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质量要求和有关规定,经踏勘现场和反复分析比较,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1.1 工程概况杨岭水库位于涟源市石马山镇马家境管区杨岭村,湘江水系涟水支流德十园河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1′20″、北纬27°37′33″,大坝距涟源市16km,有村级公路通往大坝,交通较为便利。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山丘小(Ⅰ)型水利工程。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60.00m,最大坝高24.8m,坝顶轴长159m,最大坝底宽度123.00m,坝顶宽度3.0m,上游坝坡分三级坡,从上至下为1:2.4,1:2.6,1:3.0,下游坝坡分二级,从上至下为1:1.9,1:2.8。
排水棱体为块石堆砌而成。
输水涵管布置在大坝右坝端,为三合泥砌石箱涵结构,断面尺寸为0.4×0.6m,涵管进口底板高程为243.60m,出口底板高程为243.20m,总长75m,设计流量0.2m³/s。
采用卧管取水,卧管布置在大坝右端山坡上,卧管为砌石箱涵,断面尺寸为0.5×0.5m,总长30.0m,通气管长7.0m,进水口尺寸为Ф0.25m,共17级取水口,上面15级取水口高差0.3m,用块石加黄泥封堵,卧管底部两级取水口有两扇闸门,为磨盘式转动闸门,无启闭设施。
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岸,为正槽式溢洪道,溢洪道进口高程为258.40m,进口宽13m,为矩形泄槽,溢洪道现状全长159.5m,无消能设施。
现状溢洪道为2005年改建,原溢洪道分别于1995年、1998年和2005年被泄洪冲毁。
本水库运行多年来,为当地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安全隐患不断增多,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水库的正常安全运行。
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水文气象杨岭水库位于涟水支流德十园河上游,坝址座落在涟源市石马山镇马家境管区杨岭村,大坝控制集雨面积3.74k㎡,水库控制干流长度2.80km,河流平均坡将为13.0‰,总库容138.15万m³,死库容18.0万m³,正常蓄水位258.40m,正常库容122.40万m³,属山丘小(Ⅰ)型水库,距涟源市区16km,库区内植被发育较好。
杨岭水库地处涟源市东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区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比较寒冷,但时间不长,年平均气温17.3℃,最高月平均气温29.2℃,最低月平均气温4.5℃。
多年平均降雨量1412.74mm,但年内分配不均,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雨季,7~9月为旱季。
多年平均蒸发量1338mm,无霜期282d,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12千卡/c㎡。
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光、热、水、气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多阴雨,夏初多暴雨,夏秋之交酷热少雨,伏旱秋旱频繁,冬季偶有冰冻。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44,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32.48万m³,最大年降水量为1834.6mm(1970年);多年平均风速为1.9m/s,多年最大平均风速为13.0m/s。
该流域内洪水主要由暴雨产生,洪水暴涨暴落。
1.2.2地形与地质杨岭水库位于涟源市石马山镇马家境管区杨岭村,湘江水系涟水支流德十园河上游,区内地势变化幅度较大,南西低、北东高,区内一般海拔高程200~350m,相对高差50~150m左右,为中低山丘陵区,属溶丘洼地谷地地形,山头多为馒头状,冲沟较发育,山坡坡度30~40°。
区内沟谷两岸基岩大部分未裸露。
库内两岸山体植被中等发育,滑坡及崩塌等物理地质现象弱发育。
库坝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东部边缘,属二级构造的祁阳山字型前弧北翼,区内属相对稳定地块。
据国家2001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查获,库坝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库坝区新构造运动微弱,未见明显的差异运动。
库区地下水有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裂隙岩溶水三种类型。
孔隙水埋藏于第四系残坡积层和第四系冲洪积层中,含水量较贫乏,靠大气降水补给,以散流形式排泄于沟谷及库区。
基岩裂隙水埋藏于基岩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孔隙潜水补给,径流途径短,以下降泉及散流形式排泄于低洼的沟谷,枯水期多干涸,水量较贫乏。
裂隙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溶蚀裂隙中,一般埋藏较深,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补给源广,径流途径长,在低洼处以泉的形式排泄,水量较丰富。
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属HCO3~Ca型和HCO3~Ca.Mg型,地表水类型均属HC03~Ca型。
根据区内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和地表水均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无侵蚀性。
1.3本合同施工控制工期本合同工程开工日期为2014年10月15日,完工日期为2014年2月11日,总工期120天。
1.4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和依据(一)、编制原则:(1) 保证重点、统筹安排、信守合同工期;(2)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尽量多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3) 组织流水作业,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4) 恰当安排施工项目,增加有效的施工作业日数,保证施工的连续和均衡;(5) 提高施工技术方案的工业化、标准化水平;(6) 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提高机械化程度;(7) 减少临时设施的投入,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节约施工用地和费用;(8) 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
