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摘要】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不同文化对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效果会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发展史的国度,
因此,对中国文化影响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显得更有典型意义。
本文主要
从语言符号、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四个维度来谈中国文化对广
告传播的影响,并最后提出广告在中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广告跨文化传播影响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信息在不同文化领域之间的传播,顾名思义,广告跨文化传播就是指广告信息在不同文化领域间的传播。
传播都会涉及到传者和受者双方,根据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传受双方会依照各自的文化背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因此,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跨文化广告传播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消费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都与本土有着巨大的差异,而所有差异中对传播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是文化的差异。
1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法律、审美心理等方面,如果在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中不注意这些变量,那么广告最终的传播效果就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可能会引起企业危机。
一、语言符号
1贺雪飞,《潜在陷阱:关注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变量》,《中国广告》,2005年06期
语言差别是跨文化传播中最大的障碍之一。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本身,文化环境对其成员如何使用这种语言发挥着积极作用。
2在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中,理解汉语,就必须先熟悉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然后掌握词汇、句法、语用等。
相对于英语,汉语普通话在声调上有四声,形成了发音时的抑扬顿挫;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词汇,在45300条汉语词目中同音词占38.6%;汉字本身有象形特性,书法艺术更是把汉字的外形表现的栩栩如生等等。
更深层次,中国语言含蓄、委婉,意味深长,而西方人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活泼、幽默、直观。
比如“可口可乐”的中文名称读音与英文的“Coca-Cola”有很大相似性,而且中文的快乐寓意也深受中国人喜欢,这对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宣传效果起到很大积极作用。
另外,一些广告中应用的中国文字书法艺术也深受中国消费者的欢迎。
曾经的一个广告获奖作品中,利用中国文字和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组合成的“永”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运动员永不言弃的精神。
中国的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语言方面的差异。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俚语和特殊语言表达方式。
在针对都一个特定区域的广告中,如果能够结合当地语言特色,最终达到的传播效果肯定有所不同。
比如,有一款方便面的电视广告主要针对的是河南消费者,其中用到的河南方言“中”就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二、思维方式
中国人在思维方式方面,偏好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并且注重统一。
具体讲,中国人在接受新鲜事物时喜欢用一个形象的事物作类比,喜欢从宏观整体上去理解把握事情,最重要的是讲究和谐统一。
能够代表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当属中国的太极图,所谓“无级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无始无终,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第2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而复始。
相比之下,西方人强调事物的对立性,习惯于从个别的事物和现象去分析,理解整体。
中国银行在宣传形象时的系列广告“竹林篇”、“麦田篇”、“高山篇”、“河流篇”,选取中国古典语句“止,而后能观”,配合精美的画面表现出拨打、豁达、宽广的胸怀,这其中表达出来的处世态度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3
三、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礼节、婚姻、丧葬等各个方面。
4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一定要注意风俗禁忌。
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更应该防止广告中所使用的元素与投放地区的风俗习惯产生冲突。
中国人不喜欢数字“4”和“7”,而喜欢“1”、“6”、“8”、“9”,因为前者谐音不吉利。
这在广告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中国人特别喜欢红色,一根红丝绳都蕴含着美好祝福。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时候,处处都洋溢着红色,这是因为在中国,“红色”寓意着喜庆、吉祥。
在戴比尔斯集团“心钻”广告中,广告设计者用红绳来代表美好姻缘,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民俗心理,从而,“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响遍中国大地。
中国元素在最近几年的广告宣传中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
不了解中国的风俗禁忌,企业在广告传播中会受到严重的后果。
2008年5月19日全国人民沉痛哀悼在汶川大
3杜向涛,《“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第19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各地报纸也不约而同变成了黑白色,以此来寄托哀思。
令人惊讶的是,当天出版的南京某报里面,居然夹着鲜艳的麦当劳促销广告。
此事引起市民强烈反感,南京的群众自发到麦当劳餐厅抗议,要求对方作出合理解释。
在当地警察的维持下,麦当劳及时作出道歉,才没有进一步引起事态的发展。
四、价值观念
美国学者罗基切认为,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包括中庸、重人伦、面子主义、重义轻利、怀旧恋古、谦逊含蓄
等六个方面。
这六个方面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对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有
重大影响5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崇尚集体主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消费者的
影响很深,遵守儒家伦理、尊敬长辈、谦虚、宽容、诚实守信、勤奋、爱国、尊重等
级制度、有责任感等等,这些具体的表现彰显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在跨文化
广告中,理解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非常重要。
可口可乐的一个电视广告是由中国人非
常熟悉的明星谢霆锋和张柏芝演的,整个广告宣传的是激情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特别是与朋友。
这非常符合中国人倡导的高度集体主义,注重亲密无间,追求共性和
人际和谐的特性。
总结:
除了上面讲到的四个方面,还有其他文化因素影响制约着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本身就具有共享性差,容易引起误解、矛盾和冲突的特点,中国在进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时,广告商尤其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具体有以下几项策略:
5范林芳、王青泉,《广告创意与中国核心文化价值观》,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07期
1、尊重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实行跨文化整合策略。
尊重是跨文化交流能够得以
顺利进行最有力的方式,同样,在广告跨文化传播中,要兼容并包,从而增加
双方文化的共享性。
2、避开文化差异的方面,强调共同价值,即文化中的共性策略。
在广告跨文化传
播中尽量寻找不同文化中人类的共性,比如爱、善、友谊、亲情等。
3、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实行差异化传播策略,实现广告本土化。
一个企业对其
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面对的是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消费者。
因此,采用差异化、本土化的传播策略能够提高跨文化传播的能力,跨越文化
差异的障碍,最终达到传播的预期目标。
6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广告的跨文化传播随处可见,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但不管怎样,正如陈培爱教授所讲,我们要始终坚信: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使人类文明的交流突破历史强加的局限;同时,又在世界文化舞台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形成开放、自由、平衡、多元的国际文化传播新秩序。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杜向涛,《“中国元素”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
年;
3、陈培爱,《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6刘昕远,《商业广告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对策》,江苏商论,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