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捣固炼焦工艺流程

捣固炼焦工艺流程

12、弹簧:其作用是把通过保护板传递给炉柱的压 力传给焦炉砌体,使砌体在设计范围内能有效地 膨胀。
13、保护板和炉门框:其作用是保护整个燃烧室炉 头砌砖不直接受机械碰撞和冷空气袭击。同时传 递炉柱上弹簧的压力,压力均匀地分布在燃烧室 炉头砌体上,不让砌体自由膨胀,还起到保护炉 柱的作用。
控制参数
3、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
炭化室顶部空间,经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 约8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 至85℃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 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道 送入煤气净化车间。
4、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空架引 入。分别进入每座焦炉的煤气经过预热器预热至 50℃左右送入地下室,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 烧室立火道与从废气开闭器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
事故原因:
1、焦油盒堵塞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2、岗位人员巡检存在死角,不注重细节,疏 忽大意;
3、设备定期维护很差,导致放散装置不能疏 通;
4、煤气组人员未能及时将集气管压力过大原 因找出;
5、在场人员缺乏相关知识; 6、组织工作混乱; 7、安全环保意识不到位
三、事故采取的措施
1.及时向负责人和领导上报; 2.组织人力到现场抢救; 3.采取手动调节压力,但翻板卡死不能活动; 4.对荒煤气进行放散,但未成功; 5.拉开除尘孔盖,以减小集气管压力; 6.用工业水对上升管进行冷却; 7.人工疏通焦油盒; 8.组织热修班及检修班对损坏设备进行抢修, 尽快恢复了出炉。
5、事故现场应指定一个统一指挥的负责人, 做到思路清晰,统一指挥。
6、加强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执行力度,盖活动 的必须活动,该加油的必须加油。
于是组织人力将除尘孔盖全部拉开,将荒
煤气由除尘孔盖处燃烧放散,并用工业用水冷却 上升管。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系集气管压力调机故 障,手动调节阀却被卡死不能动作。荒煤气由除 尘孔盖放出一直持续到凌晨7点30分,期间组织 人力活动手动调节翻板及对放散装置进行疏通。 7点30分,技术部人员查找到为π形管下部焦油 盒堵塞所导致,8点30分,炼焦三班接班人员及 炼焦四班当班人员人工对焦油盒所沉积的焦油石 墨进行清理,同时将放散装置打通,但未对荒煤 气进行放散,逐渐盖上除尘孔盖。
1、向全公司各部门通报这起事故,立即采取 相关措施,对巡检的重点部位、死角进行彻查, 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现场巡检执行力度,查运行和即将运 行的设施设备、生产现场。
3、应加强工作人员对炼焦系统理论知识学习, 强化炼焦车间各岗位的联系。
4、事故现场首先进行封锁,对事发地点盘式 过滤机周围增设一圈防护栏,并悬挂安全警示 牌,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以防造成人身伤亡。
推焦车
推焦机设有推焦、取闭炉门装置,机械清扫炉门及炉框装置,头尾焦回 收装置、机械清扫操作台,上升管根部和炭化室顶部除石墨装置,扒煤饼装 置(含运输系统),推焦电流自动显示和记录等
• 拦焦车
拦焦机设有除尘罩,一次对位,设有取、装炉门和导焦机构、 机械清扫炉门和炉门框机构、焦侧炉头烟处理装置、头尾焦回收 装置和炉台清扫装置。
一、事故经过
2012年2月9日3时50分,时值炼焦四班 当班,天能焦化公司炼焦工段2#焦炉荒煤气 导出系统发生故障,荒煤气不能正常送往化 产工段,炉门冒烟冒火,集气管压力达到 350帕,上升管盖全部被冲开,当班作业人 员立即向值班工段长及调度报告情况,未找 到原因,由于火势很大,不敢擅自处理,调 度遂向炼焦专工陆永林及生产部副主任刘元
9、护炉铁件:用于给砌体以一定压力,使它不能 自由膨胀的构件。达到保护炉体的目的,焦炉护 炉铁件主要包括:炉柱、横拉条、纵拉条、弹簧、 保护板和炉门框等。
10、炉柱:护炉铁件中最主要的部分,有焦炉“脊 骨“之称。它通过弹簧把压力传递给炉体,以控 制炉体自由膨胀。
11、拉条:其作用是与炉体一起组成一“骨架”固 定护炉铁件,防止炉柱倾斜。
炼焦常见的名词解释和控制参数
名词解释
1、装煤时间:装煤完毕关闭机侧炉门的开始时间。 2、推焦时间:推焦杆头接触焦饼的开始时间。 3、结焦时间:煤在炭化室内高温干馏的时间,即:
装煤完毕关闭机侧炉门到下一次推焦杆开始推焦 的时间间隔(不得短于周转时间15分钟)。
4、周转时间:是一个炭化室两次推焦相距的时间, 即包括煤的干馏时间和推焦、装煤等操作时间。
1、年产冶金焦70万吨,耗干煤约93.8万吨,炉型 型号:TJL4350D型焦炉,炭化室高4.3m、宽 500mm,双联、下喷、单热、废气循环、侧装 捣固。
2、TJL—太原焦炉;43—4.3m高;50—500㎜宽; D—捣固。
3、炉组规模:2×50孔,设计结焦时间:22小时 30分。投产日期:#1炉2005年6月10日,#2 炉2005年10月28日。
1、标准火道温度根据结焦时间及焦饼中心温度规 定,其测温点在换向后20秒的温度,最高不得超 过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
2、炉头温度与其平均温度的差异应不大于±150℃, 在延长结焦时间降低标准温度时,应考虑到每个 燃烧室的炉头温度不得低于1100℃。
3、焦饼中心温度应保持1000±50℃,焦饼上下温 度差≤100℃。
10点焦油盒基本打通,所有除尘孔盖关闭, 工业用水关闭,集气管压力基本保持在100帕。 此时发现焦炉炉顶纵拉条均向中间凸起,导烟车 轨道局部被烧变形,炉顶各种砖几乎全被烧坏, 上升管被烧扭曲及倾斜10°以上的有十多个。
二、造成后果及原因分析
事故处理6小时,造成焦炉停产接近8小 时,经济损失惨重,影响全年生产计划;事故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事故;烧坏焦炉护炉铁件, 两根纵拉条均被烧变形,超过膨胀极限,初步 估计需要更换,横拉条也被烧变形,由于焦炉 失去压力保护,砌体收到影响,影响焦炉使用 寿命;十多根上升管被烧倾斜10°以上,影响 使用寿命及密封性;炉顶耐火砖被烧坏,需要 大量更换;炉门炉框受到损伤,降低了焦炉的 严密性;导烟车轨道被烧变形,耽误出炉。
10、在有计划缩短结焦时间时,允许昼夜提高火 道温度不超过60℃,接近极限操作时,应不超 过20℃。
11、集气管压力应保证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 不小于5Pa。
12、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否则立即停 止加热并停止外供煤气
典型事故分 析
天能公司2月9号2#焦炉荒煤气无法导出 事故报告
四、暴露出的问题
1.岗位人员巡检力度不够,设备保养欠缺,工 作责任心不足。
2.有关作业人员对相邻岗位统不熟悉,以致不 能分析出故障的原因。
3.领导组织工作混乱,到场领导没有一个统一 的指挥,恰似看热闹,不知如何处理。
4.安全意识不到位,事故四小时还未对现场进 行封锁、增设防护栏。
五、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的跨越孔进入下降
气流的立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
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
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上升气流的
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交换传动装置定 时进行换向。
捣固机
配合煤
装煤车