(二)、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技术图纸及补充通知等;(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试行)SDJ338-89;(3)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4)《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范规程;(5)本公司以往承建的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6)依据我公司实力和信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齐全,施工手段先进。
2 施工总平面布置2.1 施工总面布置图(见后附表)2.2 施工总布置的条件和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和现场考察资料,本标段施工营地施工用水、电可就近接进,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施工总布置原则如下:1、生产区、生活区分开布置,平面布置紧凑合理;2、尽量利用大坝库内空地,因地制宜布置;3、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4、施工区域划分和场地确定,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减少施工干扰;5、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6、保护施工营地绿化面积,满足环保要求。
2.3 主要材料供应方式本工程所需建筑材料如水泥、木材、砂石料、油料、钢筋等我们将按采购验收程序操作,就近取材,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承包人将对每批材料是否合格作出鉴定,并将鉴定意见书提交监理人复查,经鉴定合格的材料方能入库,承包人将派专人负责核对材料品名、规格、数量、包装以及封记的完整性,并作好记录。
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运往工地,经检查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
2.4 施工交通道路本工程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有乡村简易公路通往坝顶,承包人将修建临时施工道路通往各施工作业面。
2.5 施工供电施工供电在附近电网引进,采用380V架空绝缘线路引至工地配电间。
2.6 施工供水本工程生产用水拟从水库内用潜水泵抽水至工地贮水池,生活用水接用当地居民生活用水。
2.7 施工照明承包人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本工程所有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以及道路、桥涵等在内的施工区的照明线路和照明设施,并保证各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亮度。
2.8 施工通信本工程拟装一台程控电话,主要施工管理人员按需配置移动电话,以方便工作联络。
2.9 混凝土生产系统本工程混凝土、砂浆生产量小,配置1台JZM250自落式拌和机可满足施工需要,占地面积20M2。
2.10 施工机械修配和加工厂2.10.1 修配厂修配厂设置在施工营地附近业主征地范围内,占地面积30M2。
2.10.2 木工厂、钢筋厂本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制作较少,木工厂、钢筋厂拟设置在库区附近业主征地范围内。
2.11 办公和生活用房本工程办公和生活用房拟租用本工程所在地附近当地民房。
3 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施工期如遇到天然来水流量超过正常水位,承包人则按发包人和监理人的指示积极抗洪抢险,以使损失尽量减少。
4 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4.1 总体施工方案本合同工程主要施工项目有坝基帷幕灌浆工程、粘土固化剂灌浆工程、上游坝坡护坡工程、下游坝坡护坡工程、坝顶整治工程、溢洪道工程、输水工程。
总体施工方案:以灌浆、坝坡护坡为主线,其他工程项目为支线,进行流水施工,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连续、快速。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涟源市杨岭水库主要工程量表本工程土方系指人工填土、表土、黄土、砂土、淤泥、黏土、砾质土、砂砾石、松散坍塌体及软弱的钱风化岩石,以及小于0.7M3的孤石或岩块等,无需采用爆破技术而可直接使用手工工具或土方机械开挖的全部材料。
本工程土方开挖工程包括本合同各项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基础开挖、土料场、砂砾料场、坝前清淤、石渣清除以及各种砌体的拆除,也包括图纸所示和监理人指示的其他项目的土主开挖施工。
4.2.1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其范围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存弃碴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
1).植被清理承包人负责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碴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有碍物。
2).表土的清挖、堆放和有机土壤的使用表土系指含细根须、草本植物及覆盖草等植物的表层有机土壤,表土开挖按监理人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业主或监理人指定的地区堆放。
.施工流程框图3)4.2.2 土方填筑1).运土、卸料经过土料试验后,检测是否达到合适含水率,只有合格原料才能进行填筑施工。
2).铺料、碾压铺料方法,直接用15T自卸车进占法卸料,用D85推土机平整,每层控制厚度30cm,平整作业方向与卸料一致,并派专人严格把好平整度、层厚和边角送料是否到位。
当气候干燥,土层表面水分蒸发快,铺料与压实表面均适当洒水润湿,以保持施工要求含水率,雨后恢复填筑时,应将表层5cm剥除。
本工程采用推土机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压实,每层碾实遍数6遍,保证压实后的合格率为100%,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3 现浇混凝土施工本工程现浇混施工主要包括:排水沟、踏步、坝顶防护墩、溢洪道侧墙及底板、交通桥、涵卧管混凝土。
4.3.1混凝土材料1、水泥(1).除非监理人另作规定外,水泥品质必须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的规定。
(2).为结约工程成本,本合同工程除公路桥钢筋混凝土采用425#外,其余现浇混凝土拟采用325#,如监理人另有规定,则采用监理人指定的水泥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