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中国消费新时代

2014中国消费新时代


序言
欢迎和我们一起迎接 中国经济转型新阶段的到来!
虽然全球经济依旧处在后经济危机的复苏过程中,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和较快的增长,向 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迈进。
2013年,中国GDP实现了7.6%的年度增长。在这个数字背后,依旧充满着令人兴奋的 机遇,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如何去寻找与挖掘!
事实上,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我们正在迎接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经济正由投资/出口主导 向消费主导转型。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赖于每一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和期许。
如今,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经历着大规模的转型与变革,唯有那些睿智、敏锐的竞争者 方能真正驾驭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抓住机遇,并从中脱颖而出!
现在,让我们去重新审视并洞察不断变化着的中国消费者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目 录
第一章 新一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第二章 拥抱个人消费时代 第三章 健康、环境保护——中国消费新趋势 第四章 共生与共赢: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渠道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第六章 风云变幻的媒介市场 第七章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国消费者 第八章 银行和金融业“试水”互联网金融 第九章 汽车行业看“代沟” 第十章 开启成熟市场新纪元
乐观的二、三线消费者: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上扬,较2013年第三季度分别上升了7个点和6个点。
当我们去探索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成时,不难发现,二、三线消费者在消费意愿(较上一季度分别上升15个点和7个点)、个人经济情 况,及就业预期(二、三线城市分别上升10个点)三个方面均呈现出健康上升的趋势。
107
102
消极
一线
二线
三线
四线
农村
Q1 13
Q2 13
Q3 13
Q4 13
基于这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趋势和消费人群的不断变化,我们相信,从二、三线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未来“新一线”将有望成为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 长的强大引擎。
第一章 新一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谁在拉动中国消费的全面升级: 当下,中国消费者正全面升级,这股力量也必将拉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全面升级。不论是国际企业还是本 土企业,都已嗅到了这种气息,纷纷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向高端延伸。 与前几代人相比,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与独特。同时,在消费中,他们不断在寻找能为自己 忙碌的生活增加新鲜感与兴奋点的产品与服务,对更便利的生活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消费者可支配 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更高品质的生活有了更强的诉求,并且乐享其中。 如果说一线城市、一线消费者曾被看作是全国消费市场的风向标,那么如今,中国城市的发展早已冲破 行政级别的局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更贴近现代意义的,由商业驱动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城市集群。我们 该如何重新审视正在我们面前逐渐展开的、全新的中国消费版图? 不断增长的、乐观的、并富有强大购买力的二、三线城市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高端化市场进军。 唯有能熟练驾驭消费升级趋势的企业,方能获得开启全新增长时代大门的钥匙。 不管是快速消费品、汽车还是耐用品,要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关键在于您是否已在产品及服务价值链中 加入了新的概念,用“私人定制”及高端、创意、升级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形形色色的需求。
第三章 健康、环境保护—中国消费新趋势
第四章
共生与共赢: 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渠道
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零售渠道,其发展速度可谓今非昔比,并不断创造着销售神话。 与线下销售相比,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零售渠道,这些年增长迅速。电商渠道对整体零售市场的贡献率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9倍 多,从2007年的0.6%增长到2012年的5.6%。 与此同时,以超市和大卖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现代渠道也在不断地用创新的思维与电商进行抗衡。 另一个方面,尽管面临来自电商渠道和现代渠道的挑战,传统渠道也毫不示弱。尼尔森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对于广大来自中国 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及农村消费者而言,随着他们收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发现,传统渠道也在不断通过创新来适应当今消费者全新的需求。在众多低线城市,自选型食杂店作为一 种传统渠道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增长。这些创新的传统渠道填补了现代渠道还未下沉到的区域,同时,也满足了低线消费者对与现 代渠道相似的自选型购物模式的需求。 另外,作为另一种新兴渠道,以母婴店及化妆品店为代表的专业渠道也越来越多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以母婴店为例,在过去 12个月,婴儿奶粉在该渠道的销售增长了12%。而在化妆品专卖店,护肤品类的销售增长在过去12个月高达23%,其在整体化 妆品类商品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第二章 拥抱个人消费时代
第三章
健康、环境保护——中国消费新趋势
近年来,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最火热的关键词之一。
