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吸入麻醉【PPT】
需要特殊体位手术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静脉通路的畅 通及生命体征的监测。
3 麻醉期间呕吐和误吸及其处理 麻醉期间的呕吐、误吸是小儿麻醉期内死亡的常 见原因。秦秦等通过临床实践分析认为呕吐主要 发生在诱导期及恢复期,可能是麻醉药的致吐作 用在手术麻醉期被它本身的麻醉作用所阻断。所 总结的病例呕吐的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为少,可能: ① 与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广泛应用有关,异丙 酚可能有抗呕吐活性。② 强效、高选择性5HT3 受体阻断剂枢丹的使用,使围术期呕吐发生明显 减少,值得推广。有研究报道误吸病死率可高达 60% ,应引起高度重视。对饱食及上腹部手术患 儿,术前应常规胃肠减压,入手术室,麻醉前先 用吸引器抽吸胃内容物后,再开始麻醉。小儿贲 门括约肌发育不全,胃排空时间较长,故麻醉时 呕吐可能性较大。氯胺酮麻醉后喉反射有抑制, 饱胃患儿易致呕吐误吸。故小儿麻醉前应禁食6h, 婴儿禁奶4h,急诊饱胃患儿,腹胀明显者应行有 效的胃肠减压,减少咽喉刺激的发生,从而防止 呕吐误吸。
吸入麻醉异氟烷的雾化器要严格校准 以使能准确控制投入的麻醉剂的浓度。 异氟烷的MAC值随年龄而改变,不同 年龄组的平均MAC值如下 :
上表说明,年龄与吸入麻醉药MAC之间大致 存在反比关系, 小儿MAC相对较大, 1一6个 月婴儿MAC最大,此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小。
附:成人常用吸入麻醉药MAC
全麻并发症
小儿全身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多与麻醉 方法、用药、手术种类及患儿年龄、体质、 生理和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小儿对麻 醉的代偿能力有限,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比较高,如不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可造 成严重后果 。
1 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处理
1.1 术前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与呼吸并发症的 关系 李蕾等报道 34例小儿术前1个月内有过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在发生呼吸并发症29 例患儿中有22例是上感初愈者。据报道,上 感的患儿喉痉挛发生率为95.8%。另有研 究报道上感患儿又需气管插管者,发生呼吸 并发症增加11倍。发生过上感的小儿呼吸道 黏膜充血水肿并未完全消退,对刺激敏感, 且分泌物多,可能是促成呼吸道并发症的原 因。特别是对唇腭裂畸形小儿因鼻腔、口腔 发育异常易发生吸人性肺炎,因此术前检查 患儿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
吸系统为常规,只要加强围术期管理,及时
发现并正确地救治,便可将并发症的发生率 降到最低,从而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腭裂修复术的手术区域位于上呼吸道,手术 损伤和器械压迫舌根,造成舌、腭咽水肿及 呼吸通路的改变,加之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 理上的特点,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严重时 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这是腭裂术后发生率 最高的麻醉并发症。以上情况经吸氧、托下 颌、牵拉舌体、使用口或鼻咽通气道以及重 新置管,及时抽吸分泌物等处理,均可顺利 恢复。小儿腭裂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 高的是气道梗阻,早期发现和解除梗阻是避 免严重后果的关键。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采 用异氟醚吸人复合间断静注小剂量芬太尼麻 醉使小儿腭裂术后麻醉并发症大大减少。而 腭裂患儿年龄越小,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越 高,麻醉的风险越大。
康荣田 报道7例施行唇裂修补术的患儿出现心动过速, 术中心率达180~210次/min,均发生在硫喷妥钠复 合冬眠1号组,原因主要为氯丙嗪所致 。说明冬眠1号 用于小儿易引起心动过速。秦秦等报道7例休克患儿, 麻醉中休克者5例:3例因为输血不及时而发生失血性 休克,平均年龄3岁,1例3岁5个月肠梗阻伴中毒性休 克患儿,术前虽经抗休克治疗,术中切除坏死小肠 10m,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再次出现休克患儿。1例 肠梗阻患儿伴中毒性休克,术前抗休克治疗欠佳,在 全麻插管下手术。术中病情恶化,术后第2d死亡。1例 行上肢手术,松止血带后出现冷汗、烦躁不安、血压 下降、心率减慢至52次/min;1例行斜视矫正术,术 者压迫眼球致眼心反射,心率下降至50次/min。3例 术中失血性休克,2例是俯卧位,静脉通路不畅,1例 是因术中低估失血量,未及时补充而发生失血性休克。
唇裂修补术中婴幼儿占多数,婴儿呼吸系特 征是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肌力量弱,容易 出现呼吸抑制。婴儿的有效肺泡面积/kg是 成人的1/3,而耗氧量/kg却是成人的2倍, 说明换气效率欠佳;唇裂修补术常在基础加
局麻下进行,麻醉医生又远离患儿的呼吸道,
观察不细,处理不及时,就可能导致严重的
后果。婴儿唇裂修补术中的麻醉并发症以呼
表
小儿术前禁食时间(h)
固体食物、牛奶
糖水、果汁
6月以下42Fra bibliotek6~36月
6
3
>36月
8
3
3.术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目的是产生术前镇静和安定,抑制呼吸道 粘膜分泌,阻断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减少全麻药需要量。 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术前用药按公斤体重计算,用量 较大。鉴于硫喷妥钠、Υ羟丁酸钠、氯|胺酮、琥珀胆 碱等药均需应用阿托品以对抗其副反应(迷走神经兴 奋或唾液分泌增加),因此,阿托品在小儿麻醉前用 药中占重要地位,剂量为0.02mg/kg,肌肉注射,其 作用维持约1h,对手术时间冗长的麻醉,应每小时追 加阿托品(追加量0.01mg/kg静脉注射)才能达到预 期目的。阿托品的副反应是引起热潴留,对已有高热 或脱水的病儿,可应用术前静脉注射给药(剂量较肌 注量减半)。
