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供暖与燃气供应报告

关于供暖与燃气供应报告

关于供暖与燃气供应报告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房间的围护结构(墙、屋顶、地板、门窗等)不断向室外散失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

为了使人们能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必须向室内供给一定的热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向室内提供热量的工程设备称为供暖系统。

而燃气供应是因为燃气式一种气体燃料,气体燃料要比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具有更高的热能利用率,燃气温度高,易于调节火焰大小,应用方便,燃烧时没有灰渣,卫生条件好,对改善生活条件,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环境,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本人在学习完《供暖与燃气供应》这节课题之后,做出如下报告:一、供暖系统供暖与燃气供应,顾名思义是指供暖与燃气供应。

那供暖系统又有什么组成,其工作原理又是如何呢?供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热源、热循环系统、散热设备。

其共组原理又是:低温热媒(低温水)在热源中被加热,吸收热量后,变为高温热媒(高温水或蒸汽),经输送管道送往室内,通过散热设备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升高;散热后温度降低,变成低温热媒(低温水),再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循环使用。

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不断将热量从热源送到室内,以补充室内的热量损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

供暖系统其实有很多种类。

根据所使用的热媒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风供暖。

但是按照其作用的范围分类则可以分为:局部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区域供热系统。

在如此多的供暖中,我重点讲一下热水供暖与蒸汽供暖。

热水供暖故名思议就是以热水作为热媒飞供暖系统,其温度比较稳定,散热器上的灰尘不会漂浮,卫生条件好;可集中调节水温,便于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情况调节散热量;系统使用的寿命长,一般可使用25年。

但采用低温热水作为热媒时,管材与散热器的耗量较多,初期投资较大;当建筑物较高时,系统的静水压力大,散热器容易产生超压现象;水的热惰性大,房间升温,降温速度较慢;热水放得不净时,容易发生冻裂现象。

在热水供暖系统中又可以分为: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机械循环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供暖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系统在工作前,先打开给水管上的阀门,向系统内充水,如果给水压力不足,则开动水泵加压,此时系统中的空气从排气装置和膨胀水箱排出;系统充满水后,开动锅炉,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热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沿着供水干管、用户供水管流进散热器,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释放到供暖房间内;释放热量后的回水温度降低,沿用户回水管、回水干管,并经除污器除掉其中的杂质(铁锈、污泥)后,被水泵加压,流回锅炉中再进行加热。

蒸汽供暖系统在物理性质上就和热水供暖有很大的差别,蒸汽供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

蒸汽供暖有如下几个特点:(1)蒸汽供暖系统的散热器表面温度高(2)比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节省能源(3)蒸汽供暖系统的热惰性小(4)高压蒸汽供暖系统节省管材(5)蒸汽供暖系统适宜用于高层建筑(6)蒸汽供暖系统的热损失大(7)蒸汽供暖的回水管使用年限短。

讲了如此多的供暖系统,既然是供暖,那自然少不了系统所需要的设备。

供暖系统设备可分为:热源设备、散热设备(换热器)、循环设备(水泵)、管道与辅助器材及设备。

在热源设备中,主要有锅炉与换热器。

锅炉:锅炉是供暖系统的热源设备,分为高压锅炉和低压锅炉两种:蒸汽锅炉中,产生的蒸汽压力大于70kPa的称为高压锅炉,压力小于或等于70kPa的称为低压锅炉;热水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温度高于115℃的称为高压锅炉,温度低于115℃的称为低压锅炉。

低压锅炉可由铸铁或钢制造,而高压锅炉则由钢制造。

而换热器则是换热器通过一个具有较大储热能力的换热面进行间接的热交换。

既然有设备,那就免不了对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维护管理可以分为运行期间的维护和停运后的维护。

运行期间的维护:(1)架空装设的管道,要注意管道保温层有无破裂和损坏的部分。

(2)当室外温度较低时,要加强检查,防止供暖系统发生冻坏事故。

(3)正常供气时有“水锤”声,可能是管道的坡度发生了问题或疏水器有堵塞现象,应查明原因,设法排除,以免因气水相撞而击毁管道。

(4)热水供暖系统中循环水,应使用经处理合格的软水,并定期排污,以减少管道的腐蚀,避免产生堵塞现象。

(5)供暖系统运行期间,需要常注意检查各种装置及各种仪表个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及时排除。

