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

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

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一、简介贝尔实验室原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 T&T)的研发机构,1925年成立,从成立至今一直是世界上最大和成就最突出的企业研发机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按照A.G.Bell发明电话的研发模式: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三结合,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1996年A T&T公司一分为三,它成为朗讯科技公司的研发机构至今。

1. 运作模式: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新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信息反馈2. 组织机构:总裁—几位副总裁—基础研究部、技术发展部、质量监督部、运营部3. 通信技术研发历程:有线电话—无线电话—雷达与控制—微电子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与通信联网—多媒体通信—蜂窝移动电话—无线与有线通信联网—通信软件研发4. 规模:1925年3600人——二战时期5000-8000人——1995年29000人——2005年18000人。

研发人员:基础研究人数占研发人数的10-12%,总经费的11%。

新技术开发人员数占70-80%,占总研发经费的85%。

2001年左右有博士4000人,硕士9700,研发人员约19000人。

5. 历程:1879年美国贝尔电话公司,1884年成立机械部负责研发。

1885年美国电话公司,成立工程部,负责研发。

1889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成立工程部。

1925年在AT&T公司和西方电气公司工程部的基础上,成立了贝尔电话实验室,科技人员2000人。

6.A.G.Bell的理想和建室目的A.G.Bell的理想:“我相信在未来,电线将把各个城市的电话联系在一起,某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万里之遥的他乡直接用嘴巴通话……然而正像我做的那样,可以相信这一途径将成将电话普及到公众的最终结果,我将使你们所有人把我对这结果说的话牢记在心,所有现在的电话设施安排最后会由这个大系统予以实现”。

下面是纽约百老汇和约翰街的过去与现在的通信网情况的对比:1890年纽约百脑汇和修地铁和无线通信约翰街架空电话线路图后的百脑汇和约翰街A.G.Bell 当年的预想,像他办《科学》杂志和倡建Smisonian Institution 一样发扬光大。

A.G.Bell提出的大通信网络,在今天不但完全实现,而且从有线发展到无线,从Boston发展到全球和宇宙空间。

他的企业研发从基础研究开始的模式今天遍地开花。

6.R&D定义:1934年,R: research, D: development (发展),技术上可译为开发,R&D: 研究与发展7.贝尔实验室历任总裁:简称:研发8. 主要成就:(1)建室前:1876年发明电话1912年用三极电子管的放大作用实现远距电话通信。

1914年实现横跨北美大陆的远程有线电话敷设于通信。

1915年实现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话通信。

(2)建室后:1925-1927年,电视播放并在城市间播送。

1932年K.G. Jansky发现来自射电天体的电磁波信号,开创了射电天文学研究的新时代。

1936-1945年固体物理研究,用镍晶体的衍射实验证实物质波理论,获诺贝尔奖。

1937年Stibiz发明继电器式二进位数字计算机。

1941年提出p-n结概念和涉及有关电路。

二战期间:·用数字继电器式计算机实现飞弹和火炮的弹道计算,飞机和舰船的无线通信与遥控。

·90% 毫米微波雷达的研制、生产与与应用。

·战时大批军用通信和控制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大量教材的编印。

1947年J. Badeen和Brittain发明点接触晶体管。

1947-1956年半导体和晶体管制造工艺技术蓬勃发展:材料提纯、参杂、硅氧化掩模、光刻和印刷技术、MOS技术。

1948年C.E.Shannon提出信息论。

1948-1950年发明结型晶体管和场效应晶体管。

1954年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步进晶体管制成,为集成电路的先导。

1956年Badeen、Brittain和Schockley获得诺贝尔奖。

1958年A.L.Schawlowh 和C.H.Townes 发明激光。

1954-1956年J.R.Piercej接连发表卫星通信论文,奠定了卫星通信的理论基础。

由此美国在1960年后,发射了“Echo”、“Telstar”、“Comsat”、“Intelsat”、“”Pioneer”和“”ATS等系列的通信卫星,开辟了卫星通信及其控制的崭新时代,他们的通信和控制技术主要由倍尔实验室进行的。

1961年A.Javan发明氦-氖激光器。

1962年Mayo主持研制成第一个送谷子通信系统T-1数字传输系统1963年C.K.N.Patel 发明二氧化碳激光器。

1957-1966年P.W. Anderson 提出局域性破缺理论,与Mott合作提出非经半导体理论,1977年获得诺贝尔奖。

1962年1965年A.A. Penzias 和R.W.Wilson 发现宇宙微波本底辐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佐证。

1965-1970年间A.H.Bobeck和L.K.Shick等发明了石榴石、铁磁体的磁畴和磁泡存储芯片和寄存器技术,为计算机的存储能力和存储期间的迅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65-1968年间,J.R. Athur和美籍华人A.Y. Cho (卓以和) 等发明了分子束外延技术,可用原子或分子淀积技术设计和制造高精密的高性能芯片、光电子器件和微型激光器等。