根据《尼尔森全球储蓄与投资策略调查报告》,64%的中国受访者已经在为健康保障进行储蓄,34%的受访者虽目前没有,但 未来计划储蓄。虽然该调查是在2013年8-9月进行的,但这一结果仍能反映中国人愿意为健康投保的普遍诉求。
第一章
新一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独具魅力的二、三线城市
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常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第一方阵。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及发展的不断深入,二、三线城市正越来越彰显出它 们各自独特的魅力。
在这些后来居上的城市中,我们看到了蕴藏在这些市场中的令人兴奋的潜力与机会,正是这些机会,将注定赋予它们其中的佼佼者们一个全新的 名词——新一线。
那么在如此强劲的消费意愿背后,消费结构又是怎样?人们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基于我们对中国老、中、青、少消费者的理解,我们认为,在当下的中国市场,拉动增长的秘诀之一莫过于对个性化消费的关注与回应。
同时,今天的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他们对消费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并正从功能性诉求转向情感诉求,从满足基本需求到通 过消费去实现自我。
2014
中国消费新时代
关于尼尔森
尼尔森控股(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NLSN)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资讯和监测公司,提供全球领先 的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资讯、电视和其他媒体监测、在线研究和移动媒体监测。尼尔森业务遍布全球 100个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和荷兰。
如需详情,请登录尼尔森全球网站
在众多低线城市, 自选型食杂店作为一种传统渠道
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增长。
第四章 共生与共赢: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渠道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在刚刚过去的几年,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从一年前的仅50%迅猛上升至73%。 显然,在中国,智能手机早已不仅仅属于一、二线消费者, 其在三、四线城市也享有高达70%以上的渗透率。不论是白领还是农民工,不论 是学生还是自由职业者,他们都可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即使在中国幅员广阔的农村市场,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也已高达30%。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人们对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购买意愿从2012年的15%上升至2013年的29%。 具体而言,人们对以下几种车型的需求不断上升,比如油电混合车(从10%上升至19%)、柴油混合动力车(从2%上 升至5%),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从1%上升至4%)。
这一需求增长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相对低廉的使用成本及环保概念是消费者考虑环保型汽车的首要原因。而都市中愈 发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也不断驱使消费者将目光从传统汽车转向环保型汽车。
同时,本着对健康的关注,更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更好、更健康的产品支付溢价,特别是在婴儿奶粉、健康类食品及保健品上表现 得更加突出。
在过去三年内,保健品已经超过了水果、酒和香烟成为亲友在新年馈赠礼物的首选。在大城市,保健品的平均消费是非处方药物 的七倍。
当然,对健康的关注绝不仅限于一线消费者。事实上,在尼尔森2013年第四季度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我们看到, 二、三线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首次超越了一线消费者。
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61% 安卓
16% 苹果
2%
Windows
移动
2% 塞班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全球最具信心的移动购物者
那么中国的消费者用智能手机都在做什么?尼尔森的研究显示,发送信息及阅读、观看互联网上的内容是他们使用智能手 机时最重要的两大需求。 作为由腾讯公司发布的一种即时通信手机应用,微信自2011年1月上线以来,已经虏获了6亿注册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 历史上成长最快的新兴软件。2013年,微信在中国消费者中的渗透率超过30%,同比增长率高达1000%以上。 作为一种人际沟通的工具,微信常被看作是“移动版的Facebook(脸谱)”。而如今,微信与以自媒体著称的“微博” 的边界愈发变得模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及个人开始在微信上通过公众账户来传播其各自的信息和品牌故事,微信已俨 然成为另一个自媒体。 此外,中国消费者不仅热衷于用互联网与朋友及各自的朋友圈实现“实时互联”,他们还对移动支付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尼尔森全球储蓄与投资策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网上支付的意愿最为强烈。超过70%的 中国网上受访者表示,只要他们的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他们会放心地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设备上进行电子移动支付。 说到移动支付,就不能不提第三方支付。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及网购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论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还是 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对于银行业支付业务所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正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更多的用户。腾讯发起的“抢红包”活动,即让用户 在手机上给人们发红包,成为2014年春节期间流行于中国手机消费者之间最火爆的社交活动。腾讯的数据显示,从今年 除夕到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 同时,智能手机的应用,特别是其基于位置的衍生服务 (LBS)——如嘀嘀打车或快的打车,将中国的出租车市场变成争夺 乘客的战场。阿里巴巴和腾讯同时通过给予司机及乘客补贴,来扩大各自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基数和市场份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