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权请求权及占有保护请求权区别

物权请求权及占有保护请求权区别

1. 2. 3. 4.

到圆满状态,进而维护物的社会稳定秩序,此时并不涉及占有物的权利归属问题。

例如张三偷了李四的东西,然后又被王五抢走,此时张三也可依据245 条请求王五返还占有,此时法律保护的不是张三这个盗窃者,而是要保护占有的秩序。

(2)34 条和245 条的共同点
第一,物必须仍然存在,如果物灭失了,则构成事实上的履行不能,就会转化为损害赔偿。

第二,34 条和条所规定的返还请求权只
能向现时占有人(指权利人提出返还请求时)主张,既包括现时的直接占有人,也包括现时的间接占有人。

如该占有人已经丧失占有,则构成法律上的履行不能因而无此条之适用。

(直接占有人指事实上对
物占有的人,间接占有人是指对直接占有人有返还请求权的人,从而间接管领占有。

举个例子,张三的将一副画交给李四保管,李四属于直接占有人;而张三和李四之间有保管合同,只要李四仍然遵循合同,张三就仍然可以对该画有间接控制的权利,在符合合同约定下可要求李四返还该画,因此称为间接占有人。

直接占有人和间接占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称为占有媒介关系,所谓媒介一般指合同或者其他法律关系,从而使得两个人可以同时占有一个标的物)
【理解】
占有的核心是对物的控制,控制可以是直接或者通过他人进行的控制。

不是对标的物的直接占有,但是可以控制占有标的物的人来间接占有。

保管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承揽合同都属于间接占有,直接占有的丧失--丢物品或者被抢了被偷了,间接占有的丧失--直接
占有人丧失了占有;直接占有人翻脸了,不再接受占有媒介的约束,共15 页第 5 页
例如,保管人等拒绝返还物。

)34 条和245 条的区别
①图表概括(注意:此图以较为简洁的方式概括了二者的区别,如果能够掌握此表,则下文的文字解说可以略去不看)
第三十四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二百四十五条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
返还原物;……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共同点:1.必须物仍然存在,否则将构成事实上的履行不能,将转化
为损害赔偿;
2.凡是返还原物权利之主张(包括34 和245)共同的前提是只能向占有标的物的现时占有人主张(包括实际占有人和间接占有人),如该
占有人已经丧失占有,则为法律上的履行不能,同样无此条之适用(14年卷三9 题 C 项)
1)34 条的请求权主体为物权人(由于抵押权人并不享有占有权能,所以不享有此项权利:12 年卷三57 题 D 项)
【理解】
34条的权利人即物权人。

物权人包括所有权人、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不能包括抵押权,物权人必须是有占有权能的物权人)前边有什么权利后边就有什么样的救济。

抵押权人不存在占有,没有返还义务。

1)245 条的请求权主体为前占有人(即占有被侵占的前占有人。


条所保护的对象是占有的事实状态,所以,无论是合法占有人,还是
2
2
的意思,
3
权法34 3
合并)
年卷三8
买走。

245
245
4)第34 4)第
▲注意1题 1 A ▲注意2如例题 1 【例题1 A
B
C
D
【答案】【解析】
B、
甲将车位租给了丙,丙是直接占有人,甲是间接占有人。

二人面对乙
D、错误,甲是瑕疵的发生者,丙是瑕疵的承继者,是善意的瑕疵承
继者。

瑕疵的承继者要区分善恶意,只有恶意的瑕疵承继者才有返
还义务。

3.张某拾得王某的一只小羊拒不归还,李某将小羊从张某羊圈中抱
走交给王某。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14 年卷三第9 题)
A.张某拾得小羊后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权
批注[A10]: 错误。

只有货币才能因占
有而取得所有权。

B.张某有权要求王某返还占有
C.张某有权要求李某返还占有
D.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占有
【答案】D
【解析】
B、错误,张某是占有人,李某是侵占者,王某有两个身份:既是所有人,
也是瑕疵的承继者。

对于瑕疵的承继者的返还义务要考虑瑕疵的承继者是不是恶意的,只有恶意的瑕疵承继者才有返还义务。

C、错误,张某是占有人,李某是侵占者。

可以发生245 条的返还,但是
李某将羊给了王某,即李某失去了占有,不是现时占有人,没有返还义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