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1.贴近就业岗位需求
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项目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具有实用价值。项目的实施的流程、计划的制定、协作完成等环节都与岗位环境相近,通过竞争、合作、互助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中职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而项目化教学就是要通过调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通过大量的项目实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实践的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日期:2012-01-05]
来源: 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
森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
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中一
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专长
计算机实训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学士
工作单位
联系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项目教程》
东南大学
2007.5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习惯探计讨》
《新课程学习》
2010.8
《教师形象对问题学生影响之我见》
《新校园》
2010.7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可附页)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项目化教学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学习局面,在项目实施过程过小组合作、交流互助、评价反馈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预期目标
完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项目实训课程开发的方法和要求,形成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项目课程教科书,推广本研究成果。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1.“课程制”的弊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训教学大都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制”。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1)同时开设几门专业课,学习目标分散,不利于工作经验的形成。(2)一个完整的任务往往不能当堂完成。(3)机房使用乱、管理难。(4)设备损坏严重。(5)矛盾多,课堂秩序差。(6)设备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大。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森
中一
省
主持人
汤小东
中一
省
主要成员
丁佩红
讲师
省
主要成员
岑
讲师
省
主要成员
煜
中二
省
主要成员
邹琴
中二
省
主要成员
徐玲琳
中二
省
主要成员
吕溧慧
中二
省
主要成员
荣
中二
省
主要成员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让学生各种技能都会一点,培养“万金油”式的学生,会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的想法仍大有人在。以会考、统考、技术等级考试和升学考为指挥棒的局面仍然存在。由于教学活动围绕会考、统考、考证和升学转,造成了注重考证,轻视实践的一代学生,学生的学习容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
(1)教学环节缺少实训。虽然教学过程中有上机课,但上机课只是理论课容的一次实验而已。不象机械专业班先学习再下校办工厂实训,反复交替进行。几次实训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到社会实习就得心应手。计算机专业缺少前期的实训,使学生缺乏工作经验,造成实习安排难,就业难、从业更难的局面。
(1)进行职业分析。(2)制定合理的实训模块,供学生选择。
(3)对实训模块制定教学流水线。(4)实施改“课程制”为“项目制”的教学实践。
课题研究的大致过程:
1.第一阶段是进行职业分析和行业调查研究。搞清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中,职教学生能够从事的计算机行业所需要的中、低级劳动者的特点、工种、必需技能水平及待遇。比如,打字员这个工种,到底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被用人单位认可等等。这个调查必须真正深入进行,并不是凭教师的感觉,也不能以劳动局的技术等级考试为准。
省级课题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2010年
课题组主要成员
研究中
市级课题
《中等职教计算机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
2007年
课题组主要成员
已结题
市级
《职校生心理健康指导研究》
2004年9月
课题组成员
已结题
国家级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
2008年9月
课题组成员
已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及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从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也是职教毕业生就业、从业所必需和最现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是职教学校所急需的一项改革。
3.项目课程课程标准研究
容提要: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进行,我们主要把此方法应用于对技能等级的分析和生产第一线的分析,综合两者,提出符合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课程标准。
4.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实践。
容提要:根据课程标准组织计算机实训基地所有成员及有经验的计算机老师共同开发实训项目课程校本教材。
(三)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①与相关企业合作,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②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容。
③遵循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建立“36制”工学交替学习制度。按照工作围的广度与深度,把整个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学期。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立项时定下的主要研究计划:
(2)教学目标缺少个性化。专业班开设的课程比较多,且都是必学课,学生没有选择余地。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有偏向的。学生有不同的就业意向,因而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兴趣。设置教学容的模块化,让学生根据就业岗位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和发挥学生特长,也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针对这种情况,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实践项目化教学,就是要以真实的项目、竞争的氛围、岗位的要求、企业的环境来开展教学。
(二)研究容
1.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项目课程开发的课程结构研究。
容提要:课程作为连接学生与职业的桥梁,其结构不可能来自课程本身,而只能来自企业和生产第一线。采取什么课程结构,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
2.实训教学项目课程的课程计划研究。
容提要:计算机专业各模块中项目课程之间的知识相关度研究,专业中各项目课程的计划安排等。