1967年M.B。

Panish等发明GaAs和Al x1-x As异质结构半导体三明治材料,可用于制造光纤、好性能的光电子器件和微型激光器。

1969年K.Thompson 和D.Ritche 发明“UNIX系统”。

1970-1973年A.D.Person和W.G.Frenchdeng 发明可使用的光导纤维,魏光前通信解决了关键问题。

同时期该市许多科学家研制成许多光通需要的光电子器件,为光纤通信创造条件。

1973年D。

Ritche 提出计算机用C 语言。

1976-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亚特兰大和芝加哥的光潜通信实验,为光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975-19080年间H.C. Casey 和R.Logan 等制成可使用的集成光路,大大推进了光通信的大规模应用。

1978年贝尔实验室科学家提出今天通用的蜂窝式移动电话早期形式“AMPS”系统和小区“cell”概念,同年在芝加哥做实验并取得成功。

1985-1985年美籍华人朱棣文发明激光冷冻和捕获原子技术,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奖。

1982年H. Stormer、C.Tsui和R.C。

Laughlin实验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受发现原子由戴分数电荷的准粒子组成,他们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奖。

1980年L.Mollenauer 利用光孤子原理成功地实现远距离光纤信息传播而不衰减的效应,极大地推进了光信息传递的效率。

1983年贝尔实验室实现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系统联网的数字化。

1983-1990年代微型激光器:光孤子激光器、解离耦合腔激光器、多量子阱激光器、1985年B.Stroustrup发明计算机用C++语言。

1993年AT&T公司首先向顾客推出AT&T1280蜂窝电话系统实现了语言移动电话。

为此R.H.Frenkiel 和J.S.Engel 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奖。

1998年F.Capasso等制成激光蝴蝶结式激光器此后,被尔实验室在光纤通信软件的设计和研制上,做出一代代传输速度更快和频带更宽的软件,以及在文本合成和语音合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

9. 获得的诺贝尔奖:贝尔实验室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1人贝尔实验室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的科学家:9人贝尔实验室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的科学家:6人二、研发方针的转变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方针对于它的全面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历史经验证明,高技术企业的经营和营收决定于其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和服务,而这一切又决定于科技研发,所以,科技和产品的创新是企业的核心。

可是,科技和产品的创新归根结底又决定于科技和产品的研发,因此企业的研发机构是企业的心脏和原动力,其研发方针的选择和执行比人才和体制还要重要。

贝尔实验室研发方针的转变大致如下:1.办室的方针:●1932年F.B.尤厄特提出办室的方针:“通信领域中基础研究的行为和这种工作成果的利用,是通过基础科学和科学训练所能提供的最佳结合进行控制的,并且与我们已经瞄准的商业导向相融合,我们的研发机构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团体.但是这个团体的任务之一是将科学成果设定为可利用的东西,以便造成电气通信有序的进步,并且应当以必须关注成本的方法进行生产”。

这个方针特别强调了基础研究在通信企业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把基础研究与营业的导向相结合。

这是非常全面和富于预见性的,他用这个方针奠定了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基础。

●H.D.Anord对研究和研究精神的精辟定义:“研究是心智对于以前谁都不了解的关系所作的努力,并以最切实的实力予以说明,它既是实用的,也是理论的,总是倾向于有价值的联系,它要求平凡的意识和不平凡的的能力。

”“好的研究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精神,以发现的事实为牢固基础。

研究精神必须是勇敢的、精细的、不迷信的、无偶像的,强烈追求别致的和好上加好的的想法,他需要大丈夫的气概,利用一切技巧,像一台工程机械駛进新的疆土,开出一片沃土来。

”这个精神后来在贝尔实验室中被称为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精神”。

2. 研发方针的转变;(1)基础研究驱动时期:1925-1985年。

●这个方针的代表性看法如Kelly所说的:“不论这个研发机构如何,它的工作是从基础科学领域的前沿开始的,持续地推进科学和技术的运作,基础科学的前沿对于工业是重要的,通过制造新产品或设施的递次步骤——研究、发展、设计和工程来进行”。

他甚至在担任总裁的第6年讲到:“贝尔实验室将从物理、化学和数学的研究中取得的新知识,作为过去40年中这个实验室对通信技术的重大贡献的核心要素。

”在他的任期内,贝尔实验室已经发展成美国和世界上的:“研发机构的象牙之塔”。

●Fisk在1966年的一次会议中写道:“从早年有两大价值观摆在我们们面前,它们形成了贝尔实验室的两大特色:一个是证明了基础研究和新知识对于我们企业的重要性,另一个是按照日程计划完成用新知识制定的大而困难的运营”。

●Baker在他写的书《贝尔系统工程和科学:早年》中说:“本世纪早期贝尔实验室确立的研发方针是工业研究中完全新的方针……这些年的无数经验确认了公司对基础研究价值的信任。

”他还指出,“贝尔系统成为代表高技术产业中高度技术集成结构的最佳范例。

”(2)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方针:●Ross时期的前半段1979-1985年坚持基础研究导向的方针,他和贝尔实验室研究副总裁Hanny的看法鲜明地表现出来。

但是两件大事改变了传统的研发方针:一件是1984年反垄断法的实施导致公司和贝尔实验室的分裂,另一件是日本和德国半导体产业的产值在1985-1986年分别超过和接近美国的产值,美国上下一片哗然,争论和埋怨思潮蜂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