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姓名王磊准考证号 990410401539指导教师2011 年 03 月 15 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员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后,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任务是: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外文资料的翻译、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的语言表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组成:毕业论文由封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十一部分组成。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三、重点研究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四、主要技术指标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下达任务日期:2010 年 12 月 20日要求完成日期:2011 年 03 月 15日指导教师: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5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应从更新管理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再造政务流程、优化行政决策机制等方面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改革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电子政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政府管理创新的真正实现。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等,以达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是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管理创新方向。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约束管理理论(TOC),提出将其运用于指导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信息化新境界。
而且对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历史机遇、问题、创新方向以及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
并大胆设想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的创新模式。
三、进度计划12月20日-01月13日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01月13日-02月15日确定研究方案,方案论证,编写论文。
02月16日-03月15日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的评议四、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年月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文章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化;信息技术前言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5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
自1999 年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如果追溯到自1993 年开始的“三金工程”,则这个历程已经有16 年的时间。
如果从更早的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算起,则电子政务实践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技术与制度的变革是两大推动力量。
其中,制度是更为稳定、更为保守的力量,制度变迁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但是技术变迁则是更活跃、更富有生机的力量,它影响、带动着制度的变迁。
这两种力量的作用在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尤为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给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带来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不仅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办公效率与政府服务社会的水平,也正在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化产生着深层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AbstractOf the five applied fields of information highway which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advocates, cyber administration, electronic business, long-distant medication, long-distant education and cyber entertainment, cyber administration ranks the first. Informationization of government is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ization of society. Cyber administration is inevitable as information society progresses.Since government-on-line program started in 1999, cyber administration have developed for 10 years. If we date back to the three-gold-program started in 1993, the process can be existed for 16 years. If we count it since the earlier office automation of government , the practice of cyber administration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 years. Technology and transform of system are the two pushing forces in the progress of social history. Between these, system is more steady and conservative which the transform of system has a fundamental decisive effect. The vicissitude of technology is more active and vibrant which affects and brings along the vicissitude of system.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forces behaves evidently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formationization bringing along industrializ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is process,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brings to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government is evident and far-reaching, not on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xecutive efficiency and service of government but also deeply affecting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On entering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The CCP and our countr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r cyber administration. On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Fif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a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brings alo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eventually spanning over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emphasized that we shall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further, enhance management methods, introduce cyber administration, improve executive efficiency, reduce executive costs and form a executiv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standard behaved, coordinately operated, fair and transparent, clean and efficient.目录前言﹣﹣﹣﹣﹣﹣﹣﹣﹣﹣﹣﹣﹣﹣﹣﹣﹣﹣﹣﹣﹣﹣﹣﹣﹣﹣﹣﹣﹣﹣7 Astract ﹣﹣﹣﹣﹣﹣﹣﹣﹣﹣﹣﹣﹣﹣﹣﹣﹣﹣﹣﹣﹣﹣﹣﹣﹣﹣﹣﹣﹣8 第1章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意义﹣﹣﹣﹣﹣﹣﹣﹣﹣﹣﹣﹣﹣﹣﹣﹣﹣﹣﹣﹣11 1.1电子政务的概念﹣﹣﹣﹣﹣﹣﹣﹣﹣﹣﹣﹣﹣﹣﹣﹣﹣﹣﹣﹣﹣﹣﹣﹣111.2电子政务的意义﹣﹣﹣﹣﹣﹣﹣﹣﹣﹣﹣﹣﹣﹣﹣﹣﹣﹣﹣﹣﹣﹣﹣﹣11 1.2.1 提高行政效率,在长期内降低行政成本﹣﹣﹣﹣﹣﹣﹣﹣﹣﹣﹣﹣﹣11 1.2.2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能力﹣﹣﹣﹣﹣﹣﹣﹣﹣﹣﹣﹣﹣12 1.2.3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12 1.2.4 拓宽与公民的互动交流渠道,深化政府治理进程﹣﹣﹣﹣﹣﹣﹣﹣﹣13 1.2.5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社会信息福利水平﹣﹣﹣﹣﹣﹣﹣﹣13 1.2.6 促进与他国政府交流,提升政府国际形象﹣﹣﹣﹣﹣﹣﹣﹣﹣﹣﹣﹣﹣13第2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13 2.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14 2.1.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14 2.1.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16 2.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的成绩﹣﹣﹣﹣﹣﹣﹣﹣﹣﹣﹣﹣﹣﹣﹣﹣﹣﹣16 2.2.1 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完善,软硬件设备投资逐步增加﹣﹣﹣﹣﹣﹣﹣﹣﹣17 2.2.3 公民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17第3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73.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17 3.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19 3.2.1电子政务立法相对滞后﹣﹣﹣﹣﹣﹣﹣﹣﹣﹣﹣﹣﹣﹣﹣﹣﹣﹣﹣﹣﹣193.2.2部门间信息共享水平仍然较低,协同办公能力有待提高﹣﹣﹣﹣﹣﹣﹣19 3.2.3 对公众信息需求了解不够,忽视对公众与企业的满意度调查﹣﹣﹣﹣﹣193.2.4 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水平低下﹣﹣﹣﹣﹣﹣﹣﹣20 3.2.5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储受到忽视﹣﹣﹣﹣﹣﹣﹣﹣﹣﹣﹣﹣﹣21 3.2.6 忽视电子政务项目的IT 治理,资金运用不透明﹣﹣﹣﹣﹣﹣﹣﹣﹣﹣213.2.7 公务员队伍依然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1第4章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21第5章第五章我国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23 5.1 加快电子政务立法进程,保证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公开、安全与效率﹣﹣23 5.2 关注公众需求,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强化网站服务能力﹣﹣﹣﹣﹣﹣﹣﹣24 5.3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加强建设﹣﹣﹣﹣﹣﹣﹣﹣﹣﹣﹣﹣﹣﹣﹣﹣﹣﹣24 5.4 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开发利用制度﹣25 5.5 发展移动政务,完善立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255.6 加大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投入力度﹣﹣﹣﹣﹣﹣﹣﹣﹣﹣﹣﹣25六、结论﹣﹣﹣﹣﹣﹣﹣﹣﹣﹣﹣﹣﹣﹣﹣﹣﹣﹣﹣﹣﹣﹣﹣﹣﹣﹣﹣﹣﹣26参考文献﹣﹣﹣﹣﹣﹣﹣﹣﹣﹣﹣﹣﹣﹣﹣﹣﹣﹣﹣﹣﹣﹣﹣﹣﹣﹣﹣﹣26致谢﹣﹣﹣﹣﹣﹣﹣﹣﹣﹣﹣﹣﹣﹣﹣﹣﹣﹣﹣﹣﹣﹣﹣﹣﹣﹣﹣﹣﹣27第一章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意义1.1电子政务的概念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