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病人的护理一、A11、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在化疗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原因主要是A、抵抗力差B、疗程不够C、大多数抗白血病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D、化疗药剂量不足E、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较多2、区别急性与慢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A、病程长短B、发病年龄、性别C、贫血程度D、骨髓幼稚白细胞的成熟程度E、血白细胞剧增的程度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表现是A、出血B、脾大C、低热D、贫血E、淋巴结肿大4、某白血病病人需要进行化疗,为预防其不良反应,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A、防恶心、呕吐可服多潘立酮B、防末梢神经炎服用维生素BC、防尿酸性肾病服碳酸氢钠D、防出血性膀胱炎应补足水分E、防鞘内注药后头痛应给予止痛剂5、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常提示A、颅内出血B、败血症C、脑膜白血病D、消化道出血E、脑栓塞6、对白血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哪项错误A、注意保暖,预防感染B、坚持服药,了解不良反应C、化疗前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D、化疗期间每天尿量至少达1500mlE、少量多餐7、患者严重贫血,近日突发高热、皮肤广泛瘀斑。
若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血常规检查B、尿液常规检验C、血培养检查D、CT检查E、骨髓象检查8、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炎症部位是A、肺部感染B、肛周炎C、口腔炎D、败血症E、尿路感染9、在我国,成人白血病最多见的类型是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0、急性白血病患者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高热量、高蛋白饮食B、控制饮水量C、避免口腔黏膜损伤D、保持病室清洁E、限制探视11、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哪项错误A、注意保暖、预防感染B、坚持服药、了解不良反应C、化疗前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D、化疗期间每天尿量至少达2000mlE、少量多餐12、为防止急性白血病患者继续感染,错误的护理措施是A、做好口腔护理,经常漱口B、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C、保持大便通畅,以防肛裂D、限制探视E、使用药物尽量肌内注射13、急性白血病化疗诱导缓解成功后应当A、不发热B、无出血C、无贫血D、肝脾淋巴结不大E、症状体征均正常14、急性白血病化疗诱导缓解后发生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甚至瘫痪,是因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腔出血D、中枢神经白血病E、脑膜炎15、白血病护理措施A、病情观察、预防感染B、保证休息、活动和睡眠C、饮食护理D、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E、以上各项均正确16、急性白血病出血主要原因是A、反复感染B、血小板质和量异常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白血病细胞浸润E、感染毒素对血管损伤17、环磷酰胺有何副作用A、加重黏膜破损B、尿血、脱发C、加重皮肤出血D、加重感染E、加重红细胞破裂18、当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首选的化疗药物是A、马利兰B、羟基脲C、靛玉红D、美法仑E、高三尖杉酯碱19、白血病患者化疗时,护士为其制定的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按医嘱调节滴速,避免药液外渗而导致局部疼痛、红肿B、防尿酸性肾病服碳酸氢钠C、防鞘内注药后头痛应给予止痛药D、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给予止吐药E、防出血性膀胱炎应补足水分二、A21、患者,男性,突发高热,严重贫血及皮肤广泛瘀斑,以下哪项检查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A、尿化验B、血生化检查C、B超D、骨髓象E、CT2、李某,女,38岁。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行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后,立即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
护士应考虑A、化疗药物反应B、化疗药液漏出血管外C、高渗性药液刺激血管壁所致D、化疗药物过敏E、血栓性静脉炎3、患儿男,10岁。
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
治疗方案中有环磷酰胺。
在化疗期间要特别加强监测的项目是A、体温B、血压C、脱发D、血常规E、食欲4、患者,男性,18岁。
急性白血病。
在化疗期间,近1天尿量1000ml,此时护士采取的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A、指导患者养成规律排尿的习惯B、留置尿管C、无需特殊处理,属化疗药物反应D、记录出入量,嘱患者进食清淡饮食E、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输液5、患者女,19岁,急性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109/L,红细胞2.7×1012/L,血红蛋白67g/L,血小板10×109/L,此时,应着重观察患者的A、活动耐力B、尿量C、营养状态D、月经周期E、颅内出血征兆6、患者,女性,57岁。
患白血病2年。
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呼吸急促,来院急诊。