焦 车
炭化室












干熄炉
皮带
冶金焦 篦条筛
二、大焦化
贵州黔桂天能焦化有限公司焦化扩建工程 设计规模为年产焦炭130万吨,采用2x65孔 JNDK55-07型炭化室高为5.5m单热式捣固焦炉。 2x65孔焦炉布置在一条中心线上,采用单集气 管(设在焦侧)、双吸气管。在炉组机侧设一个 双曲线斗槽煤塔。与2x65孔焦炉配套建设一套 170t/h干法熄焦装置及迁台车,新型湿法熄焦 系统作为备用。装煤除尘采用双U型管导烟车配 合高压氨水,出焦除尘及焦侧炉头烟尘采用地面 除尘站除尘方式。
2、 各炭化室内的煤料在炼焦过程中生成的化工 产品和荒煤气,经上升管、桥管、阀体、集气 管、吸气管送入化产净化回收处理使用。
3、高温荒煤气流经桥管时,受循环氨水的强烈喷 洒被冷却,此时荒煤气中的焦油汽大部分被冷 凝成焦油并与循环氨水一同经水封阀汇集气管 中、经焦油盒,循环氨水回流管流入机械化焦 油氨水澄清槽。
拦焦车
除尘连接套
电机车
导烟 车
固定式捣固机
固定式捣固机整机从国外引进。每组捣固 机由5台可更换的捣固小车组成,每台小车装 有6个捣固锤,一套捣固机组捣固锤的数量为 30个,每台小车位置具有互换性。每组捣固机 和每台捣固小车的动作采用PLC装置对捣固全 过程进行集中控制。捣固锤工作时,只作上下 往复运动,不作水平运动。每台捣固小车或者 每组捣固机能够自动集中润滑。在煤料水分9 % --11%,煤料细度<3mm的大于90%条件
4、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1320℃,不得低于 900炉号不应超过±30℃。
6、直行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差不大于±7℃。
7、横墙相邻火道温度差不大于20℃。
8、炉顶空间温度控制在800±30℃为宜,并不应 超过850℃。
9、小烟道温度≤450℃,不得低于250℃,分烟道 温度≤400℃。
混合焦

皮带

大块焦、焦丁 、外销
振筛
大焦化捣固炼焦工艺流程图
焦炉机械的五车一机主要性能及特点
1、装煤车 2、推焦车 3、拦焦车 4、导烟车 5、电机车
捣固焦炉设备俯视图
导烟车
捣固站
电机车
装煤车 推焦车
拦焦车
焦炉
装煤车
装煤车分为、炉头烟密封等装置。左、右型。装煤车设置走行、机械化送 煤、余煤回收装煤车可以通过煤塔,实现左右型互为备用。
4、启动除尘风机,经焦炉燃烧导烟车(或)拦焦 车将推焦(或)装煤信号送达除尘站PLC系统 显示屏上,得到除尘站操作员指令后,方可推 焦或装煤。在推焦或装煤时所产生的烟气,经 除尘站专用阵法性高温冷却混合吸附装置,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