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ppt 51页)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ppt 51页)
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2.现金: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 现金 • 库存现金——备用金(产生和使用时的会计分录) • 银行存款——公司、银行,现金账户余额调整(银行对账单117页例
5-1) • 其他货币现金 3.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五项)书112
现金的内部控制书113-114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6条,练习册上原题,考过)
贷:应收账款—××公司
7.总价法,净价法(书103页) 总价法:按发票总额入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用总价法) 净价法: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入账。未获得的现金折扣,应
记入“财务费用”账户
8.购货 1)赊购(或现购)商品时,按发票价: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或现金) 2)购货运费(具体见前面交货条件部分) 如果由买方负担购货运费,对方垫付,则: 借:库存商品
5.交货条件
条件
购买方
销售方
起运站交货, 运费预付 起运站交货, 货到付费 到达站交货, 运费预付 到达站交货, 货到付费
负担运费 负担并支付运费
代垫运费
代垫运费
负担并支付运费 负担运费
销货方分录
• 起运站交货,运费预付。
销售方发货时代购货方垫付运费
借:应收账款—××公司
贷:现金
• 起运站交货,货到付运费
额相抵消(一多一少)
9.会计循环的步骤(八步期末前要记住)
• 分析交易、编制日记账分录 • 过账 • 调整前试算平衡(非必要) • 会计调整 • 调整后试算平衡(非必要) • 编制财务报表 • 结账 • 结账后试算平衡(非必要)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三章 会计调整和收益的计量
会计调整 1.会计调整:合理确认收入和费用
现金的内部控制
应收账款
4.应收项目主要包括三类: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
–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来自正常销售业务,又称商业应收 款
– 其他应收款通常不是由企业经营活动引起的,包括(应 收员工的借支款)(应收的各种赔款或罚款)(应收退 税款)
5.会计上应收账款有其特定范围 书118页 应收账款确认的注意事项
财务报表
5.工作底稿(在书83页)
6.收益表
两种格式:
•单步式收益表(书86)
将所有收入列一起,将所有费用列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净收益
(就是不算中间的各种类型的利润)。
•多步式收益表(书34页) 分别计算一些非常重要的小计
•利润表
是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动态报表。 • 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利润 = 收入 费用 +利得 - 损失计入利润表的 • 如果采用广义的收入(含计入利润表的利得)和广义 的费用 (含计入利润表的损失)概念 利润 = 收入 - 费用
贷:现金 1400
• 12月31日对尚未消耗的物料用品进行盘点,在用物料用品余额为900 元,调整分录为:
借:物料费用 500
贷:物料用品 500
固定资产的折旧 (例题)
• 12月1日购进货运汽车,价款为$40 000。
借:货运汽车
40 000
贷:现金
40 000
• 假定汽车预计寿命为4年,残值为$4 000,则每个月的折旧额为$750 ($36 000/4/12)。
3.结转当期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6000
贷:留存收益 6000
第四章 商品交易和商业企业的会计业务
1.企业三大类:生产制造企业;商业企业;服务型企业 2.销售成本模型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可供销售商品成本 可供销售成本-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营业成本)
定期盘存制下,确认销售成本,先认为都销售出去了,即都 变成营业成本(销售成本)之后再把没销售出去的存货退 到“库存商品”账户中,完成销售成本的倒挤。
相应调整资产和负债 不涉及现金 2.账项调整有四种类型: 预付费用 预收收入 应记费用 应记收入 (调整的时候 一方面影响费用收入 另一方面影响资产或者 负债)
最后—本年利润--留存收益
1)按受益期摊配已登帐的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
• 预付费用的调整
• 在用物料用品的调整
• 固定资产的折旧(累计折旧)
1.应收账款是指因销售活动而形成的债权,不包括应收员工欠 款、应收债务人利息这类的其他应收款
2.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性质的短期商业债权,不包括长期债权 3.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顾客的账款,不包括企业付出的各种存
出保证金
6.应收账款的基本账务处理 • 赊销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 • 折扣期内收到货款 借:现金
7. 留存收益表
期初留存收益
×××
加: 本期净收益
×××
减: 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股利)
期末留存收益
×××
