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病

肌病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述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是指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所引起 的疾病,主要包括重症肌无力、肉毒 中毒和Lambert-Eaton综合征等

肌肉疾病
是指骨骼肌本身病变引起的疾病,主 要包括多发性肌炎、周期性瘫痪、进 行性肌营养不良和线粒体肌病等
二、运动单位及突触


运动单位:骨骼肌受运动神经支 配,一个运动神经元支配的范围 为一个运动单位 突触:运动神经元轴突和肌纤维 之间形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 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主要递 质是乙酰胆碱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概述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 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 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 肌极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 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 轻
一、发病机制

大量证据表明,重症肌无力是由 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 碱受体(AchR)被自身抗体损害 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 碱受体抗体通过直接和间接封闭 受体使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 绝对数目减少
临床分型 :Osserman分型




Ⅰ 眼肌型 ⅡA 轻度全身型 ⅡB 中度全身型 Ⅲ 急性重症型 Ⅳ 迟发重症型 Ⅴ 肌萎缩型
四、诊断



疲劳试验 新斯的明试验:最常用的诊断性试验 腾喜龙试验 重复神经电刺激(RNES) 单纤维肌电图 AchR抗体 胸腺CT 其他
四、诊断
重复神经电刺激(RNES)
肌电图检查
五、鉴别诊断

1. 2. 3. 4. 5. 6.
Lambert-Eaton综合征
男性多 2/3伴发癌肿,肺癌多见 下肢近端肌无力为主 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很少受累 多伴自主神经症状 新斯的明试验可阳性 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改变不明显,高频 递增200%以上 血清AchR抗体阴性 盐酸胍治疗可增加Ach释放而改善症状



BR、ESR、肌酶、RF、ANA等 24小时尿肌酸增高 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肌活检:纤维变性、坏死,炎性 细胞浸润 包涵体肌炎的特征性改变:肌纤 维中发现嗜酸性包涵体 ECG异常
五、诊断

典型的四肢近端肌无力伴压痛、 无感觉障碍、血清酶活性增高、 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活检为 炎性改变
六、治疗
三、发病机制
1、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突触前膜病变导致乙酰胆碱合成 和释放障碍:肉毒杆菌中毒、氨 基糖甙类药物、癌性类重症肌无 力综合征 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异 常:有机磷中毒 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病变:重 症肌无力
三、发病机制
1、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2、肌肉疾病 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周期性瘫痪、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 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肌病 肌细胞膜病变:肌营养不良、炎 症性肌病等
6、血浆置换及IVIG


血浆置换:适于危象和难治性重症 肌无力 IVIG:0.4g/kg.d×5天 作为辅助 治疗缓解病情
六、重症肌无力危象及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辅助呼吸 抗炎 激素冲击疗法 加强护理
三种重症肌无力危象



肌无力危象:最常见。抗胆碱酯酶药量 不足;处理:加大抗胆碱酯酶药物的剂 量 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处 理: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待药物排出 后重新调整剂量 反拗危象: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 处理: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而用输液维 持。过一段时间后如抗胆碱酯酶药物有 效时再重新调整剂量
7.
8.
9.
六、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抑制胆碱酯酶减少乙酰胆碱的降 解,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浓 度 代表药物:溴化吡啶斯的明:60120mg,Tid-Qid 可用于各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的 对症治疗
2、皮质类固醇激素




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MG 冲击疗法:适于住院危重病例、 已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者 小剂量递增法:小剂量开始,逐 渐加量 注意防治激素的副作用
第三节 周期性瘫痪
一、临床表现



我国主要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男 性多见 发作性四肢或双下肢肌无力、伴 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迅速缓解。 不伴感觉障碍 脑神经支配肌肉一般不受累,括 约肌功能正常
二、辅助检查


血清钾 ECG:低钾改变 肌电图:运动电位时限短、波幅 低 注意排除甲亢及肾小管型酸中毒 所致的继发性低钾
二、病理



肌纤维:无明显变化。慢性病变 可见肌萎缩 神经肌肉接头:电镜下可见突触 间隙加宽,突触后膜皱褶稀少和 变浅 胸腺:80%的患者有胸腺增生, 10-20%合并胸腺瘤
三、临床表现




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休息后可 缓解,晨轻暮重 受累肌肉分布。常从一组肌群无 力开始,逐步累及其他肌群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是 MG的重要特征 起病隐袭,症状波动,缓解与复 发交替

皮质类固醇激素:首选药物 DXM10-20mg/d 静滴 或强的松100-200mg Qod 口服 一般6周左右症状改善,维持812周后逐渐减量,疗程1年左右
3、免疫抑制剂



适于有禁忌症而不能应用激素, 不能耐受激素,应用激素后疗效 不佳者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 副作用大
4、禁用和慎用药物


奎宁、吗啡、氨基甙类抗生素等 影响神经肌肉接头或抑制呼吸肌 的药物禁用 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剂慎用
5、胸腺切除


伴胸腺肥大和高AchR抗体效价者 伴胸腺瘤者 年轻女性全身型浸润
三、临床表现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各年龄均可 发病,病情逐渐加重。 首发症状常为四肢近端无力,可 累及颈肌、咽喉肌、呼吸肌。常 伴肌痛。眼外肌一般不受累 可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 性肿瘤 体查:四肢近端无力、压痛。晚 期有肌萎缩
四、辅助检查

三、治疗

补钾 口服或静脉补钾
第四节 多发性肌炎
概述


炎症性肌病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 的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多 发性肌炎是最常见的炎症性肌病 炎症性肌病:包括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包涵体肌炎
一、发病机制

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有关 90%抗肌球蛋白抗体阳性 50%抗核抗体阳性
二、病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