10
眼球凹陷、低血压
15
昏迷
20
2.注意事相 应注意化验资料,有无低血糖、低血钙以及钾钠情 况,有无凝血障碍。凡肛温38℃以上,血红蛋白 80g/L以下,上呼吸道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 重水电解质紊乱等,除急诊外,择期手术均应延期, 待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此外,还应了解拟施手术 的范围和体位,手术创伤程度以及可能的出血量。
小儿不易合作,即使应用部位麻醉(包括局部麻醉) 也应按全身麻醉准备。应向父母强调空腹的重要性, 说明麻醉诱导前保持胃空虚,可减少呕吐误吸危险, 保证麻醉安全。小儿禁食时间超过12h可发生低血 糖并有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故小儿禁食时间以不超 过8h为宜。近年研究小儿胃内液体排空快,进液体 后1/2在11min内自胃排出,2h内其余液体可自胃排 出,故主张适当缩短麻醉前禁食禁饮时间,如下表 所示。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一直是小儿麻醉的基石,充分认识其理化 特性可确保其在婴儿及儿童中安全应用 。
常用吸入麻醉药:
七氟烷
为含氟的吸入麻醉药。其最小肺泡内浓 度(MAC),在氧及氧化亚氮的混合气体 中为0.66%;在纯氧中为1.7%;与恩氟烷 者相似,为氟烷者的1/2。其半数致死浓 度(LC50)/MAC比恩氟烷者大。诱导 时间比恩氟烷、氟烷者为短,苏醒时间三 者无大差异。麻醉期间的镇痛、肌松效应 与恩氟烷和氟烷者相同。
1.2 小儿年龄与呼吸并发症的关系 小儿与成人比较。 舌较大,呼吸道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 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损伤而发生水肿和出血。麻醉 期间小儿比成人更易发生呼吸道梗阻 。<1岁小儿呼吸 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尤其在<6个月的小儿, 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小 儿气管黏膜丰富,内径小、轻微的病理变化都可导致 严重呼吸困难。再加上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如喉 及气管又较细小,而扁桃体及增殖体均较肥大,舌粗 厚,又常紧贴上腭,在麻醉过程中若按常规托下颌, 鼻咽部则易为舌所阻;小儿呼吸中枢发育尚未成熟, 对麻醉技术中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代偿力差,小儿肋 间肌及副呼吸肌发育不全。有些麻药及其辅助用药可 使呼吸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更易出现呼吸困难 。
若有上呼吸道炎症者,择期手术应延期进行, 若必须行急诊手术,最好在全麻插管下进行, 尽量缩短麻醉与手术时间,争取早期苏醒, 恢复咳嗽、排痰功能。有哮喘病史及慢性呼 吸道炎症史的患儿,因其迷走神经张力较高, 支气管平滑肌处于应激状态,术中应避免使 用兴奋迷走神经的药物(如硫贲妥钠,γ一羟基 丁酸钠)及肌松剂。秦秦等报道3例喉痉挛及4 例喉水肿的发生,均与麻醉者的操作有关。 掌握好拔管时机,拔管吸痰动作轻柔,避免 过度刺激或损伤咽喉部,拔管前后静注地塞 米松是预防喉水肿的良好办法。因此,充分 细致的术前准备是减少麻醉并发症的重要环 节。
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氟烷者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 响比异氟烷者小;对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与异氟 烷者相似。本品不引起过敏反应,对眼粘膜刺激轻微。
以2%~4%浓度进行诱导麻醉、以3%维持时,吸入 后10~15分钟血药浓度达稳态,约360μmol/L;停药 5分钟后则约为90μmol/L;停药60分钟后为约 15μmol/L。血浆消除t1/2呈三相;2.7分钟、9.04分 钟、30.7分钟。血/气分配系数为0.63(恩氟烷者为 1.9,氟烷者为3.2)。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停止吸 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它在体内可被 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 2.89%,比恩氟烷者(0.96%)高,比氟烷(15.7%) 低。
2 循环系统并发症及其处理
麻醉和手术不仅可以影响小儿的呼吸系统功能,同时 也可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又因小儿对麻醉和手术的 代偿能力差,故麻醉期间必须严密观察。麻醉诱导、 维持和恢复过程中,随时都可出现危及患儿生命的紧 急情况。临床多见严重的并发症是休克。如麻醉药物 的抑制,全麻药加深麻醉可抑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失血或失液过多,术中突然大出血,长时间组织广泛 渗血或蒸发失水过多,使血容量减少,血管充盈不足, 静脉回流血量减少,心排出血量降低,继而血压下降。 麻醉期间低血压是否进行处理,要结合全身情况进行 分析。如末梢循环良好,脉压不低,脉搏有力,尿量 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若有影响组织灌流时,应积 极处理,充分供氧,暂停麻醉药和手术,做好观察, 然后根据情况再进一步处理。休克时应积极抗休克治 疗。
恩氟烷
常规剂量 视病人情况及手术需要而定。须备 用准确精密的蒸发器才能使用。(1)诱导 麻醉,蒸气浓度一般要逐渐增至3.0%,以 4.5%为极限。(2)维持全麻,蒸气浓度 0.5%已足够,3.0%为极限。
儿童常规剂量 用量酌减。余同成人。
异氟烷
异氟烷为恩氟烷的异构体,属吸入性 麻醉药,麻醉诱导和复苏均较快。麻 醉时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现象,可使 心脏对肾上腺素的作用稍有增敏,有 一定的肌松作用。本品在肝脏的代谢 率低,故对肝脏毒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