×××
8. 资产负债表(静态时点 日期) 账户式:资产列左方,负债和股东权益列右方。 报告式:先列资产,再列负债,最后列业主(股东)
权益。
利润—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现金流量 “利索自己”
结账 9. 结账是为了使所有临时性账户的余额结为零
去看 3.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1)资本性支出:收益期长于一个会计周期 例如,固定资产,先记资产,之后随着使用,记为费
用 2)收益性支出:收益期在一个会计期内,直接计入费用
4. 发生账项调整时的分录
调整分录类型
借方
贷方
预付费用
费用
资产
折旧
费用
备抵资产
应付费用
费用
负债
预收收入
负债
收入
应收收入
资产
收入
财务会计
期末复习
第一章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1.机构
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 —— 国际会计准则(IFRS)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 公认会计准则(GAAP)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特征(重点)
3.四大假设和四大原则(重点)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销售方不记账。
•到达站交货,运费预付。 销售方支付并承担运费: 借:销售费用(销售方的运费算是销 售费用) 贷:现金
•到达站交货,货到付运费。 销售方承担运费,但购货方垫付 借:销售费用 贷:应付账款—××公司
购货方分录
• 起运站交货,运费预付。
– 销售方发货时代购货方垫付运费:
借:库存商品(购货方的运费 算是库存商品里)
8.试算平衡 目的:验证分录和过账是否发生差错, 结论: 如果过账无错误,则借贷合计一定相等; 如果借贷合计不相等,则过账必然有误; 试算平衡,并不意味着过账无误,因为有些错误不影响平衡
例如:1)一笔分录漏登或重登; 2)金额过到错误的账户; 3)一笔分录借贷方发生相同的错误金额; 4)分录借、贷账户用错,或相互颠倒; 5)一项登错的金额恰好与另一项或几项登错的金
贷:应付账款 货到付款,则
借:库存商品 贷:现金
3)购货退回和折让 借:应付账款
贷:库存商品 4)取得现金折扣,付款时 借:应付账款 1000
贷:财务费用 200(现金折扣) 现金 800
9.商业企业的收益表(要会计算,可能考选择题)
• 多步式收益表-分别计算一些非常重要的小计(收益)
营业净收入=营业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营业净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 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 销售费用
营业利润=毛利-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税前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利得)-营业外 支出(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第五章 流动资产
➢ 现金 ➢ 应收账款 ➢ 应收票据 ➢ 存货 • 1.流动资产:一般包括
1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坏账损失入账金额要根据“坏账准备”调整前的余额情况来 确定
• A公司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根据经验坏账率为5%, 调整前坏账准备贷方有200余额,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调 整分录
4.企业应编制四张一般目的(通用)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 – 收益表 – 股东权益变动表 – 现金流量表
5.我国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外加两个要素利得,损失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利润表基本模式: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章 复式记账
贷:坏账准备
×××
• 坏账的注销
借:坏账准备
×××
贷:应收账款-×客户
×××
• 已注销坏账的收回
借:应收账款-×客户 贷:坏账准备
××× ×××
坏账注销的转回分录
借:现金
×××
贷:应收账款-×客户
×××
10.坏账损失估计方法
1)销售百分比法(全额入账)
2)应收账款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差额入账)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差额入账)
11.销售百分比法
按当期赊销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当期坏账损失
• A公司2014年赊销额为2万,根据以往经验赊销额的1%无 法收回,年末编制计提坏账准备的调整分录
•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1%) 200
贷:坏账准备
200
将估计的坏账损失全额入账,有200就记200
结账例:甲公司本期营业收入10000元,广告费用1000元,汽 油费2000元,物料费用500元,房租费用500元,编制结账分录
1.结清收入账户 借:营业收入 10000
贷:本年利润 10000
2.结清费用账户 借:本年利润 4000
贷:广告费用 1000 汽油费 2000 物料费用 500 房租费用 500
1.对外经济业务,称“交易”; 内部经济业务,称“会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