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
教学设计+中学语文+吕凌宇+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初级中学[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游踪路线,从而整体感知周庄的美。
2、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水韵”在文中的含义。
3、赏析景物描写的语言美,归纳赏析方法。
4、增强学生保护国家优秀人文景观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围绕“水韵”二字描写周庄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赏析景物描写的语言,归纳赏析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2)
简介周庄:周庄是江南第一水乡,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始建于公元1086年。
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
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
由于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
”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来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赵丽宏的作品《周庄水韵》。
(幻灯片3)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4)
三、熟悉字词(幻灯片5)
四、学习课文
(一)走进周庄(幻灯片6)
欣赏图片,说说周庄留给你的印象。
(幻灯片7—14)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周庄留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用课文里的语句回答。
明确:每一个到周庄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有关的事物。
(幻灯片15)
2、我们来欣赏一段介绍周庄的片子。
(幻灯片16)
3、文中提到周庄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水城威尼斯才能见到”,我们来看看威尼斯的景致。
(幻灯片17)
4、理清文章结构(幻灯片18)
同学们从“周庄给人的整体印象”这个句子入手,结合作者游览的过程,试着理清文章的结构。
明确:概括周庄给人的整体印象(1—3段)
作者三次到周庄的所见所感(4—6段)
(三)朗读课文,分析体会。
1、同学们小声朗读4-6自然段,画出记录作者三次到周庄的时间及描写游
览后感受的词语,完成表格的填写。
(幻灯片19、20)
表格填写后如下表:
2、你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个周庄,说说理由(幻灯片24)。
小组成员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明确:作者是在三个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天气状况下游览的周庄,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是合理的,那么就应肯定这种想法。
3、朗读要求背诵的段落,结束本课时的学习。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语句、赏析品味。
1、题目中的“水韵”二字应如何理解?文中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能体现“水韵”?请同学们在课本中画出这样的句子。
(幻灯片25)
明确:水韵指水的韵味,是指由水带来的美的感受。
学生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力求在读中表现美感,并结合句子内容分析。
2、教师举出几个例子,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赏析。
句子1: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赏析:本句从水的声音方面来表现周庄的水声充满柔情,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大自然造就的天籁之音,从声音角度体现了“水韵”二字。
(幻灯片26)
句子2: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
赏析:本句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倒映河中的岸上景物,“表情的更换”更是新颖地替代了“景色的更换”,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水韵”。
(幻灯片27)
句子3:
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赏析:本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水波是实写,历史的宁静与现实的多姿则是作者概括出来的,而恰恰是这古朴美和现代美的结合,让周庄的水韵味无穷。
(幻灯片28)
3、归纳赏析写景文字的方法。
(幻灯片29)
(归纳时鼓励学生表达,下面内容是教师备课中归纳的,如果在课堂上出现新的合理的方法,教师应加入。
)
①明确语句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②从修辞,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各种写作手法,不同的感官角度等方面入手。
③抓住有特殊含义的句子或词语展开赏析。
……
五、拓展延伸
1、周庄的蜚声海内外,就是因为陈逸飞的一幅画――《家乡的双桥》。
上海著名画家陈逸飞来到周庄后,用它写意的手法,把周庄的美与韵味留在了画中,1984年作品在美国展出并引起轰动。
美国石油大王哈默访华时,高价买下了这幅画送给邓小平作礼物。
于是,周庄扬名世界了。
欣赏陈逸飞名作《家乡的双桥》(幻灯片30、31)
“出名”的周庄在迎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多……自从周庄出名之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涌到周庄来,据说,仅2006年周庄就接待海内外游客三百万。
周庄,能承受得了么?(幻灯片21)出示人头攒动的周庄图片(幻灯片32、33)
2、讨论
周庄应该何去何从?请同学们立足现实,帮助周庄找到现代与传统的“黄金分割”。
(幻灯片34)
六、反馈练习
1、找出下列每组中的错误注音,并改正(幻灯片35)
A、娴熟(xián)搅动(jiǎo)斑斓(lán)璀璨(cuī)(càn)
B、彩绸(chóu)连缀(zhuì)仲春(zhòng)屋脊(jí)
C、缤纷(bīn)隐匿(nì)谛听(dī)参差(cēn)(cī)
D、覆盖(fù)眩目(xuán)屋檐(yán)渗出来(shèn)
明确:A、cuǐ B、jǐ C、dì D、xuàn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B) (幻灯片36)
A、周庄,在江苏昆山,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
B、“相看两不厌”出自杜甫的诗《独坐敬亭山》
C、仲春,是春季的第二个月。
D、宣纸,是一种出差于安徽宣城的纸张。
3、结合句意解释加粗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C)(幻灯片37)
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B、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C、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整理关于“周庄何去何从”的问题,写成一篇400字的文章。
(幻灯片
38)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周庄的美丽风光,学习了赏析景物描写语句的方法,了解了周庄的历史与现状,我国还有许多像周庄一样有着独特风貌和珍贵文化的地方真诚地希望我们是它们的保护者、传承者,让更多的“周庄”能在良性的开发中焕发永恒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