判断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蛛网膜下腔出血B、脑膜炎C、颅内出血D、脑梗死E、高血压脑病7、患者男性,48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化疗,化疗后第7天,复查血象:血小板计数为15×109/L,此时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观察A、口腔溃疡B、药物不良反应C、脑出血D、尿道出血E、尿酸性肾病8、患者女,60岁。
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并发真菌感染,最宜选用的漱口液是A、3%过氧化氢溶液B、1%的制霉菌素溶液C、0.1%的醋酸溶液D、亚叶酸钙溶液E、生理盐水9、某急性白血病患者,乏力、消瘦1个月,伴发热1周,食欲减退。
化疗后恶心,无呕吐,血白细胞计数2×109/L,血小板计数150×109/L,该患者的护理问题不包括A、潜在的感染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C、活动无耐力D、舒适的改变:发热、恶心E、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10、患者女性,28岁,诊断急性白血病,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提示A、脑膜炎B、脑炎C、颅内出血D、失血性休克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1、患者女,22岁,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经治疗后在缓解期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瞳孔改变。
此时最可能发生的是A、颅内出血B、脑血栓形成C、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D、脑膜白血病E、药物不良反应12、患者女,47岁,急性高热、面色苍白,出血。
最能提示患者为急性白血病的是A、肝、脾大B、四肢关节痛C、皮肤结节D、胸骨疼痛E、黏膜损害13、患者男,55岁。
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嘱静脉推注长春新碱,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静注时边抽回血边注药B、外周静脉应选择粗直的C、首选中心静脉D、推注药物前,先用生理盐水冲管,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能注入E、输注时若发现外渗,立即拔针14、患者男,43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脾肿大至脐平,血常规:WBC50×109/L,Hb105g/L;PLT450×109/L,护士健康指导时应向患者特别强调的是A、劳逸结合B、按时服药C、保持情绪稳定D、避免腹部受压E、预防感冒15、患儿女,3岁,患有急性白血病,上午高烧39.5℃。
下列饮食中不适合该患儿的食物是A、粥B、面条C、豆腐D、蒸鸡蛋E、馒头16、患者男,45岁,白血病入院化疗5个周期后出现脱发,血尿等表现,引起此副作用的化疗药物是A、环磷酰胺B、泼尼松C、柔红霉素D、阿霉素E、甲氨蝶呤三、A3/A41、患者女性,20岁。
感冒后持续高热、咳嗽、胸痛、鼻出血、面色苍白。
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检:胸骨压痛,右中肺叩诊浊音,闻及湿啰音,肝脾肋下触及。
化验:全血细胞减少。
胸片显示右中肺片状渗出性改变。
<1> 、应高度怀疑患有A、急性白血病B、肺炎C、败血症D、再生障碍性贫血E、淋巴瘤<2> 、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抗核抗体B、出血时间C、骨髓穿刺D、凝血时间E、血清肌酐2、患者,女性,3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1周出现肛周感染,体温高达40.0℃,伴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搏细数。
血常规示白细胞25×109/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5×109/L。
<1> 、考虑患者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心源性休克C、蛛网膜下腔出血D、感染性休克E、心功能衰竭<2> 、护士为该患者采取的降温措施,不包括A、调整室温B、乙醇拭浴C、头颈部放置冰袋D、应用解热镇痛药E、大动脉放置冰袋降温<3> 、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情况时,告诉其最宜选择的时期是A、首次发病期B、首次缓解期C、首次复发期D、第二次缓解期E、第二次复发期3、某急性白血病患者,皮肤有多处瘀斑,伴有牙龈及鼻腔出血。
<1> 、护理该患者时,应避免A、定时翻身B、高蛋白饮食C、剥去鼻腔内的血痂D、鼻腔内涂液状石蜡E、局部冷敷<2> 、该患者的口腔护理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用凡士林涂口唇B、用湿棉球擦拭口腔C、用牙签剔牙D、用无刺激性漱口液漱口E、牙龈出血时局部用止血粉4、患儿,7岁。
因发热2天、鼻腔牙龈出血1天入院。
查体:体温39.0℃,全身皮肤瘀斑、腋下淋巴结增大,胸骨下压痛,肝、脾大。
骨髓象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1> 、遵医嘱给予患者别嘌醇治疗,护士向患者解释该药的作用是A、减少血病细胞的破坏B、降低白细胞C、预防原症状复发D、预防尿酸性肾病E、预防免疫疾病<2> 、经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今日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昏迷,急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葡萄糖定量减少;血常规示:血小板65×109/L。
则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A、脑梗死B、颅内出血D、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 、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是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ITP急性发作E、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