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
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一、《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要约
为当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提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在要约里,要约人除表示欲签订合同的愿望外,还必
须明确提出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基本条款。要约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约人可以规定要约承诺期限,即要
约的有效期限。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要约人受其要约的约束,即
有与接受要约者订立合同的义务;出卖特定物的要约人,不得再向第
三人提出同样的要约或订立同样的合同。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时间确定。对于超过承诺期限或已
被撤销的要约,要约人则不受其拘束。
承诺
为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约的一方称要约受领人,或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承诺,其合同即
告成立,受要约人就要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对要约内容的扩张、
限制或变更的承诺,一般可视为拒绝要约而为新的要约,对方承诺
新要约,合同即成立。
签订形式
即合同双方当事人关于建立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的方式。中国的合同形式有口头合同、书面合同和经公证、鉴证或审核批准的书面
合同等。
口头合同
是以口头的(包括电话等)意思表示方式而建立的合同。但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和分清责任。不少国家对于责任重大的或一定金额
以上的合同,限制使用口头形式
书面合同
即以文字的意思表示方式(包括书信、电报、契券等)而订立的合同,或者把口头的协议作成书契、备忘录等。书面形式有利于分清
是非责任、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中国法律要求法人之间的合同除
即时清结者外,应以书面形式签订。其他国家也有适用书面合同的
规定。
经公证或审批的合同
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申请,对合同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所作的证明。经公证的合同,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可
作为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的根据。对于依法或依约定须经公证的合同,不经公证则合同无效。
合同鉴证是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应合同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进行的鉴证。
鉴证机关认为合同内容有修改的必要时,有权要求当事人双方予以
改正。鉴证机关还有监督合同履行的权利,故鉴证具有行政监督的
特点。目前中国合同鉴证除部门或地方性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
一般由当事人自愿决定是否鉴证。
合同的审核批准,指按照国家法律或主管机关的规定,某类合同或一定金额以上的合同,必须经主管机关或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时,这类合同非经上述单位审核批准不能生效。例如,对外贸易合同即
应依法进行审批程序。
合同的变更或解除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即对已经成立的合同内容的部分修改、补充或全部取消。合同一方因故需要修改、补充合同某些条款或解除合
同关系时,必须征得对方同意。亦即以双方达成的新协议,变更或
解除原来的旧协议。变更、解除合同的新协议,仍按原合同的形式
办理。
在法律或合同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如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故合同可由当事人一方行
使解除权而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如由于合
同所依据的国家计划被修改或取消,由于行政命令企业必须关闭、
停产或转产,由于不可抗力以及由于一方违约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
履行已无必要时,允许当事人一方及时通知他方变更或解除合同。
合同法的立法历程
我国合同制度的立法,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也对合同制度作了大量规定,对促
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后,这三部合同法的计划经济色彩已显现出来,同时,由于三部合同法并存的弊端和冲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切实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于1999年颁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