(6)对供暖系统出现的滴漏现象要及时处理。

(7)对于热得慢或不热的散热器要及时检修(8)需要向业主或非业主讲明使用设备的注意事项。

停运后的维护;(1)停运后,要对所有的管线进行认真检查。

(2)停运后,应对系统中所有的控件卸下来清洗。

(3)检查膨胀水箱中有无沉淀,膨胀水箱各连接管工作是否正常,(4)停运后,应将系统中的水全部放掉。

再用净水冲洗系统。

二、燃气供应燃气供应,其顾名思义就是用燃气来进行勾引。

燃气可分为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3种。

而城镇燃气供应方式分为管道输送和瓶装两种。

室内管道系统是由引入管、立管和支管组成。

室内燃气管道多采用水煤气钢管,它属于低压管材。

管道采用螺纹连接,埋地部分应涂防腐剂,明敷管道最好采用镀锌钢管。

室内管道不允许有漏气,在安装时对于严密性要求极高。

既然需要用燃气来供应,那自然就少不了燃气用具。

根据用途分为:厨房燃气灶和燃气热水器。

燃气在燃烧后所排出的废气中含有浓度不一的一氧化碳,因此,在设有燃气用具的房间,都应设有相应的通风设施。

燃气热水器不宜直接设在浴室内,可装在厨房或其他房间,但房间体积不得小于12m3;房高不低于2.6m;房间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由于燃气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危险气体,因而,必须保证燃气管道及设备严密、不漏气,避免发生燃气中毒后爆炸事故,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对于燃气用户,则要做好安全教育,保证燃气用户能熟练掌握燃气用具的操作方法,熟悉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事故。

所以对于燃气供应的维护与管理尤为重要。

一、室内燃气供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1)燃气设施的检查和报修(2)燃气设施的保养和维修(3)安全用气宣传(4)室内燃气设施的安全管理.二、室内燃气管道及部件的维护:(1)室内燃气管道的外观检查(2)室内燃气管道漏气的检查和处理需注意的是,必须严禁用明火查找漏气点。

(3)燃气表的养护三、室内燃气安全可分为室内燃气作业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

1.室内燃气作业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①严格遵守各项燃气操作规程,熟悉系统情况。

②不允许带气作业,要关闭引入管总阀门。

③一律不准采用气焊切割和电、气焊作业。

④维修结束后,作业范围及周围严禁一切火种。

置换时的混合气体不准在室内排放。

⑤供入的燃气不准在燃气灶上点火试验。

⑥不准在炉膛内排放所置换的混合气体。

燃气用具如果一次点火不成功应当关闭燃气阀门,在停留几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点火。

⑦引入管的清通和总入口阀门的检修,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2.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①用户要有具备使用燃气条件的厨房。

②装有燃气设施的厨房切忌住人。

③使用燃气的厨房里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④防止沸水溢出,将火焰浇灭。

防止被风吹灭。

⑤要经常检查燃气胶管是否老化、破损。

⑥用完燃气后关闭燃气灶具开关和闸阀。

⑦一次点不着时,应立即关闭灶具开关。

⑧教育儿童不要随意玩火。

⑨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

三、最新发展状况1、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和燃气的政策中国已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初步建立全国城镇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区域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繁荣带动农村繁荣、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由30%到70%,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增长的阶段。

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据测算,我国的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每年需要投入3000亿元到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总投资大约需要51000亿元到85000亿元。

必须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来有效地增加投入和提高运行效率,以适应城镇化高速期的需要。

(一)、加快城镇集中供热和燃气的市场化进程2002年底建设部部已经发出了《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通过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建立可持续的行业发展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燃气行业市场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形式多样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管理规范化,促进城镇供热和燃气设施总量增加,功能增强,质量和效益提高,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使城市供热和燃气行业走上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道路。

引入竞争机,培育和规范市政公用行业市场,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降低市政公用事业服务和产品成本,提高行业效率、效益和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市政公用事业的可持续(二)、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2004年3月建设部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26号令),《办法》的颁布是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办法》确立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制度,其中对政府与获得特许经营权企业的关系、市场准入和清除制度、招标投标制度、中期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临时接管制度、公众监督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办法》的颁布施行,将对加快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2003年7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八个部委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正式启动了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

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一要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形成谁采暖、谁交费的机制;二要解决热量计量收费问题,用多少热交多少钱,树立节能意识;三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供热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供热成本;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城镇生活困难的家庭的冬季采暖问题。

(四)鼓励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制冷,扩大夏季制冷负荷,提高全年运行效率。

采取扶持政策,加快城镇现有住宅节能改造和供热采暖设施改造,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我国民用建筑耗能量,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总消耗量的25%左右,其中60%以上为采暖耗能。

我国住宅单位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

如果实行供热体制改革,采用保温隔热性能高的新型墙体和门窗材料,可提高住宅建筑节能水平30%左右。

安装室内温控、计量设施,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提高用热效率,可进一步促进住宅节能在城市推广“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热电煤气三联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