士多德对于生活质量和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论述,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森在他们的基础上考察了构成人的有价值的生活的“功能性活动”。

举例来说,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吃,穿,住,行,读书,看电视,社会参与(投票选举,在公共媒体发表言论观点,上教堂做礼拜)等等。

到此森不仅把之前先哲们对自由的模糊概念加一扩展,更加表列出了一些自由的具体表现,让人们更加靠近的接触到看似高高在上的“自由”,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理解自由的内海和具体表现。

在此把这些活动列成一个清单的话,一个人的“可行能力”,就是对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单的所有活动的各种组合。

在这个意义上,能力也就变成了一种自由:能够过上有价值的生活的实质自由。

而这种自由,正是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样的自由观既意味着各人享有的“机会”,又涉及个人选择的“过程”。

假定每个人都在可行的各种活动组合中,按照自己的标准选择最优组合,那么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能力就可以通过他的实际选择而表现出来。

就像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的标准是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再去追求更高质量的自由,而另一部分或许就会选择实习就业,毕业以后就践行运用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最属于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能力。

从实际出发,把这个清单从最基本的功能性活动,逐步扩展到有统计资料的更多项目。

以上就是森在此书中关于什么是自由的问题的解答探讨和我的收获。

二:森的理论框架不可避免的是在森的理论框架中必然会涉及到自由。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关于“自由”的概念,那么现在让我们把自由作为一个整本书框架构建的一个关键,放在整本书中又会是怎么样的体会呢。

让我们一起来拭目以待:首先“自由”在发展中首先具有建构性作用:自由是人们的价值标准与发展目标中自身固有的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价值,因而不需要通过与别的有价值的事物的联系来表现其价值,也不需要通过对别的有价值的事物起促进作用而显示其重要性。

这里的关键就是,把自由本身看做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事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现,不需要依存在其它有价值的事物之中。

同时,自由也发挥手段性作用,森在书中特别分析了促进发展的五种最重要的工具性自由: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

以上就是森的理论框架中关于自由的两大作业。

接着,森用三章篇幅(从导论到第二章)讨论了实质自由概念的各个侧面,然后在第三章中对实质自由的理论框架作了全面的介绍。

同时也在这一部分,讨论了“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这个第一命题。

多年来,森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做过许多重要的,开创性的基础研究。

比如解决了“投票悖论”,引入“个人选择”和挑战“不可能定理”。

他对价值标准的哲理性规范分析,犀利而深刻。

其方法的新颖之处,是从信息基础的角度来比较各种价值标准,论证他的自由是信息基础更广,包容性更强的价值标准。

对于关心全面价值标准的人,这一部分的讨论极具启发性。

森在规范性分析中不遗余力地强调自由的构建性角色,例如:就政治权利而言,政治参与本身是发展的目标之一部分,缺次无以谈发展。

在经济领域,自由交换物品,劳务,就像人们在交谈中自由变换词句一样,都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因此,市场与人的基本自由相联系,只从效率出发高度赞扬市场机制,是不全面的。

就后果考虑,市场导致效率是肯定市场的重要论据,但市场机制的运作也存在各种问题,市场失灵又构成了否定市场的重要论据。

森认为,市场的重要,首先是因为自由交换是优于后果考量的权利,而不是因为市场导致或不导致特定的后果。

对于这一点,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不管是基于市场导致效率还是基于自由交换是优于后果考量的权利,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看待。

然后,森用书中绝大部分的篇幅(第四章到第十章)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此书的第二命题,“自由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个实证性的命题,对此森曾经对发展中国家的各种问题做过广泛的研究,如:印度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和剥夺。

用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的经验事实来进一步阐发,支持他的规范分析。

他用大量的证据说明,自由如何促进发展,而缺乏自由,压制自由如何阻碍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贫困,市场与政府的作用,民主,饥荒,妇女,人口和粮食,文化传统等等,在书的第四章到第十章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最后,森用两章的内容讨论了他理论在应用方面的社会问题。

第十一章讨论他特别关系的一个课题,即社会选择和社会价值的形成。

然而这部分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所以不再多加赘述。

但森在结束全书的第十二章中提出的: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的承诺。

这个核心诉求,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纵观全书,依据森的观点,当个人自由成为社会承诺,那必然是经济高度发展统一,社会福利与法治完备且公民幸福,只有在这个条件下的社会,才有能力承诺个人自由,让所有人都能发挥才能,找到自我归宿与发挥价值。

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一起实现森在最后提出的诉求——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的承诺。

除此以外,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挖掘深思和感悟的观点,如:“自由作为价值标准及其信息基础”,“自由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及“价值和理性在扩展自由和实现发展上的作用”等等,许多有价值的命题的讨论。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外乎三个:人均收入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虽然这些指标频频遭到非经济学家的批评,单一般经济学家对这些批评并不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

而森却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对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反思,并以他的自由观为核心对发展这个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他以流畅的笔触和雄辩的逻辑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发展是对人的全面自由的追求。

这样一个主题注定了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也使得它成为发展和社会公正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似的著作。

更是因此让作为一名读者的我感悟良多,最后我最喜爱的诗人同时也是森的挚友的泰戈尔的一句诗向这名伟大的经济学家致敬:“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接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啊,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泰戈尔《吉檀迦利》诗35纯手打,复制抄袭是小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